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現代信息教育技術向我們周圍的每一個角落、每一個領域滲透,現代信息教育技術正日益成為拓展人類思維和能力必不可少的創造性工具。在信息時代的今天,將現代教育信息技術引入學校,引入課堂,用現代化的教學媒體促進教育均衡、強弱銜接,這將成為教育教學改革的一大工程,是實現教育現代化的一個重要內容。而信息化正改變著人類社會的生活面貌,并漸漸融入教育教學領域當中,教育的現代信息化正成為全球社會領域、教育領域關注的內容之一。遠程同步課堂是現代教育的一個先進教學模式,目的是把城區的優質教育教學資源平衡到農村偏遠的學校,實現教育資源的均衡化。同步課堂的本質就是解決偏遠地區教育教學資源的問題,通過城鎮優秀學校教師,借助錄播系統設備,來向偏遠農村地區輸送優質教學資源,為不同地域的師生架起知識傳遞和課堂互動的橋梁,有效解決了薄弱教育地區長期存在的師資力量發展不均衡的問題,并實現備課、教研、教學融會貫通的正態化教學模式。如何組織和開展這種校際間遠程同步課堂的協作活動,是目前處于實踐研究缺乏的狀況。我們將立足于實踐,做遠程同步課堂實驗的經驗和方法的交流。
關鍵詞:夢想;目標;交流
一、 研究目標及研究內容
(一) 研究的目標
建立一個基于網絡平臺的符合當代教育理念、將優秀學校的教育資源同步傳送到農村薄弱學校,實現城鄉學校師生在線同頻互動教學、網絡教研、在線學習。實現區域性教育資源共享,教育資源均衡化的教育教學模式。
1. 充分應用網絡、錄播室等硬件設施,將本校作為核心學校,向古雷分校、平和、華安、詔安等共建學校推送優質教育資源,開展同頻互動教學、網絡教研和在線學習。2. 依托福建省基礎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組織本校學科帶頭人、教學能手等優秀教師申請網上名師工作室,將優秀教學資源放在公共資源平臺上供教師、學生在線學習,并開設青年教師工作室,鼓勵優秀青年教師提供優秀網絡課程。
(二) 研究的內容
1. 理論研究內容:基于網絡空間的跨校課堂模式。一是接收觀看核心學校優秀教師在線同步課堂,實現答疑解惑、課后反思、教研互動等網絡教學教研活動。二是核心學校優秀教師通過網絡為薄弱學校學生進行遠程授課。三是將優秀課堂實錄、微課程等教學資源放在資源平臺上供師生在線學習,實現“慕課”“翻轉課堂”“微課”現代教學模式的有效應用。從而實現跨地區、跨校開展遠程同步互動教學試驗,促進教學交流,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2. 技術研究內容:人機學習情境的設計方法,跨校課堂的控制———反饋機制。3. 應用研究內容:“中心校——教學點”課堂應用模式、規范。
(三) 研究的創新之處
1. 研究城鄉教學信息平臺的統一結構。2. 研究城鄉網絡教學課堂的模式。
二、 研究思路
關于遠程同步課堂教學的課題研究應有目的、有計劃、嚴格按照“調查篩選——課題論證——制訂方案——實踐研究——交流總結——申請結題”的程序進行。先對學校現狀做全面了解,明確研究的內容、方法和步驟;再組織本課題組教師開展課題相關的內容、任務、活動,制定具體的實施操作步驟,通過一系列的應用研究活動開展,完成課題研究,達到預期的效果。
三、 研究方法
1. 調查研究法。主要調查學校在課題研究之初課堂有效教學的現狀、師生對課題的理解情況以及對研究始終的狀況進行詳細跟蹤調查,為研究的順利進行提供事實性依據。2. 理論聯系實際法。即在教與學的過程中,邊實踐邊探索,邊檢驗邊完善,把研究與實踐緊密地結合起來,邊歸納邊總結,最終探索出提高課堂教學效益的有效方法,積累豐富的有效課堂教學的實踐經驗。這是本課題研究的最重要方法。3. 個案研究法。要求研究者主要從本學科出發,針對某一課例、某一教學階段或者某一學生發展時期等進行個案研究最終提煉出共性的結論來。4. 文獻分析法。作為學習理論、收集信息的主要方法,其中信息資料主要來源于教育理論書籍、報紙雜志以及網絡下載的相關資料等。通過這些資料信息的分析與研究,可達到準確地界定課題研究的價值性、可行性及關鍵概念的內涵與外涵,并制定研究目標與實施方案等目的。5. 學校網站上開辟“課題實驗”專欄。以便教師相互學習交流,尋求同盟者加入研究實驗。
在課題研究的過程中,我們采取多種途徑進行研究,定期召開全體課題組成員會議,布置落實每個階段具體的工作要求,每個成員的分工合作等。經過一個階段的研究實踐,課題組成員再進行總結、匯報、交流,將成功的經驗與大家分享,提出存在的問題,一起探討解決的方法。如此循環,將研究的內容與實踐的手段不斷提高,最后取得理想的成果。
四、 實施步驟
研究過程大致分三個步驟:
第一階段:準備階段
1. 申報課題、立項和審批。2. 學校加快硬件的完善,為開展實驗活動提供硬件準備。3. 制定研究方案,召開課題研討會,對方案進行修改。4. 實驗教師加強學習有關課題的理論,轉變教學觀念,提高理論水平。5. 成立學科研究小組,各小組擬定課題研究活動計劃。6. 培訓課題參與教師,組織教師學習理論、課題方案、掌握操作方法。(省級培訓和校本培訓)
第二階段:實施階段
1. 召開課題研究主題報告會。2. 根據課題研究方案,啟動開展課題研究。3. 緊密結合“遠程互動”教研活動開展研究。4. 及時收集相關信息,不斷完善實驗操作過程。5. 定期召開課題研討會,交流經驗總結,撰寫階段性實驗成果報告。
第三階段:總結階段
1. 整理和分析研究結果,撰寫研究報告,出版研究論文集。2. 展示研究成果。3. 撰寫結題報告,申請驗收。
五、 結語
“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為實現真正教育公平不懈努力,是每一個教育工作者應該有的教育情懷和責任擔當,就像總理在報告中說到的:“讓每個人都有平等的機會通過教育改變命運,成就夢想。”我們堅信鄉村教育的春天將更加明媚多彩,鄉村孩子的未來有詩、有夢想、有遠方。
作者簡介:
鄭琳琳,福建省漳州市,漳州市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