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巾萍 王景 葛新美


[摘要] 目的 對泮托拉唑應用于糖尿病消化性潰瘍患者的治療效果進行觀察研究。 方法 隨機選擇該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時間范圍收治的100例糖尿病消化性潰瘍患者,依據雙盲法隨機劃分為兩個組別,對照組50例患者應用奧美拉唑治療,研究組50例患者應用泮托拉唑治療,就兩個組別臨床治療效果進行對比觀察。 結果 研究組總有效率94.0%,對照組70.0%,兩組之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空腹血糖(5.5±1.3)mmoL/L、日常功能(91.4±6.4)分、社會功能(92.4±5.0)分、精神狀態(92.7±5.5)分、軀體功能(93.1±5.8)分,對照組(7.3±1.4)mmoL/L、(72.7±5.6)分、(72.3±5.4)分、(73.8±5.2)分、(74.1±5.7)分,兩組之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泮托拉唑應用于治療糖尿病消化性潰瘍患者治療效果顯著,具備臨床推廣價值。
[關鍵詞] 泮托拉唑;糖尿病消化性潰瘍;臨床療效
[中圖分類號] R573?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8)09(a)-0099-02
消化性潰瘍是臨床十分多見的一種消化系統疾病,通常指的是發生于胃、十二指腸的慢性潰瘍,該項病癥的發病原因主要由胃酸過多、胃腸黏膜受損、幽門螺桿菌感染等,且臨床主要表現為腹部疼痛、反酸、噯氣等。伴隨現如今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改善,糖尿病患者合并消化性潰瘍患者在臨床上變得越來越多見,因為糖尿病患者胰島素分泌不足,代謝功能異常,更易引發消化性潰瘍,再加上治療時間長、治愈率低,進而為患者身體健康構成極大的威脅[1]。該次于2016年12月—2017年12月研究隨機選擇該院接收的100例糖尿病合并消化性潰瘍患者,分別應用奧美拉唑治療與泮托拉唑治療,其中應用泮托拉唑治療收獲了臨床治療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該次研究對象為隨機選擇該院接收患者的100例糖尿病合并消化性潰瘍患者,所有研究對象都得到內鏡檢測確診。依據雙盲法隨機劃分為兩個組別,研究組50例中,男30例,女20例;最小年齡36歲,最大年齡69歲,平均年齡(51.7±11.6)歲;病程范圍1~8年,平均病程(4.8±1.4)年;潰瘍類型:十二指腸潰瘍27例,胃潰瘍23例。對照組50例中,男31例,女19例;最小年齡36歲,最大年齡70歲,平均年齡(51.5±11.3)歲;病程范圍1~9年,平均病程(4.7±1.3)年;潰瘍類型:十二指腸潰瘍26例,胃潰瘍24例。兩組研究對象在各項臨床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因而所用以開展該次研究比較。
1.2? 方法
在用藥前,所有研究對象均給予飲食護理、基礎治療、心理疏導等。然后,對照組患者應用奧美拉唑治療,奧美拉唑(國藥準字H19990114),40 mg/次,1次/d,7 d為1個療程,連續用藥4個療程。研究組患者應用泮托拉唑治療,泮托拉唑(國藥準字H20052417),20 mg/次,1次/d,7 d為1個療程,連續用藥4個療程。
1.3? 觀察指標與療效判定
100例患者分別應用奧美拉唑治療、泮托拉唑治療后,就兩個組別臨床治療效果、血糖、生活質量評分(日常功能、社會功能、精神狀態、軀體功能)、不良反應發生情況進行觀察對比。其中,生活質量評分應用生活質量量表開展評定,主要觀察患者日常功能、社會功能、精神狀態、軀體功能等內容,分數越高即表示生活質量越好。療效判定標準[2],顯效:經用藥治療后,檢測發現患者各項體征癥狀相較于用藥前,表現為基本消失或者顯著改善,治療后各項臨床指標相較于治療前均基本恢復正常;有效:經用藥治療后,檢測發現患者各項體征癥狀相較于用藥前,表現為有所好轉,治療后各項臨床指標相較于治療前均有所恢復;無效:經用藥治療后,檢測發現患者各項體征癥狀相較于用藥前,表現為無變化或惡化,治療后各項臨床指標相較于治療前均無變化或惡化。
