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新鑾



[摘要] 目的 探究急救護理在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患者中的護理效果。方法 2017年3月—2018年5月,選取88例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患者,采用隨機分組法,將患者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患者各44例。給予對照組患者常規護理方法,給予觀察組患者急救護理方法。結果 住院死亡率及并發癥發生率比較觀察組均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的院前心電圖使用、院前預診斷符合、院前抗心肌缺血藥物、總灌注率、搶救成功率均高于對照組,轉運過程中病情加重及并發癥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P<0.05),護理滿意度比較觀察組較對照組低,血糖指標比較觀察組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將急救護理應用到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患者護理中,患者的搶救成功率大大提升,并發癥發生概率明顯下降,對醫院的護理工作有著較高的滿意度,促進了患者血糖指標的優化。
[關鍵詞] 糖尿病;心肌梗死;急救護理;滿意度;治療效果
[中圖分類號] R473.5?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8)09(a)-0138-03
糖尿病在臨床上有著較高的發病概率,屬于一種難治性疾病和慢性疾病,需要長期進行治療。若不能及時有效進行治療,會引發患者出現心肌梗死等并發癥,不僅不利于疾病的康復,同時還會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嚴重者還會引發患者死亡。由于糖尿病在初期發病期間臨床癥狀尚不明顯,當患者發現臨床癥狀時,已經錯過了疾病的最佳治療時機。為了降低患者并發癥發生概率,提升患者生活質量,給予患者急救護理具有必要性。該文將2017年3月—2018年5月在該院進行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治療的88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探究急救護理在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患者中的護理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88例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患者,采用隨機分組法,將患者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患者各44例。對照組男22例,女22例,年齡為42~86歲,平均年齡為(65.3±3.8)歲。觀察組男21例,女23例,年齡為43~85歲,平均年齡為(65.5±3.6)歲。一般資料比較兩組患者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給予患者常規護理方法,護理人員需做好患者身體各項指標的統計和分析,定期監測患者的血糖數據,了解患者血糖指標變化情況。同時,做好患者生命體質指標監測,確保能夠及時發現患者的血糖變化情況,及時進行搶救,挽救患者的生命。由于糖尿病屬于一種慢性疾病,疾病治療時間較長,在長期的治療過程中,患者會出現焦慮及煩躁等不良心理狀態,護理人員需對患者的不良心理進行及時的調整,通過聽輕音樂及閱讀等形式,來轉移患者的注意力,舒緩患者的心理壓力。要求患者應多食高蛋白、無糖及少脂肪類食物,保證患者飲食的營養均衡,提升患者的身體免疫力[1]。
1.2.2? 觀察組? 在對照組護理方法基礎上增加急救護理方法,在5 min內,將患者抬上急救車送入到急救室內,全面評估患者身體的各項指標,評估的內容包括性別、年齡、高血脂、高血壓、運動情況、肥胖、吸煙情況等。對患者的胸痛程度進行評估,鑒別患者有無出現心衰、休克及心律失常等癥狀,觀察患者的心率狀態及生命體征變化情況,為患者建立靜脈通路[2]。在患者進入到急救室的第一時間,對患者的吸入氧氣情況進行評估,并嚴格按照醫囑要求給予患者抗凝調脂及擴脈藥物。對于一些需要進行介入治療的患者,需在15 min內對患者進行心電圖、心臟彩超、血常規及凝血常規檢查。當患者的生命體征變化情況穩定后,評估患者的心理狀態,并給予患者有針對性的心理支持及健康教育方法,觀察患者病情變化情況[3]。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的住院死亡率,心衰、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并發癥發生率進行對比分析;對兩組患者的院前心電圖使用、院前預診斷符合、院前抗心肌缺血藥物、總灌注、轉運過程中病情加重、并發癥發生率、搶救成功相關搶救質量進行對比分析;對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進行對比分析。對兩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HbAlc等血糖指標進行對比分析。
1.4? 判定標準
護理滿意度判定標準:調查問卷來源于醫院自行制定的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問卷總分為100分,滿意為85~100分,一般滿意為70~84分,不滿意為<70分。
1.5? 統計方法
