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震
摘 要:隨著技術進步與社會發展,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均向著信息化、數字化的方向在迭代發展,而智慧交通正是城市智慧化發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本文依據當前新型智慧城市建設與發展趨勢,結合新型電子信息技術的落地應用方式,針對泰州市的城市建設發展與規劃的實際情況,提出了泰州市智慧交通建設思路,從建設背景、內容、架構及未來發展趨勢等方面進行分析,以期對泰州市智慧交通的建設提供支持。
關鍵詞:泰州;智慧交通;城市建設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8.24.122
1 概述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移動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新技術的應用從方方面面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而智慧城市則是在這些技術支撐下的新型數字化城市形態,其激發了城市活力,提升了城市服務質量及管理水平,可以進一步加快城市的發展進程。而信息化的發展、城市架構的轉型均導致了有路網的建設以及傳統的出行方式已不能滿足人們對出行的要求,智慧交通系統(SmartTransportation System,STS)在智慧城市建設中占據核心地位[1],我國政府已將智能交通系統列為中國未來交通系統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目前國內許多城市已先后開展了智慧交通的建設工作,預計到2020年,智能交通行業總產值規模將超千億元[2]。智慧交通系統的建設通過大數據挖掘、活化等數據管理手段,以及有效的數據應用與分析技術,可實現對城市市民出行情況、交通路況、海陸路交通運輸等多種數據實時監控、調配。據此泰州市交通局也提出了“統籌協調、分步實施,需求導向、面向服務,整合資源、強化創新”的十一五交通信息資源整合原則,智慧交通系統數據庫的建立與城市各級業務單元工作的結合,可增強各級交通主管部門的管理決策能力、公共服務能力及事故應急處理能力,從根本上提升城市服務能力,打造可持續性綠色出行模式,提升人民幸福感。
2 泰州市交通局智慧交通建設思路
2.1 目前泰州市交通建設面臨關鍵問題
自1996年8月,江蘇省實行區劃調整,將揚州市一分為二,新建地級泰州市,并將泰興市的5 個鄉鎮和姜堰市的2 個鄉鎮劃歸入,形成了“一主一次兩個城區、港城一體”的城市新格局。而泰州市作為沿江城市,是江蘇省乃至長三角地區經濟發展的重點區域。而自此泰州的經濟的質量、數量以及速度都有了迅速的增長,同時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吸收了周圍地區的大量資本,伴有勞動力涌入,人口急劇增加,開啟了城市快速發展模式。而現今,由于人們生活水平的改善,泰州市大量的人口必然導致了城市中車輛的急劇增多,現已面臨城市交通的障礙與瓶頸,其主要包括:
(1)城市擁堵導致的出行時間增加,其必然會導致資源、能耗的大量損耗及浪費[3]。近年來,為解決交通擁堵現狀,泰州市參考先進經驗,計劃建設高鐵、輕軌、立交橋等多種交通出行拓展方式,將城市立體化以期緩解擁堵現狀,在持續建設之中初有成效。此外公共交通出行的方式由于其經濟、環保、共享等優點廣泛應用于城市建設之中,但是近年來,隨著城市的進一步發展,交通狀況越來越糟的條件下,公共交通也顯現出其弊端,導致了其運營效率不高的現狀。
(2)交通事故頻發,安全問題嚴峻。據資料統計,交通事故致死人數向來是占死亡原因中很大比例的一部分,其數量甚至大于戰爭死亡人數。而我國一直倡導安全出行,但如何解決交通系統的安全問題也是城市建設過程中面臨的巨大挑戰,行車安全問題不僅僅是駕駛員、車輛狀況的問題,更大程度上取決于城市道路的規劃、車輛調度協調、車輛行駛全城把控等技術的設計與完善。