1.4?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13.0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各項研究所得數據中,計量資料運用(x±s)表示,計數資料運用[n(%)]表示,行χ2檢驗,運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分析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100例患者臨床治療效果對比
研究組總有效率94.0%,對照組總有效率70.0%,兩組之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100例患者血糖及生活質量評分對比
研究組空腹血糖(5.5±1.3)mmoL/L、日常功能(91.4±6.4)分、社會功能(92.4±5.0)分、精神狀態(92.7±5.5)分、軀體功能(93.1±5.8)分,對照組(7.3±1.4)mmoL/L、(72.7±5.6)分、(72.3±5.4)分、(73.8±5.2)分、(74.1±5.7)分,兩組之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100例患者不良反應情況對比
研究組出現頭暈1例,便秘1例;對照組出現頭暈2例,便秘2例,皮疹1例;研究組不良反應發生率4.0%,對照組10.0%,兩組之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消化性潰瘍是臨床十分多講的一種病癥,糖尿病合并消化性潰瘍后,倘若未能采取及時有效的治療,便會受血糖過高影響,而引發葡萄糖毒性,并對機體神經系統造成損傷,進一步導致產生上消化道出血、幽門梗阻、潰瘍穿孔等不良表現,對患者身心健康構成極大威脅[3]。糖尿病要求患者需要長期用藥,相關研究指出,長期運用降糖藥,會使得患者機體胃酸過量分泌,進而對胃黏膜造成損傷,長此以往,便會使患者并發消化性潰瘍,因而,針對糖尿病消化性潰瘍的治療,應當致力于對胃酸分泌開展有效抑制及采取有效的降糖治療[4]。
泮托拉唑作為一種新型質子泵抑制劑,其存在形成為半水合鈉鹽,中性或弱酸性環境下泮托拉唑相較于奧美拉唑可表現出極佳的穩定,可實現對患者全天胃酸分泌的有效抑制,阻滯胃酸中H+朝胃腔轉移,于患者血管內形成凝血塊或者血栓,避免出現消化道出血癥狀,促進收獲可觀的糖尿病消化性潰瘍療效。泮托拉唑應用于治療糖尿病消化性潰瘍,可縮減患者機體胃酸的分泌,降低機體胃酸含量,進一步實現對患者胃粘膜的有效保護,減輕由于胃酸過多對患者胃黏膜造成的損傷[5]。該次研究結果得出,研究組總有效率94.0%,對照組70.0%,兩組之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空腹血糖(5.5±1.3)mmoL/L、日常功能(91.4±6.4)分、社會功能(92.4±5.0)分、精神狀態(92.7±5.5)分、軀體功能(93.1±5.8)分,對照組(7.3±1.4)mmoL/L、(72.7±5.6)分、(72.3±5.4)分、(73.8±5.2)分、(74.1±5.7)分,兩組之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該次研究結果與陳藝環[3]、張麗紅[1]、秦琪[6]研究所得結果具有統一性。
綜上所述,泮托拉唑應用于治療糖尿病消化性潰瘍患者治療效果顯著,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改善患者生活質量,且無明顯不良反應,安全性高、使用可靠,值得臨床開展有效推廣。
[參考文獻]
[1]? 張麗紅.安胃瘍膠囊聯合泮托拉唑治療消化性潰瘍的效果觀察[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6,10(12):228-229.
[2]? 屈林.泮托拉唑治療消化性潰瘍合并出血48例療效觀察[J].海峽藥學,2017,13(10):202-203.
[3]? 陳藝環.泮托拉唑治療2型糖尿病合并胃潰瘍的護理干預效果[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7,11(17):170-171.
[4]? 南麗紅,路明房.泮托拉唑應用于糖尿病消化性潰瘍患者的治療效果觀察[J].糖尿病新世界,2015,13(7):31.
[5]? 李淑萍.泮托拉唑治療胃潰瘍合并糖尿病效果的臨床觀察[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10):27-28.
[6]? 秦琪.泮托拉唑治療消化性潰瘍的效果觀察[J].基層醫學論壇,2016,20(21):2933-2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