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湘
摘 要:近年來,特殊教育教師的壓力日益增大,其中特殊學生的管理壓力與自身的工作負荷壓力為當前特殊教育教師的核心壓力。在特殊教育教師的核心壓力背后,人們發現了隱藏其中的精神性壓力源。基于此,文章對特殊教育教師主要精神性壓力源及相應的積極應對策略進行了探究。
關鍵詞:特殊教育教師;精神性壓力源;特殊學生管理
中圖分類號:G760文獻標識碼:A收稿日期:2018-09-20
一、特殊教育教師當前存在的主要精神性壓力源
1.特殊教育對象的日益復雜化、嚴重化
心理壓力自然會與日俱增,隨之而來的是身心上出現的一些問題。近幾年來,特殊教育對象由單一的聽障、視障、智力障礙發展變化為多重障礙。面對這樣的學生,每個特殊教育教師都得保持嚴謹而慎重的教學作風,對班級每個學生都得時刻關注而小心謹慎。
2.特殊教育學校的班主任管理工作任務越來越重,難度越來越大
特殊教育對象日益復雜與嚴重化,每個學生的身心障礙狀況不盡相同,要想讓每位學生得到相應改善與提高,特殊教育教師必須針對每個學生的情況“量體裁衣”,一個一個有序實施。這樣的特殊教育教學需要更多的人力、物力,而這是當前的特殊教育難以做到的。大部分的特殊教育學校由于缺少足夠的人力、物力、財力,管理班級的教師常常是從早忙到晚,可以說沒有片刻喘息的時間。
3.當前特殊教育教學評價機制脫離了特殊教育教學對象的特殊性
當前,特殊教育學校的教育教學評價機制仍然是與普通學校相差無幾。比如說,聽力障礙班級的考核仍然是像普通學校那樣統一、直接、簡單地進行評比的,即一看學生遵守日常行為規范的情況,二看學生學習考試成績,三看學生藝術、體育、美術方面的比賽情況。如此下來,一些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必將受到打擊,身心也必然會受到影響。比如說,沒有教到好班的教師會產生郁悶情緒,會出現消極心態,還有些敬業的教師會寢食難安,這些都會給教師帶來心理上的壓力。
4.特殊教育職業給特殊教育教師留下了“職業病”
從事特殊教育教學工作五年以上的一線教師,由于長期和特殊學生待在一起,往往是一兩個教師和一群學生相處在一個空間。時間一長,絕大部分的教師都發現自己在發音說話、課堂教學、生活語言等方面有不同程度的退化,取而代之的是“聾人”語言日益增多,教學越來越刻板化。這樣的變化讓這些從事特殊教育教學工作的一線教師越來越自卑,潛意識里心理壓力日益加劇,感覺更多的是茫然不知所措,給教學帶來負面影響。
二、積極應對特殊教育教師當前主要精神性壓力源的具體對策
1.改善教育環境
個別特殊教育學校開始實行了 “分層走班”制, 它是根據學生的障礙程度和障礙類型進行“走班”教學,“走班”后的學生能力水平相差無幾,教師對教材的選擇、教具的準備方便很多,特殊學生的學習有效性有明顯的改善。這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特殊教育教師的教育環境,有效解決與緩解了特殊教育教師的精神性壓力。
2.轉變特殊教育教學評價觀
特殊教育學校應盡早轉變特殊教育教學評價觀,要根據特殊教育對象的現實情況,讓管理這些特殊學生的班主任們堅定“面向全體學生,不放棄每一個特殊兒童”的信念,采用合適的教育教學評價手段,鼓勵學生積極進取,發奮學習。
3.豐富特殊教育教師的生活
特殊教育學校及特殊教育教師自身在課余、課外可以有意識地開展一些活動。比如,教師可以成立興趣小組,喜歡寫作的成立“寫作興趣小組”,喜歡朗讀的成立“閱讀興趣小組”,喜歡數學的成立“思維興趣小組”。學校可以在每學期組織一些相關主題活動,如“詩詞大會”“朗誦節”等,讓我們的特殊教育教師在工作之余,提升個人的綜合素質。
4.共同關注特殊教育教師的精神性壓力源問題
特殊教育教師肩上的擔子很重,心理壓力很大,他們當前迫切需要社會的深入關注。期盼有更多的人來“并肩作戰”。針對特殊教育教師的精神性壓力源,要努力探尋積極而有效的應對策略,建立長期良好的精神支持系統。相信有了專業團隊與精神系統的支持,特殊教育教師不再是孤身奮戰,也不再是有苦難言,更不會無人理會了。
參考文獻:
[1]何嘉慧.特殊教育教師職業壓力和工作投入的研究[D].金華:浙江師范大學,2013.
[2]李永占.特殊教育教師情緒智力與工作投入的關系研究[J].中國特殊教育,2016(1):5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