(3)交通問題所導致的環境污染。城市中所面臨的噪聲污染與大氣污染物來源的很大比例均為行駛機動車所排放,而當交通擁堵時,汽車不斷的啟動、制動,這個過程產生的噪聲及尾氣均是正常行駛時排放的幾倍。因此,城市空氣質量、噪聲情況的改善其根本措施之一就是完善城市交通系統的建設,減少機動車尾氣、噪聲等的排放,為生態文明建設奠定基礎。
(4)各交通相關部門及企業信息系統均獨立存在,導致資源重復且利用率低不流通。現泰州市交通相關各部門均使用自己的局域網系統,其建設時只考慮本部門需求,而從城市整體交通系統規劃上看,這些獨立存在的局域網系統有很大部分的重復,而各個系統之間數據不能共享,造成了極大的資源浪費現象,不利于城市的整體建設規劃。
2.2 解決方案及智慧交通系統建設內容
據資料顯示[4],新加坡運行“智能交通預測系統”后,可有效提前預測交通狀況,交警可根據其交通預測情況對擁堵路段提前進行疏導準備,有效緩解交通堵塞現象。而利用智慧交通系統對各個路段進行實時監控預警,也可及時對交通事故進行處理,提前疏導后續車流,減少突發事件造成的堵塞現象。同時,事故情況的記錄信息也可幫助交通建設規劃部門反映城市規劃、道路設計問題,及時跟進改進措施方案。為了更好的避免由于各業務處、企業的信息獨立造成的資源利用不當、整合困難等問題,本文考慮將整個城市作為一個整體進行智慧交通的建設設計與應用,將城市交通所包含的公路,航道,海事,運管,港口,公交,出租,長運八個業務數據進行整合建設,從內容上,項目整體建設可包含大數據中心數據整合、綜合信息系統及暢行泰州APP三大模塊,其中暢行泰州APP建在大數據中心基礎上。
3 泰州市交通局智慧交通建設架構
本文所提出的泰州市交通局智慧交通以“加強統籌、統一標準,系統收集、綜合集成,制度保障、信息共享,建用并舉,突出應用”為原則進行建設,其具體架構如圖1所示,包括以下三個部分:
(1)由公路,航道,海事,運管,港口,公交,長運,出租八個業務處室的數據整合及工作人員、居民用戶、業務數據等城市建設基礎數據組成的底層數據部分;
(2)由底層八個交通相關業務處室基礎數據共享建立“交通大數據中心”與城市建設基礎數據模塊相結合,架構為數據儲存分析部分;
(3)將底層數據加工、分析后,整合對接到應用層,包括外部系統、分析門戶及暢行泰州APP三個應用系統中。
4 泰州市智慧交通發展建議
智慧交通目前被定義為基于現代電子信息技術面向交通運輸的服務系統,其發展很大程度依賴于電子信息技術的發展應用,利用基礎數據共享,預測等提高交通運輸處理效能。但隨著計算機和控制技術的飛速發展,海量數據的涌入,數據的儲存與處理,多信號傳輸等均稱為技術挑戰,因此未來的智慧交通不能僅僅局限于對信息的采集、處理、發布、交換、分析、利用這樣的處理條線,未來我們應該思考如何在泰州市智慧交通系統中真正融入“智慧體系”,著力于增強機器對交通概況的理解,改進其對事件的自動處理效率與能力。
而為構建更加綠色環保、高效便捷的交通出行系統,我們應確保交通基礎數據更完善的建立,維護好路面上各個交通檢測器(傳感器、攝像頭、感應線圈等)的正常使用與設備更新。同時,對城市出入車輛、城市內部行駛車輛、未行駛車輛的監控途徑、信息采集渠道應更加完善,確保智慧交通系統建立的基礎數據的準確性與完整性。
5 結語
隨著國家政策對于智慧交通系統的鼓勵與扶持,泰州市政府對城市智慧交通系統建設的重視,以及電子信息技術的進步與發展,相信泰州市一定會建設出一個讓泰州人民滿意的智慧交通應用體系,成為一個出行便利、交通順暢的幸福城市!希望本文可以為泰州市智慧交通系統的建設提供一定的理論支持。
參考文獻:
[1]曹小曙,楊文越,黃曉燕.基于智慧交通的可達性與交通出行碳排放——理論與實證[J].地理科學進展,2015,34(04).
[2]王少華,盧浩,黃騫等.智慧交通系統關鍵技術研究[J].測繪與空間地理信息,2013(36):88-91.
[3]樂壽長.道路交通控制[M].湖南:湖南科技出版社,1995.
[4]孫懷義,王東強,劉斌.智慧交通的體系架構與發展思考[J]. 自動化博覽,2011(s1):2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