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是新時代教育的新要求,重在通過對學生全面的培養,讓學生們將知識從感性的認識向理性認知發展,并且學會運用理性認知投入實踐。高中教學中,大多教學任務繁重,教師重視考核成績以及教學效率,對學生化學核心素養的培養教育工作關注不多。本文就當代高中應試教學的弊端,針對高中化學學科教學現狀,探索增強高中化學核心素養教學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高中化學;核心素養培養;有效策略
一、 緒論
新課標中針對我國的教育模式提出了核心素養培養的概念,核心素養即學生應具備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求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核心素養培養突出強調對學生的個人修養、家國情懷、自主創新、合作團結、實踐發展等方面的教育。針對不同的年級,核心素養的重點有所不同。其中,高中教學中,對核心素養的培養要求更加嚴格。高中學生基本上都具備了自己的認知是非觀,對自身的發展也有比較具體的計劃。高中的核心素養教育工作給教師們也帶來了更大的挑戰。繼2017年全國普通高考化學科考試大綱修訂后,對高中學生的化學學科知識和學科能力的考查更加重視。根據高考內容的變化,在高中化學教學中尤其應該注重化學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工作,以化學學科核心知識為基礎,教導學生在掌握知識的過程中,有意識地去挖掘學科知識本質思想,鍛煉自身的實踐能力。
二、 高中化學教學教育現狀
在我國的教育中,教育的應試性的特征十分的明顯。尤其在高中階段,教學任務繁重,學生的學習內容很多,學習負擔重。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也大多注重知識的灌輸以及傳授學習方法,對于學科的擴展以及學生其余品質培養的教學課程往往在考試面前形同虛設。在學科教學中滲透學科核心素養的教學工作也十分的薄弱,總體來說,高中核心素養的教學工作不夠全面。
化學是學生們從初三才開始接觸的學科,雖然在小學初中有自然學科對一些化學知識進行普及,但是化學對于高中學生來說還是比較復雜生疏的學科。其中的元素符號,專屬的化學公式以及一些相像的物質化學式令學生十分的迷茫。高中化學學科對于基礎知識的教學壓力比較大,學生對化學的認識以及學習程度也不夠深入,高中化學學科的教學工作開展比較緩慢。
針對化學學科的特性,大多數學校會安排一些實驗課,比如過氧化氫在氯化鐵和二氧化錳的反應中的作用,安排一些對照實驗。但是,高中課程緊張,實驗課程所占的課時很少。而且,課堂中很少涉及對化學核心素養的教學。在學時緊張、學科教學內容繁重的情況下,不僅教師、學生家長都十分重視教學進度,而且學生對學習也帶著比較迫切的情緒,學生的學習壓力也比較大,尤其是高二高三年級。
三、 增強高中化學核心素養教學的策略
通過簡單的對高中整體學校的化學教學現狀的調查,可以發現在化學教學中普遍存在著教學內容繁重教師著眼知識點傳授、學生學習壓力大學習任務繁重、學習環境緊張核心素養培養工作開展受限等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本人從幾個方面對加強高中化學核心素養教學工作提出策略。
(一) 合理分配化學核心素養教學工作,勞逸結合
高中學生學習任務繁重,尤其是高三年級,如果對高三年級的學生進行細致的化學核心素養的教育并不利于正常高三教學工作。所以,教師應該合理地安排化學核心素養教學工作。在對高一高二年級進行初次的化學知識教育的過程中便從“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變化觀念與平衡思想、證據推理與模型認知、科學探究與創新意識、科學精神與社會責任”五個化學核心素養的維度對學生進行化學素養的培養教學。適當地利用課堂甚至一些講座活動、視頻介紹等讓學生對化學研究工作、化學應用等有比較具體的認識。
(二) 靈活滲透核心素養教學,注重學生化學素質培養
單純地分離核心素養品質教育和化學學科知識傳授工作是比較呆板的,化學核心素養教學應該滲透到日常的化學學科知識教學當中,無形無聲地將一些與化學相關的研究例子引入課堂中,讓學生對化學家們在研究實踐工作中的努力探索、團結協作、積極創新的精神有所了解,并且根據高中教學的特點以此激勵學生,為應考學生樹立積極的正能量榜樣。而且,化學研究案例不僅僅局限于過去的優秀化學家們,教師還可以靈活地運用當代的一些化學工程例子,為學生普及正在進行的化學工作,讓學生們關注社會時事,國家工作,這也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與社會責任。
(三) 加強實踐課程,幫助學生了解化學
化學是一門幫助人們認識物質、了解物質、運用物質特性的科學。單純通過知識點的傳授以及理論概念的普及,對學生掌握知識以及運用知識是遠遠不夠的。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而且,通過實踐還能夠激發學生對一些化學現象的思考質疑。通過實驗中存在的一些與理論不同的現象,學生會對一些化學反應的條件以及前提有更深的了解,能夠幫助學生加強對知識點的全面掌握。學校應該注重高中化學學科的實踐教育,適當地增加實踐課課時,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另一方面還可以通過實踐課程適當地釋放高中學生的學習壓力。
四、 結語
高中化學教學內容較多,教學任務繁重,學生的學習負擔也比較大,要想真正地提高教學效率,實現化學核心素養教學的意義,還需要學生與教師之間的默契配合。在沉重緊張的教學中,學生對化學這門注重實踐驗證以及理性思考的學科也比較容易產生厭惡心理,所以教師在教學中還應該針對高中學生的特點,對之進行比較輕松的教育,培養學生堅持不懈、積極探索等在未來學習生活中的優秀精神與必備能力。
參考文獻:
[1]周業虹.淺談學科核心素養視角下的高中化學教學策略[J].中國考試,2017(2):47-51.
[2]李玉琳.高中化學新課程教學中問題情境創設策略研究[J].教育:文摘版:00117.
[3]劉佞珺.淺談高中化學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科技創新導報,2013(29):133.
[4]祁偉斌.淺談高中化學教學中的化學思想的培養[J].教育教學論壇,2010(5):129.
[5]郭亞麗.淺談高中化學教學中高中生核心素養和學科關鍵能力的培養[J].科學中國人,2017(15).
[6]楊斌元.淺談學科核心素養視角下的高中化學教學策略[J].文理導航,2017(29):55.
作者簡介:
郝揚揚,江蘇省徐州市,江蘇省徐州市沛縣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