張謀利

隨著時代的進步,科技日新月異,手機越來越普及,手機功能更是越來越豐富,給我們生活帶來了很多便利。手機攝像頭現在具備了高清拍攝的條件,利用無線技術高速傳輸圖片、視頻、音頻、動畫、課件等多媒體已經能夠輕易實現。手機的功能強大且攜帶方便,為手機運用于初中物理教學奠定了基礎。很多手機還具備同屏顯示的功能,很多學校班級也配備了一體機。這就給教師在教學中提供了很好的利用機會。本文主要介紹筆者利用手機與班級一體機同屏顯示在物理課堂教學中一些應用心得。
一、 如何將手機與班級一體機同屏顯示
筆者使用的是蘋果6手機,將手機與顯示器置于同一個wifi下,上拉菜單點擊Airplay按鈕,就可將手機與顯示器同屏顯示。如果教室的一體機沒有同屏顯示功能,就要另外接入一個同屏器,將同屏器插在一體機的高清接頭,將屏幕信號源切到對應的接口,按照說明書進行設置,一次設置好后下回無需設置,到不同班級插上同屏器即可使用手機的Airplay鏡像功能,此時手機內容就可呈現在一體機上,步驟簡單快捷高效,無需耽誤課前過多的準備時間。
二、 同屏顯示在演示實驗和分組實驗中的應用
教師演示實驗經常會遇到可見度低,后排學生往往看不清楚,降低了課堂的有效性。利用同屏顯示解決了這個困擾教師多年的問題,教師在實驗演示時,在旁邊固定好手機攝像頭,這時的教師的操作和實驗現象就可同步投影在屏幕上,學生不僅可以觀看現場的,還可觀看屏幕上的放大投影,提高了演示實驗的可見性。如果一遍不能達到效果,還可以將視頻重復播放,或者重要地方停頓、放大。
例如瓶吞雞蛋的演示實驗,現象突然且意外,學生特別感興趣,看了一遍意猶未盡,此時,教師利用手機中的視頻回放就可重復播放。例如在探究水的沸騰實驗中,可以清晰的投影出溫度計的讀數,也可以清晰的展現出沸騰前和沸騰后的氣泡特點,在一個實驗中,學生要觀察的現象很多,有時學生注意力會集中在某個現象而忽略了其它現象,比如水的沸騰實驗,學生可能只注意水在什么時候沸騰和溫度的變化情況,對于沸騰前和沸騰后的氣泡特點沒有進行對比,待實驗完成后分析時才意識到,而課堂時間的限制不可能在重做一遍去觀察,有了同屏顯示就可將此過程回放、停頓、放大,進行有針對性重點觀察和分析。
三、 同屏顯示在學生展示中的應用
學生分組實驗,為了交流討論,經常要讓學生上臺展示他們的實驗思路、分享他們觀察到的現象,同樣會遇到類似教師演示實驗的問題。利用手機與一體機同屏顯示,此時教師可以拿著手機拍攝,可以將學生的展示內容清晰的呈現給同學們。由于手機的方便性,學生也可直接在座位上展示,節約了學生上下臺的時間,器材也不用搬動,學生在自己座位上也更加自然。此外,教師還可以在學生實驗時,拍攝學生的精彩瞬間或者不規范之處,等到分析時播放,由于有實際圖片或視頻素材,分析討論時將更加直觀便利,從而提高了課堂的效率。
四、 同屏顯示在作業展示中的應用
反饋作業情況是教學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早期大多是叫學生到黑板做題,一道物理大題常常要書寫至少五分鐘,耽誤了課堂寶貴的時間。后來筆者學校配備了投影儀,能夠清晰地投影在屏幕上,筆者也經常使用,但材料拿上拿下還是有諸多不便。筆者自從使用了同屏顯示,認為該功能更加方便。手機攝像頭的像素已經不亞于投影儀,筆者拿著手機,可以邊巡視邊拍攝,同時可以顯示在一體機上,甚至還可現場展示做題過程。例如,在八年級杠桿一課中,力臂的作圖是學生必須掌握的過程,在批改作業或者試卷改卷時,教師會發現學生的錯誤往往五花八門,也有一些共性問題,但是教師反復強調考試時仍然錯誤不斷,教師苦于難以有效的將學生的錯誤展示出來。有了同屏器就方便多了,教師在課堂上巡視時發現問題,可以隨時將這些錯誤及時展示出來并糾正,學生的印象也會更加深刻,甚至必要時可讓學生重畫一遍,教師利用同屏器將其畫的過程展示在屏幕上,同學們共同討論存在的錯誤之處,課堂將更加生動寫實,不再枯燥。再比如,在學生做計算題時,學生犯的一些格式或者細節問題,需要教師糾正,只需教師巡視時將各種問題投影出來,同樣的時間可以呈現更多真實的問題,比以往叫個別同學到黑板上書寫要高效很多,面對的群體也更多。
五、 同屏顯示在專題課中的應用
同屏顯示在一些實驗專題課中能夠發揮重要的作用,特別是電學實驗,利用同屏顯示,可以清晰的呈現出儀表的讀數,電路的連接方式和連接順序,在電路故障分析中大有用處,以下列舉“測定小燈泡電功率”的故障分析,將利用同屏顯示與傳統教學方式對比:
六、 使用手機同屏顯示的不足之處
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現代教育技術給教師提供了很多的便利,但是盲目使用現代教育技術而忽略的傳統教學方式,必將給我們的課堂帶來更多的不足。手機同屏顯示同樣也是如此。手機同屏顯示雖然操作簡單,耗時不多,但是如果課堂使用過多,所耽誤的時間也是不能忽視的,更重要的是會耽誤教師很多精力,使教師無法專心在課堂本身。雖然說手機可以捕捉到很多精彩鏡頭,可有些鏡頭稍縱即逝,教師的作用首先是一名老師,而不是一名攝影師,不可能一堂課拿著手機到處拍攝。曾經在一堂實驗課中,我為了能捕捉各種鏡頭,在學生中顧著拍照,而忽視了對學生的輔導和交流,導致課堂效果不理想。經過反思,今后在使用手機同屏顯示也更加慎重,這與以往的多媒體課件一樣,不能因為有了課件,就忽略了板書,那就真的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總之,手機同屏器僅是現代教育技術中的一種工具,教師除了要善于利用工具,更應該提升自身的人格魅力,用豐富的教學語言、情感感染著每一個學生,用有效的互動、交流、鼓勵來調動每一個學生,使教師回歸課堂本身,這樣的課才更加精彩。
(作者單位:福建省晉江市羅山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