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曉靜 趙靜
【摘 要】計算機無紙化考試改革在高職院校得到應用和推廣,本文論述了計算機基礎無紙化考試的優點,分析了教學改革前后學生的學習情況數據,驗證了計算機基礎無紙化考試的必要性,以及計算機基礎課程無紙化考試模式下的部分建議。
【關鍵詞】計算機基礎教學;無紙化考試;教學改革
0 引言
計算機基礎課是一項公共基礎課,該課程的考核重點應該是學生對計算機的操作能力[1]。高等職業教育在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培養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的大背景下,推動無紙化考試改革成為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改革的重中之重。本文討論了計算機基礎課程無紙化考試的優點,并以寧夏財經職業技術學院為例,分析了課程改革前后學生計算機操作能力數據,驗證了無紙化考試對學生學習情況的影響,并探討了計算機基礎課程無紙化考試過程中出現的部分問題及解決辦法。
1 計算機基礎無紙化考試的優點
1.1 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
無紙化考試采用隨機法進行抽題,題庫的建立是無紙化考試最重要的環節[2],按照知識點比例進行題目分布,對老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都有著很高的要求,通過對每單元的模擬測試和考前模擬的綜合分析,教師可以了解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今而對知識點進行有針對性的講解,達到提升教學質量的目標。學生在反復練習的過程中,優化解題思路,鞏固知識點掌握,培養學生學習計算機的興趣,提高應用能力。
1.2 有利于實現教考分離
隨著數據庫技術及網絡技術的發展,可以將所有計算機基礎需要掌握的知識和相關題目都輸入試題庫中。教師不用再為學生劃分考試重點范圍和內容,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真正圍繞教學大綱所列知識點來學習,脫離應該學習模式。[3]
1.3 通過成績分析,形成有效地教學評價體系
教學與考試是教學過程中兩個重要環節,是密不可分整體,它們既有聯系,又相互作用,有效的測試不但能檢測教學,更重要的是指導教學,通過考試系統可以匯總各類數據,形成符合老師需求的統計,同時,電子試卷也方便存放與歸檔管理。
1.4 確保考試公證
考試系統能夠對學生信息進行核實后,隨機從題庫中按比例抽取考題,減少作弊情況。定時收卷,按照統一標準進行評分,能夠確保考試的公平公正。考試成程可以合理的表現出學生的計算機操作水平。
1.5 提高考試效率,降低考試成本
利用計算機進行無紙化考試,運行周期短,減少了試卷印刷,教師出題批卷等環節,不僅節約紙張資源,還減少了人力成本,一舉多得。
2 改革成果分析
寧夏財經職業技術學院是經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批準自治區重點建設的示范性高等職業技術學院,也是國家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學院有5個院系,22個專業,每年針對所有新生均會開設計算機基礎課程,以提高學生的計算機操作水平。本次教改實驗針對2016級新生,采取根據老師意愿,對部分專業學生采用原來紙質化考試,部分專業采用無紙化考試。學期考試完成后,再對部分學生進行一次無紙化考試,由于考試題目是根據知識點隨機抽取,所以就算是第二次考試也能夠很好的以考試成績表現出學生計算機操作的能力情況。
在此基礎上使用SPSS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如圖表1所示,其中一共890名學生數據,其中參加無紙化考試的有效數據476人,參加傳統卷面考試的有效數據402人,缺失數據8人。參加無紙化考試學生的平均成績為64.96,參加傳統卷面考試學生的平均成績為61.04。此可以看出無紙化考試的學生計算機操作能力高于傳統卷面考試學生。
如表2所示,從兩個數據的直方圖來看,兩種考試方法所得結果,均基本符合正態分布,數據分布正常。可明顯看出參加無紙化考試學生成績分布峰度較高,成績集中在50-80之間的比較多。
如圖1所示,采用兩獨立樣本t檢驗來檢驗無紙化考試和傳統卷面考試兩種情況下的成績均值是否有明顯差異。從結果分析來看,兩個數據方差齊性檢驗,F值為1.190,伴隨概率值為0.276,明顯大于顯著性水平0.05,可接受原假設兩個數據方差相等。從而觀察第一行均值t檢驗結果,t值為3.720,伴隨概率值為0.00,明顯小于顯著性水平0.05,從而拒絕原假設兩個數據的均值沒有明顯差異。可得出證明,兩個數據的均值有明顯差異,無紙化考試學生的平均成績明顯高于傳統卷面考試平均成績,從而證明計算機無紙化考試可有效提高學生的計算機操作能力。
3 計算機基礎課程無紙化考試模式下的教學思考
3.1 強化師資隊伍的建設
近年來,高職學生計算機等級考試的通過率依然不高,其中計算機基礎掌握不好,學習計算機興趣沒充分調動是原因之一。計算機基礎采用無紙化考試以來,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強化實踐動手能力,為通過計算機等級考試打下堅實基礎,這就對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要通過對整體教學過程的教與考試實踐的落實相融合,促進理論和實踐的有機結合,提高教師自身的實踐動手能力,教師應積極參與到題庫的建設中來,優化題庫,提高題庫質量,集大家之所長,充分根據自身所在學校的情況,建立高質量的題庫,并根據不斷變化的需求,對題庫進行維護和更新,這對老師的素質要求在不斷提高,以這門基礎課程的不斷完善,帶動其他相關專業發展。這就需要老師要多參加培訓,提高專業技能,加大同專業老師互動。同時,也要加強和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為學好這門課程做好充分準備。
3.2 開發與講授考試相配套的教材
教學的主體是教學內容,教材是落實教學內容的主要載體之一,是授課的主要依據。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材版本很多,但各地區、各學校情況各異,很難有與教學相匹配的教材。在制作題庫的同時,應根據學校實際開發編寫相應教材,以我所在學校為例,我們一直在使用我們學院自己編寫的《計算機基礎》教材,它是按我們的學科體系編排的,側重實踐能力的培養,通過大量科學有效的實踐練習,提高學生考試通過率。
3.3 加強機房建設
無紙化考試是高職院校的考試趨勢,加強機房建設是實現無紙化考試的基本保障。首先要保障硬件設備,增加機房數量滿足考試需求,其次選擇合適的考試平臺,可對考試平臺的資源充分掌握和利用,有條件增加學生課余時間機房的開發時間,保障學生自由練習的時間。
總而言之,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無紙化考試改革非常有必要性。當前工作的重點是加強無紙化考試系統的完善,促進該系統在計算機基礎課程考試中的應用和推廣,進而可以推進傳統考試改革的進程。
【參考文獻】
[1]王榮福,曾秀芬.無紙化考試系統在計算機基礎課程分層考試改革中的應用[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5(12):17.
[2]李敏.計算機基礎課程無紙化考試的改革探討[J].通訊世界.2015(11):271-272.
[3]陳瑩.計算機基礎課程無紙化考試的優勢探討及出現的問題與對策[J].新校園,2017(1):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