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麗
摘 要:幼兒的各種能力是在游戲中獲得的。要使游戲能深入,高質量地開展起來;使幼兒的創造力、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合作能力等在游戲中得到全面的鍛煉和提高,教師必須為幼兒創造適宜他們自主活動和自我表現的游戲環境,即為幼兒開設一個開放性的游戲環境。開放性的游戲環境,包括兩個方面的含義:一是開放性的物質環境;二是開放性的心理環境。
關鍵詞:游戲;開放性環境;物質環境;心理環境
中圖分類號:G613.7文獻標識碼:A收稿日期:2018-06-28
游戲的環境包括物質環境和心理環境兩個方面。物質環境主要指幼兒園中各種人工的或非人工的游戲材料、場地等;心理環境指環境中的人際關系,包括教師與幼兒的關系、幼兒與幼兒同伴間的關系以及幼兒在游戲活動中的知識準備和經驗的準備。要使游戲高質量地開展起來,使幼兒的創造力、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合作能力等在游戲中得到全面的鍛煉和提高,教師必須為幼兒開設一個開放性的游戲環境。開放性的游戲環境,包括兩個方面:一是開放性的物理環境,游戲空間、時間及玩具材料對幼兒來說是開放的;二是開放性的心理環境,游戲中的同伴關系、師生關系是平等的、互動的、和諧的。
一、開放的物質環境
1.游戲環境中材料的多樣性
首先,得為幼兒提供足夠的游戲材料。游戲材料是幼兒游戲的物質基礎,是幼兒游戲的工具,幼兒是通過使用玩具材料在游戲中學習的。不少教育家都很重視玩具的作用,有的教育家還專門設計了一些玩游戲材料,如福祿貝爾和蒙臺梭利設計了“恩物”和促進感知操作能力的材料。不同的玩具、材料有不同的功能和特點,但都要以幼兒的操作為基礎,具有可操作性。
其次,提供的游戲材料要不斷變化。教師應盡可能探索和挖掘每一種玩具或游戲材料的多樣玩法,從而有目的、有計劃地投放、變換和調整,科學地指導幼兒使用操作材料,以便構建的游戲環境具有可變性、新穎性,不斷地吸引幼兒,引起幼兒游戲的興趣。如在益智區,我為幼兒提供了豐富的有關猴、雞、牛、羊、兔等動物圖片,幼兒們用他們進行數數、分類;在超市里,它們又成了商品;而在建筑區,它們又變成動物園的小動物,這就充分發揮了游戲材料的多種功能。
最后,教師在設置活動區環境時,還要考慮各類活動的特點及其適宜條件。如美工區、閱讀區等應選擇明亮、安靜的地方;積木區則應選擇寬敞些的地方,以便幼兒活動。
幼兒園的環境創設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要搞好幼兒園環境創設,教師就必須對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有全面透徹的了解,充分認識環境材料可能蘊含的教育價值,并用科學的方法引導幼兒和環境材料相互作用。
2.游戲環境的安全性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這就指明了幼兒園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因此,無論什么時候、做什么事情,安全是最重要的一件大事,因此良好的游戲環境,它的安全性是十分重要的,因為只有在一個安全的環境中,幼兒的生命安全才能得到保障,幼兒的身心才能得到健康的發展。日本、美國等相關部門都曾做過調查統計,表明兒童受傷種類一般有骨折、挫折傷、擦傷、扭傷等,而事故發生地點最頻繁的就是戶外活動場地、游戲設施等處,例如滑梯、秋千、攀登架、海洋球、蹦蹦床等。他們對這些事故高發場地及設施等所采取的對策,是盡量保證有足夠的場地與設施供幼兒們戶外活動和游戲時使用,也盡量維持設施能提供給幼兒以運動經驗獲得的功能,創設充滿“危險”的環境,讓幼兒親身體驗這些隨時可能發生的危險的同時,盡可能地降低活動場地、游戲設施的危險性,或在恰當的時候給幼兒以適當的安全提醒。
3.游戲環境的啟發性