研究得出數據通過SPSS 18.0統計學軟件統計處理,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計量資料,以t檢驗;以數(n)或率(%)表示計數資料,以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住院死亡率及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住院死亡率及并發癥發生率比較觀察組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相關搶救質量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院前心電圖使用、院前預診斷符合、院前抗心肌缺血藥物、總灌注率、搶救成功率均高于對照組,轉運過程中病情加重及并發癥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
護理滿意度比較觀察組較對照組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4? 兩組患者血糖指標比較
血糖指標比較觀察組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3? 討論
糖尿病屬于臨床上的一種高發疾病,多發于中老年人中,引發該種疾病的產生與患者身體內胰島素量不足及體內代謝紊亂有直接關系,一旦病情惡化將會引發患者的多臟器出現嚴重的損傷,對患者的身心健康均造成較大影響。心肌梗死作為糖尿病患者的一種常見并發癥,會加重患者的病情,疾病預后質量較差,進而導致患者死亡[4]。因此,為了降低糖尿病患者并發癥發生概率,給予患者急救護理措施,有助于提升疾病臨床治療效果,幫助患者早日恢復健康。急救護理作為臨床上一種優質的護理方法,其主要優勢在于,急救護理效用明顯提升,有助于促進病理損傷風險及護理差錯風險的降低,患者并發癥發生率及病死率大大降低,疾病預后治療效果顯著。對于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患者而言,做好搶救工作尤為重要,能夠為疾病治療工作的開展奠定良好的基礎[5]。
該文研究結果顯示,表1中,觀察組患者的住院死亡率為4.55%,低于對照組的11.36%,觀察組心衰、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并發癥發生概率均低于對照組,說明將急救護理應用到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患者護理中,患者并發癥發生概率明顯下降,減輕了患者的不適感,防止患者病情加重,患者的生活質量提高顯著。表2中,觀察組患者的院前心電圖使用、院前預診斷符合、院前抗心肌缺血藥物、總灌注、轉運過程中病情加重、并發癥發生率、搶救成功率各項搶救質量指標均優于對照組,說明將急救護理應用到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患者護理中,護理工作更具及時性,防止延誤患者病情,優化了護理工作效果及質量,是一種優質的護理工作,患者可積極參與到運動中,生活質量明顯提高。表3中,觀察組護理滿意度為95.45%,高于對照組的75.00%,可見將急救護理應用到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患者護理中,為患者提供了良好的護理服務,符合患者對護理滿意度的要求,實現了良好護患關系的構建,疾病臨床治療效果更為顯著,疾病治療效果更為顯著,有助于幫助患者早日恢復健康[6]。表4中,觀察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HbAlc等血糖指標均優于對照組,說明在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患者護理中,急救護理方法有助于優化患者的血糖指標。
綜上所述,將急救護理應用到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患者護理中,患者的搶救成功率大大提升,并發癥發生概率明顯下降,對醫院的護理工作有著較高的滿意度,促進了患者血糖指標的優化。
[參考文獻]
[1]? 汲萍萍,鄭成娟,鄭成燕.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患者的急診護理體會[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19):160-161.
[2]? 許鳳波.早期康復護理對老年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患者的效果[J].雙足與保健,2017,26(14):62-64.
[3]? 宋憲輝,戴婷婷.112例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患者的臨床護理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11):26-27.
[4]? 鄭翠仙,顧愷.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臨床護理干預[J].健康研究,2017,37(1):101-102.
[5]? 張微微,肖喜娥.綜合護理干預對老年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患者臨床療效及心理狀態的影響[J].現代醫藥衛生,2017,33(2):184-186.
[6]? 張煥芬,周彤.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患者的急診護理研究[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14):175-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