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蕾
【摘要】中職院校畜牧獸醫專業主要就是培養學生的動物飼養能力和疾病防治能力,其中學生必須要掌握的關鍵技能就是動物疫病防治能力。當確定了課程內容和教學方法之后,需要改革傳統的教學手段,利用現代教學手段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本文主要論述了動物疫病防治技術課程的教學手段改革和利用,對于相關的研究提供理論基礎。
【關鍵詞】:動物疫?。环乐渭夹g;課程教學;改革
教學系統的重要系統包括教學手段,教師通常利用傳統的教學手段,教學形態也非常原始,信息的儲備能力比較低。后來在教學當中利用了電子技術和網絡技術,使教學手段得到改善,提高了教學效果。促進了知識的傳授。
1.多媒體教學
利用多媒體教學,可以簡化復雜的教學內容,使其具備直觀化和形象化的特點,教學過程比較生動活潑,學生很容易就會接受。在動物疫病防治技術課程教學內容當中,教師需要向學生展示搜集到的臨床癥狀圖片和病例解剖圖片,在很多病例當中還需要播放錄像資料,利用現代多媒體集成技術可以進行靈活的播放。通過視覺刺激和聽覺刺激,可以幫助學生理解和記憶課程內容,這些都是多媒體教學手段的優勢。
此外利用多媒體教學,涉及到非常多的教學信息,可以有效減輕教師的負擔。利用多媒體可以通過幻燈片的方式展示知識點,不需要當堂大量的書寫,節約了教學實踐。其次在傳統教學過程中,向學生展示圖片和圖標等,學生的觀看效率比較低,并且會浪費很多時間,獲得的效果也不佳。利用多媒體進行展示,可以在有限的時間當中傳遞更多的信息,使課堂知識得到有效的擴展,并且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利用多媒體教學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利用傳統的教學方式,課程當中抽象的描述了很多的癥狀和病變,學生很難進行理解和把握,有些癥狀很難利用文字描述讓學生理解和掌握,學生如果聽都聽不明白,那么就也不會產生學習的興趣。利用多媒體手段可以將這些問題進行解決,通過播放視頻,可以將臨床癥狀和病例變卦圖片高清晰的展示出來,原來比較抽象的知識也會變得更加直觀,讓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激發出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興趣,提高教學效果。
2.建立課程網絡平臺
建立動物疫病防治技術課程的的網站,可以共享所有的教學資源,實現課程改革,也可以進一步更新網站內容,保證教學內容的先進性。此外利用校園網絡系統,學生可以具備充裕的網絡學習空間,學生可以在教師和圖書館等連接校園網。網絡技術的教學方式具有開放式的特點,可以吸引更多學生的注意力,通過課程網絡平臺,學生和教師可以更加方便的交流。在網絡平臺當中,可以有效的重現課堂教學情景,復習課堂上的知識,還可以利用網站習題檢測自己的掌握程度。還可以利用留言提問的方式,讓教師進行解答自己存在的疑問,從而加強交流。
3.實驗室實訓
動物疫病防治技術具有很強的實踐性特點,當前我國動物疫病流行呈現出復雜的特點,疫病的診斷需要利用實驗室技術,這也是當前課程改革的方向,中職院校需要建立動物疫病檢測診斷實驗室,完善教學的硬件條件。課程團隊利用實驗室實訓,可以強化訓練,使實驗操作能力得到提高。針對傳統的教學,實驗操作通常情況下都屬于驗證性實驗,教師進行操作演練,學生很少有機會參與進去。為了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課程教學需要轉變觀念,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給予適當的指導。在實驗實訓過程中,教師只是向學生介紹實驗內容和具體的操作方法,每一個具體的步驟都要引導學生深入的理解,通過教師的示范操作掌握其中的要領。在學生的操作訓練的過程中,教師需要不斷巡回檢查,及時糾正學生的錯誤操作,重點訓練動手能力比較差的學生。結束了實訓,還要考核學生的操作,并且對于學生的動手能力給予全面的評價。
鼓勵學生參與到相關的項目比賽當中,并且針對操作優秀的學生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并且頒發榮譽證書,這樣可以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調動出來,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4.校外實訓基地實訓
通過建立校外實訓基地,可以連接校內教學和實際工作崗位,完成課堂教學和校內實驗實訓之后,需要通過生產企業等崗位的實訓,這樣才可以幫助學生轉變成為職業人。在動物疫病防治技術課程實訓當中,將每個的班的學生分成4個小組,分別在奶牛場、養豬場、養雞場、寵物醫院等地進行輪流實訓,針對不同的動物疫病,采取有效的預防控制,可以實現現場教學和現場操作,在教學團隊當中,教師可以以每個人的優勢為基礎,安排在不同的 養殖場進行實訓。主要訓練的內容都是不同的,例如養殖場的環境消毒、免疫接種、生物安全措施、發病動物治療等等。這些項目利用課堂教學是無法實現的,因此需要利用養殖場的實訓手段將這些任務完成,培養出企業需要的人才。
5.項目驅動法
以教師科研項目和學生課堂活動小組為載體,教師和學生通過完成一個共同的項目,從而完成教學活動。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發揮著組織者和指導者等作用,充分利用情境和對話等要素,將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以及創造性充分的發揮出來,保證學生更好的掌握當前學習的內容,并且培養其相應的能力。學生需要負責疫病的調查采樣和動物飼養等工作,最后還要撰寫論文。學生參與項目活動的過程中具有很高的積極性,并且可以發揮出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
結束語:
改革動物疫病防治技術課程教學手段,可以更好的應對我國復雜的動物疫病流行形勢,不斷更新課程觀念,提高教學效果,培養出滿足社會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為我國經濟發展提供更多的服務。
【參考文獻】:
[1]朱小甫,吳旭錦,徐德乾. 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的《動物疫病防治技術》課程開發與設計[J]. 上海畜牧獸醫通訊,2013,(01):66-67.
[2]楊海峰,黃陳,張小華. 高職動物醫藥專業課程體系和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與實踐——以江蘇畜牧獸醫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 中國農業教育,2012,(01):60-63.
[3]趙曉靜,高婕,李彥軍,任文社. 高職高專院校“牛羊生產與疾病防治”課程改革與實踐[J]. 黑龍江畜牧獸醫,2012,(12):50-51.
[4]劉振湘. 精品課程《動物傳染病防治技術》課程內容和課程結構的研究與實踐[J]. 河南農業,2014,(12):18-19.
[5]王漢民. 農業高職院校畜牧獸醫專業課程設置改革實踐的研究[J]. 河南農業,2012,(1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