游戲中為幼兒創設的游戲環境、提供的材料應能激發幼兒的好奇心、求知欲,啟發幼兒的想象力、創造力,引發幼兒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而且要能使幼兒學會如何去學習,如何去主動地探求知識。所以我們在創設游戲環境時應盡量變幼兒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變接受知識為探索知識。如在讓幼兒認識物體長短、高矮時,雖然我詳細向幼兒解釋了其中的含義,但幼兒接受概念仍是被動的;而當我為他們準備了充分的材料,如大小、高矮不同的同一事物,讓幼兒通過游戲的形式自己動手擺放、操作,很快幼兒就理解了其中的含義,比起教師講的效果要好得多。
二、開放的心理環境
“在游戲中兒童是自我表現主宰世界。”游戲是幼兒自己選擇,創造與表現自己的一種輕松愉快的活動,成人不能強加給他們或替代他們。精神環境主要是指環境中的人際關系,幼兒園的精神環境主要包括幼兒與教師、教師之間、幼兒之間的關系乃至幼兒園的園風、班風。幼兒園的精神環境雖是一種無形環境,但對幼兒的發展,特別是幼兒情緒,社會性、個性品質的形成、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只有為幼兒提供一個能使他們感到安全、溫暖、平等、自由,能鼓勵他們探索與創造的精神環境,幼兒才能活潑愉快、積極主動、充滿自信地生活和學習,獲得最佳的發展,也才能自然地、真實地表現自己。
由于幼兒對成人尤其是教師具有特別的信賴與尊重,再加上幼兒情感的易感染性,因此,幼兒園精神環境的創設首先取決于教師。教師應明確自身在游戲中的角色,即教師在幼兒的游戲過程中不是領導,也不是權威,而是幼兒的幫手和支持者,其主要任務是鼓勵和引導幼兒構思,協助他們創作,但不可因此去支配幼兒或干預幼兒的決定,更不是教幼兒如何做或代替他們做。教師應樹立正確的兒童觀,尊重幼兒的興趣、愛好,不因幼兒的年幼而忽視他們的需要,也不把自身的意志強加于幼兒,而是要與幼兒建立民主、平等、輕松、愉快的師生關系。
1.建立互助、友愛的伙伴關系
幼兒與幼兒之間的伙伴關系是影響其心理發展的一個重要的社會性因素。幼兒間互相關心、互相幫助、文明禮貌、友好謙讓,在游戲中互相協商角色、互助交換玩具,這些都為游戲的繼續深入增加了可能性,提高了幼兒游戲的主動性、積極性。因此,教師應加強幼兒的情感教育和集體教育,建立互助、友愛、和諧的伙伴關系,使幼兒生活在一個輕松、愉快的環境中,在集體中獲得全面的發展。
2.教師與幼兒建立起親切、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
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是幼兒游戲的重要支柱之一。教師要有一顆愛心,“愛一切孩子”“愛孩子的一切”,理解尊重幼兒的要求。在游戲活動中,教師既是指導者者又是參與者。參與幼兒的游戲,使他們感到教師是他們的親密伙伴,與教師在一起感到自然、溫馨、沒有壓抑感。幼兒在游戲時,應當讓他們自己去思考,過多的干預會限制他們,太高的期望會造成幼兒的壓力,使得他們的想象力、創造力發揮失常。
3.教師之間的真誠相待、友好合作,是幼兒最好的榜樣
教師的形象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幼兒的活動情緒和積極性。真誠合作、互相尊重的教師之間的關系,是幼兒建立友好同伴關系的榜樣,這些都是幼兒游戲時,建立寬松、愉快的精神環境的積極準備。因而,教師要以良好的自身素質為幼兒樹立榜樣,要做到行為規范、舉止端正、語言文明、態度自然、動作輕柔、著裝大方。
總之,游戲環境是幼兒園教育中的一個特殊環境,是有組織的具體能引導幼兒發展的環境,它能促進幼兒德、智、體、美全面的發展。因此,為幼兒創設一個良好的游戲環境,是十分重要的。心理環境較之于物質環境的創設更為重要,其任務也更艱巨。平等、和諧、愉悅的心理環境,是鼓勵幼兒與周圍人、事、物相互作用的保證。物質環境與心理環境同樣重要,兩者是相互聯系、相輔而成的,缺一不可,最終的目的都是讓幼兒在游戲中玩得輕松、愉快,玩得有價值,讓他們在一個民主、平等、和諧的開放性環境中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邱學青.幼兒園開放性游戲環境的創設[J].早期教育,2000(21):10.
[2]張淑賢.試論游戲在幼兒成長的作用[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09(6):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