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迅速發展,教師的教學方法與教學行為需要通過創新來進行對新課改的推動。教師的教學行為的合格與否,與自身教學目標的實現和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有著直接關系。因此為了推進新課改的教學理念順利實施,教師需要對自身教學行為進行改革和創新,本文主要以高中思想政治課交流互動教學模式中的“提問有效性”進行研究,在提高學生學習成績的同時積極培養學生的思維活躍能力。
關鍵詞:高中思想政治;課堂交流;提問有效性;探究
交流互動教學,是指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建立起平等、和諧的課堂環境,在這種學習環境下可以加強師生間的溝通和交流,充分體現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并調動學生學習知識的主動性。對于思想政治這門課程的學習,高中學生在面臨升學壓力大,學習時間緊的情況下對其的忽視較大,但這種現象的出現與教師的教學模式有很大的關系。因此,本文主要以交流互動教學模式中的“提問有效性”進行研究,在激發學生學習思想政治興趣的同時,積極培養學生的思維活動能力。
一、 思想政治課的教學現狀
(一) 教學行為單一
在應試教育的背景下,學生對于思想政治教育課的主要學習方法就是死記硬背,造成了學生在考試過程中雖然對書本內容滾瓜爛熟,但卻不會使用知識點答題的情況,這都是源于許多政治教師在上課時,對自身的教學效果要求不高,認為照著書本的大綱講重點就能幫助學生學好政治,并沒有滿足學生對于學習的實際需求,使學生對政治課的學習提不起興趣。
(二) 提問方式單一
政治教師在進行課堂提問時,所提出的問題都是基于課本的內容,不僅問題過于簡單而且沒有注重學生的實際需求,導致授課內容時常產生理論脫離實際的情況,對于求知欲望十分強烈的高中生來說,這種現象不僅不能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也使同學對新知識點的思考能力與表達能力得不到及時的發揮,從而降低教學質量。
(三) 教學目標單一
許多教師在授課時缺少與學生的溝通和交流,致使不能依據實際情況來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因此教師在制定教學目標時總是忽視接受能力不強學生的需求,無法使學生意識到自身的學習障礙,這樣不僅不能幫助學生進行實際需要的引導,也在打擊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同時阻礙學生思維散發。
(四) 情感交流單一
許多教師在授課時十分嚴肅,不僅與學生之間產生較少的互動,也會加大師生間的距離。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教師常以自身作為課堂的主體,“填鴨式”的教學方法不僅帶來了沉悶的課堂氛圍,也在很大程度上打擊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進而使教學效果大打折扣。
二、 思想政治課教學行為有效性影響因素
(一) 教師思維方式的影響
教師作為學生未來命運的引導者,需要學生與教師之間密切的溝通作為紐帶,帶領學生進行思想、道德、知識、品行品德的良好發展,如果教師局限于自身封閉的教學思維,自顧自地以“一切教學活動為了成績”的功利心進行教學,那么這種教學的模式不僅會嚴重降低教學效果,也會對學生的未來產生糟糕的影響。教師只有在教學過程中以傳授學生知識為目的,極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學習能力,并養成自省的習慣,在提高教學效果的同時加強自身教學實踐能力的提升,以便更好地運用自身知識幫助學生進行學習成績的提高。
(二) 教師話語水平的影響
有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并不注重自己的話語水平,語速過快的教師在授課時由于其思維的跳躍速度過快,會使一些理解能力稍差的同學跟不上教師節奏;而語速過慢的教師在授課時,較多的重復詞句對學生聽課的耐性也是種很大的考驗,這兩種情況都會對教學質量產生嚴重的影響。因此教師要積極提高自己的話語水平,在進行課堂活動時用生動的語言來為學生營造出和諧的學習氛圍,在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使師生之間的交流互動進行更有效的溝通。
(三) 教學觀念落后的影響
思想政治作為一門綜合性的社會學科,其對學生的思想道德和正確三觀的樹立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常以提高學生成績為主要的教學目標,“填鴨式”地要求學生對課本重點內容進行死記硬背,這不僅會使學生對所學知識沒有得到好的吸收,也會在打擊學生積極性的同時阻礙其正確三觀的形成。
三、 提升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行為有效性的策略
提問,是指課堂教師為促進學習而向學生提出問題,由學生進行解答的教學行為。因此在政治課堂上采用提問式的教學模式,不僅能加強學生對所學知識點的重復記憶,還能循序漸進地幫助同學對新知識產生良好的接受能力。在進行課堂學習時需要以教師為主導提出問題,學生充分發揮其主體地位進行對問題的思考與探究,在提高學生思維能力的同時,幫助教師對學生掌握知識的實際情況進行檢驗,以便于立足實際調整教學目標,促進學生更好發展。這一教學模式對于高三學生對政治知識的復習效果更好,例如在進行《科學發展觀和小康社會的經濟建設》內容復習時,教師在課上可直接板書“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經濟目標”內容的知識結構,不斷提出問題幫助學生回憶思考,結合生活實際來梳理學生的學習思路,引導學生進行從總體小康到全面小康的社會目標,在加深學生理解內容的同時對知識點有著更好拓展思維
四、 結語
總而言之,教師在課堂上進行有效的提問,不僅可以幫助學生進行思維的拓展,也會使學生在獨立思考的過程中不斷發現新問題并及時解決。提問式的教學模式不僅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也對學生樂于主動學習及教師自身能力的提高起到了促進作用,為推動新課程改革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王瀟.高中思想政治課師生互動模式研究[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15.
[2]湯娟.高中思想政治課課堂師生互動研究[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13.
[3]李趁良.高中思想政治課交流互動教學模式中的“提問有效性”探究[J].中國教師,2009(S1):408.
作者簡介:
周文明,福建省泉州市,泉州市第九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