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莉 尹麒麟
摘 要:針對有限元建模過程中通常會遇到同種型鋼偏移方向不同、同種單元面所受載荷方向不同等問題,本文通過大量操作試驗提出了點、線、面的相互間的耦合關系,總結出相應的建模分析方法,并運用相應方法在APDL語言下完成白鶴灘水電站導流隧洞鋼模臺車的建模分析,使計算結果更加精確可靠。本文旨在為結構設計建模的過程提供參考,為類似工程提供有效借鑒。
關鍵詞:有限元建模;方向性;單元偏移;設計應用;白鶴灘水電站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8.24.213
ANSYS經(jīng)典界面中,我們通常采用實體建模的方法來進行建模,程序給我們提供了兩種建模思想:自底向上建模和自頂向下建模[1-2]。對于一般結構研究中,通常采用自底向上建模方法。建模的過程中會總是會遇到同種型鋼方向偏移不同、面所受載荷不統(tǒng)一等問題。因此本文對點、線、面和做出了形象系統(tǒng)性的分析,給出了相互之間的耦合關系,并以白鶴灘水電站導流隧洞鋼模臺車分析為例詮釋,對于鋼結構設計、工程實體建模等的借鑒意義尤為重要。
1 線面生成規(guī)律
1.1 線和面的方向性
幾何中線段是沒有方向的,線段AB和線段BA是一條同性質(zhì)的線條,ANSYS軟件中線段則是有方向的。如圖1.2所示,連接關鍵點3,4和連接關鍵點5,4,就會產(chǎn)生兩條長度相同,方向相反的線型。同理建立的面也是有方向的,面的方向的選擇對于模型的完善和后期調(diào)整非常關鍵,當面的方向不確定時,調(diào)整模型會出現(xiàn)面單元紊亂的情況如圖1.1所示。以笛卡爾坐標系為例,將面定義為朝向坐標正方向的一側為正面,負方向為負面。
1.2 面方向性的確定
建點連線,再由線產(chǎn)生面,線的方向決定面的方向。為了能夠直觀的在經(jīng)典界面內(nèi)看到面的方向性,采取在面上加載面載荷[3],根據(jù)載荷的方向來判斷面的方向性。由圖1.2可知,建立了沿線9-5-8,9-10-1,2-11-6-10,3-4-12-7-11所圍成的四個面,向面分別施加統(tǒng)一的正負面載荷后,所產(chǎn)生的的效果圖如1.3,1.4所示:
分析結果圖示可知,當載荷為正值時如圖1.2,1.3,沿著初始線條的方向路徑為逆時針時,面的方向和載荷的方向相同,如線9-5-8所成面A1;沿著初始線條方向路徑為順時針時,面的方向和載荷的方向相反,如線9-10-1所成面A2。當載荷為負值時,面則相反,如圖1.4。由于面的方向性規(guī)律與右手法則高度適用性,因此我們總結出面的方向規(guī)則:當所施加載荷為正值時,右手四指指向初始線條的方向,向路徑閉合方向合攏,此時大拇指所指示方向為面的正面;所施加載荷為負值時,左手四指指向初始線條的方向,向路徑閉合方向合攏,大拇指所指示方向為面的正面(面的正方向即可視作為力的方向)。
2 賦截面建模
2.1 常用截面參考點
在工程結構設計中通常會用到槽鋼、角鋼、工字鋼、T型鋼等,在ANSYS經(jīng)典界面通過線賦截面[4]時,經(jīng)常遇到型鋼的布置方向不是我們需求的方向。這與截面的參考點有關,常用截面參考點分布總結如下表1所示:
2.2 線條賦截面分布方式
由1.1所述可知,線條在ANSYS中是有方向性的,同樣線的方向性也影響著型鋼的位置和移動方向。如圖2.1所示為需要賦截面的線條及其方向。賦截面時L0參考點選擇點1;線條L1、L1不選擇參考點;線條L2、L2參考點選擇點0;線條L3、L3參考點分別選擇點1、2;線條L4、L4參考點分別選擇點3、4,賦截面得到如圖2.2所示的型鋼立體分布圖、截面分布圖和型鋼移動分布圖,比較參考點不相同的線條截面L1、L2、 L3、和L4、四組截面分布,可知位置存在明顯的差別;比較參考點相同的線條截面L1、L1、L2、L2、 L3、L3和L4、L4四組截面分布,觀察到?jīng)]有明顯的位置差別;當將線條所附截面通過Beam Tool—offsetZ移動相同距離時,截面分布發(fā)生了不同的變化方式2.2中移動分布圖所示。由圖2可知,ANSYS建模過程中所賦截面的分布與線的方向和參考點的選擇有關。
2.3 截面偏移建模規(guī)律
ANSYS建模完成后需要將型鋼和筋板進行偏移,使其處在最佳的受力狀態(tài)。ANSYS提供了Beam Tool中offset to的偏移模塊。單元的偏移有相對于質(zhì)心(centroid)、剪切中心(shear cen)、圓心(origin)、指定點(location)四種設置方式。只有選擇指定點(location)選項時,offset-Y和offset-Z才有效,用來指定節(jié)點偏移圓心值。
通過2.2所述方法總結出了單元偏移規(guī)則(以槽鋼為例)如下表2。當所建模型所選參考點選擇與上述相反,單元偏移數(shù)值不變時,模型移動方向與上述相反,如表3。
注:+號代表坐標正方向,—代表坐標負方向
