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委副書記 副秘書長 王雙林
產權交易資本市場第三次典型案例評選活動評審結果發布詞
黨委副書記 副秘書長 王雙林
(2017年11月14日)

中國產權協會成立以來,先后于2011年、2013年開展了兩次產權交易市場典型案例評選活動。它對于反映產權交易機構業務發展情況、總結產權交易行業自律管理經驗、提升產權交易市場建設水平,起到了促進和引領作用。
過去5年,在黨中央治國理政新思想新理念新戰略的引領下,在黨和國家一系列重大改革政策的支持下,產權交易市場蓬勃發展。《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中發〔2015〕22號)等文件密集出臺,賦予產權交易市場服務于國企國資發展的歷史使命。《企業國有資產交易監督管理辦法》(國務院國資委、財政部第32號令)的出臺,賦予產權交易市場服務國企國資改革的功能定位。產權交易機構緊緊把握歷史機遇,積極為國有企業“三去一降一補”、瘦身健體提質增效、并購重組、處置僵尸企業、組合民間資本參與國企改制重組服務,強化融資功能,大力拓展增資業務。在國務院國資委有關業務部門指導下,在前兩次案例評選活動的基礎上,中國產權協會將第三次案例評選活動冠名為“產權交易資本市場典型案例評選活動”。目的在于通過發掘、提煉典型增資案例,總結交流增資業務經驗,加強產權交易功能創新,增強產權交易資本市場服務功能;促進產權交易資本市場服務國有企業全面深化改革,尤其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本次案例評選活動主題為:增資業務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本次案例評選活動征集范圍是,由開展產權交易業務的機構會員、服務會員于2015年1月1日至2017年5月1日期間操作完成的增資案例。
本次案例評選標準為:依法合規進場交易;遵循市場化原則,充分發揮 “投行+平臺”服務功能,積極參與增資方案的策劃和制定,切實幫助當事企業解決增資過程中遇到的難點、疑點問題;主動為增資項目提供多種形式的推介服務;創新性地開展投資方遴選工作,最終實現國有資產較大幅度保值增值;遵循公開公平公正原則,開發并利用增資業務操作系統在線完成競價流程,切實保障增資項目參與各方的合法權益;在服務國有企業改革發展上貢獻大,獲得國務院國資委或省級國資委或當事企業(總部)的肯定,產生重大社會影響。
依據上述評選標準,由產權交易行業內專家和高等學校教授組成的專家評審組,采用通訊評審與會議評審相結合的方式,進行了認真評審;又經會長辦公會議審核,最終評定了產權交易資本市場10個最具影響力增資案例和產權交易資本市場20個典型增資案例。
下面,就10個最具影響力增資案例作以簡要介紹。
1.甘肅省產權交易所《跨市場運作助力華龍證券成就年度新三板最高融資記錄》案例。以投行+平臺創新方式助力華龍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募集資金96.22億元,創2016年度中國新三板掛牌企業定向增發新記錄。本次定向增發是國有企業通過產權交易資本市場競價確定增發價格后,再通過新三板市場完成結算的一種有效嘗試,為產權交易機構聯動資本市場新三板業務提供了借鑒。
2.北京產權交易所《招商局華建公路投資有限公司增資項目》案例。此案例是32號令發布后首個在產權交易資本市場亮相的央企增資項目。項目公開募集資金總額達105億元,引入5家各有所長的戰略合作伙伴。
3.天津產權交易中心《渤海證券增資52億元擴股15億股》案例。以“簿記建檔”定價方式成功運作了渤海證券增資擴股項目,募集社會資本約50億元。
4.云南產權交易所《助力新三板掛牌公司紐米科技完美增資》案例。積極與銀行、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券商等機構合作,將交易服務向后端延伸,打造一體化的資本市場運營服務體系。紐米科技最終以3.5元/股成功增資,增值率高達171.32%,募集資金1.4億元,引入5家股東。
5.山東產權交易中心《山東影視產權市場融資6億元 “梅宗主”攜七大機構劍指IPO》案例。為山東影視完成首輪6億元融資,邁出文化國企混改第一步,為山東省文化國企混改的市場化、資本化、證券化開辟了一條新的路徑。
6.北京產權交易所《中石化川氣東送天然氣管道有限公司增資項目》案例。此項目募集資金總額達到228億元,成為自32號令發布至今產權交易資本市場融資金額最大的1個央企增資項目。對融資方而言,該項目最終融資金額大幅度增值。對投資方而言,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作為國內最具代表性的險資龍頭企業,藉此項目創造了單一保險機構直接股權投資規模和持股比例之最,是保險資金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助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典范。
7.重慶聯合產權交易所與北京中招國際拍賣有限公司合作《分類募集 公開競價 中國物流增資39%》案例。為中國物流有限公司增資39.178%。中國物流有限公司為中國誠通集團旗下子公司;中國誠通集團公司是中央深改組及國務院國資委確定的資本運營公司試點單位。此項目對于助力中國誠通集團探索資本運營試點經驗和混合所有制企業改革,進一步與資本市場接軌,具有重大創新價值和示范意義。
8.深圳聯合產權交易所《全流程投行服務助力高新投成功融資26.5億元》案例。在為融資方提供傳統產權交易服務的同時,還提供了融資方案設計、財務顧問、項目包裝、路演、投資方招募、盡職調查顧問、前期詢價、投資人甄選等全流程投行服務,為產權交易機構在國企混改領域提供投行服務做出了重要探索。
9.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天津泰達科技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增資項目》案例。這是泰達科技作為混合所有制企業在新三板掛牌之前的最后一輪融資。上交所充分發揮價格指導因素,為其順利實現資金募集達13.44億元,標志著投行化業務的深度運作。
10.廣州產權交易所《社會投資+員工持股 助推紅棉樂器升級上市》案例。該所充分發揮“投行+平臺”服務功能,通過公開市場方式,成功為廣東紅棉樂器股份有限公司一次性引入1家財務投資者、5家戰略投資者,以及69個管理層持股,為增資企業進入新三板掛牌上市夯實了基礎。

產權交易資本市場第三次典型案例評選活動圓滿收官,產權交易資本市場建設任重道遠。中共“十九大”莊嚴宣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從現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期。產權交易市場肩負著更好地服務于國企國資改革發展、更好地服務于國有經濟布局結構調整的任務。協會將引領產權交易行業牢牢把握資本市場定位,堅持為實體經濟發展服務的方向,大力提升產權交易資本市場服務功能。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做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