上述總結是在所賦截面直線平行于Z軸時所得。現(xiàn)得出普遍適用規(guī)則如下:(1)當直線與某個坐標軸所成夾角最小時,那么此坐標軸方向不會發(fā)生單元移動;(2)當所賦截面直線與Z軸夾角最小時,模型移動方向如上表格所述;當所賦截面直線于X軸夾角最小時,用上述表2、表3模型移動方向X換成Z方向;當所賦截面直線于Y軸夾角最小時,用上述表2、表3模型移動方向Y換成Z方向。
3 工程算例
3.1 工程簡介
白鶴灘水電站位于四川省寧南縣和云南省巧家縣境內(nèi),是金沙江下游干流河段梯級開發(fā)的第二個梯級電站。白鶴灘水電站具有5條導流隧洞,均采用安全性和效率較高的鋼模臺車來進行混泥土澆筑,因此需要對鋼模臺車進行建模校核,得到較精準的應力以及應變云圖,在以安全施工的前提下又能節(jié)約型材,減少成本,此時精準建模和施加約束與載荷就尤為重要。鋼模臺車結構形式如圖3.1所示。
3.2 有限元建模
利用有限元軟件ANSYS,依據(jù)設計要求定義三種單元類型,采用殼單元SHELL 181對鋼模臺車的模板進行模擬,采用梁單元BEAM188對其中的門架、以及模板背面的筋板進行模擬,采用桿單元LINK180對其中頂升絲桿進行模擬[5-7]。建模過程中忽略節(jié)點板、連接法蘭等結構,采用建點連線附截面的方法建立鋼模臺車的整體有限元模型,如圖3.2所示。
鋼模臺車整體結構復雜且尺寸較大,同時需要注意型材的擺放位置,當型材位置發(fā)生偏差時,會對應力以及應變產(chǎn)生影響,因此在建模的時候采用了上述方法,注意線面以及型材的方向,當模型建立后還需要對其中的型材進行適當?shù)钠疲褂邢拊P捅M可能與實際模型相一致。以模型中的澆筑模板為例,當不進行偏移和進行偏移時候的模型圖如圖3.3所示,會發(fā)現(xiàn)模板不偏移時候,模板會位于筋板與圍檁內(nèi)側,與實際情況不相符,會對鋼模整體應力或者應變產(chǎn)生較大影響[8-10]。
3.3 計算結果分析
在相同的約束與加載情況下,對模板偏移與不偏移的兩種工況進行計算得到圖3.4的結果,分析如下。
(1)模板不偏移時候整體最大應力為85.80MPa,發(fā)生在門架的中間立柱上;模板偏移時候,最大應力為102.18 Mpa,發(fā)生在模板處。最大應力發(fā)生在模板處是與實際工況相符合的。模板不偏移的時候,加載在模板上的面載荷直接通過絲桿傳到門架上,導致最大應力在門架上,而實際情況面載荷是通過圍檁和筋板傳到門架上的,因此當建模過程中模板不偏移,會對計算的工作人員產(chǎn)生誤導,不能正確加強薄弱部位。
(2)模板不偏移時整體最大變形量為6.16mm,發(fā)生在模板處;模板偏移時整體最大變形量為6.24mm,也發(fā)生在模板處。兩者也有區(qū)別。
4 結論
本文以ANSYS建模中的線、面和自定義截面為研究對象,分析了點、線、面和自定義截面之間的關系,并通過實例作了簡要的介紹。得到了以下主要結論:
(1)ANSYS建模中,點的連接先后順序?qū)€條的方向性有關;由線生成面的過程中,所選首條線的方向?qū)γ娴姆较蚱饹Q定性作用。
(2)通過對一些實例的分析,得出面的方向性可由左右手法則來判斷。
(3)由線條賦截面后模型的變化,得出單元截面偏移建模規(guī)則。
(4)運用相應方法在APDL語言下完成白鶴灘水電站導流隧洞鋼模臺車的建模分析,并對模板不偏移和偏移之后的計算結果進行比較,驗證了上述方法的正確性。
參考文獻:
[1]張朝輝,丁誠,吳鳴飛等.ANSYS12.0結構分析工程應用實例解析[M].第3版.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10(01):37-43.
[2]王磊,李珊,周陶勇.基于ANSYS的幾種建模方法的探討[J].現(xiàn)代機械,2006(03):51-52.
[3]林小夏,張樹有,陳婧,薛楊.產(chǎn)品仿真分析中曲面不均勻分布載荷施加方法[J].機械工程學報,2010(01):122-127.
[4]葉尚輝.建立有限元模型的一般方法[J].電子機械工程,1999(06):17-21.
[5]胡騰飛,榮浩,許汝武,賀劍輝.Ansys計算薄壁截面幾何特性方法研究[J].西部交通科技,2016(01):52-56.
[6]王玉琴.如何在ANSYS中實現(xiàn)自定義梁截面[J].陜西工學院學報, 2003(02):68-70.
[7]鄭瑩.自定義截面在ANSYS分析復雜鋼架結構中的應用[J].化學工程與備,2015(09):134-136+142.
[8]楊勝,劉淑芬,白恒.APDL語言在ANSYS參數(shù)化建模中的應用[J].機械工程師,2015(02):91-92.
[9]陳賢青,尹輝,戴湘武.基于Visual C++和APDL實現(xiàn)漸開線齒輪參數(shù)化建模[J].科學技術與工程,2007(07):1451-1454.
[10]高長銀,張心月,劉鑫穎等.ANSYS參數(shù)化編程命令與實例詳解[M].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15.
作者簡介:諸莉(1982-),女,湖北宜昌人,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