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美玲 李翠蘭
[摘要]在互聯網技術沖擊下,傳統紙質期刊在高校圖書資源建設中已經嚴重邊緣化,本文就邊緣化的表現、原因進行了分析,并從發掘紙質期刊的優勢、注重紙質期刊數據分析、主動提供精準服務等方面提出解決策略。
[關鍵詞]紙質期刊;邊緣化;數據分析;主動推送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7.18.116
[中圖分類號]G25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0194(2017)18-0185-02
期刊是一種信息傳播的有效方式,承載了大量最新、最前沿的科學研究成果和學術動態信息,是高校科研和教學的重要信息來源,也是高校圖書館資源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在互聯網的沖擊下,人們對傳統的紙質期刊與新興的電子期刊的認知觀念與態度發生了徹底的改變,圖書館在其館藏比例及管理狀況也隨之變化。本文基于目前紙質期刊的處境,針對其優勢,挖掘潛在能力,對紙質期刊特定效益的發揮提出一些建議。
1紙質期刊嚴重邊緣化及其表現
1.1電子期刊迅速發展
近年來,隨著網絡技術和數字資源的迅猛發展,越來越多的期刊被各種電子收錄平臺收錄。如學術期刊收錄平臺——中國知網,目前共收錄10849種期刊,龍源期刊網目前全文在線的綜合性人文大眾類期刊品種已達到3000種,內容幾乎涵蓋所有的學科領域,而且電子期刊越來越受讀者青睞。正因如此,學界形成了一種觀點,紙質期刊被電子期刊取代將為期不遠。
1.2紙質期刊利用率低
互聯網與信息技術的日臻成熟,改變了傳統學術生產和傳播的方式,也改變了人們的閱讀習慣,人們更喜歡隨時隨地的消遣式的碎片化的淺閱讀,數字化文本備受青睞,因而紙質期刊利用率低,在高校也是如此。筆者對其所在院校圖書館紙質期刊利用率進行了統計:全館日均進館1254人次,日均期刊閱讀68人次,僅占所有讀者的5%,這其中還有包括一部分只是到期刊閱覽室自習的讀者。
1.3期刊經費占圖書資源投資比重低
為滿足發展需求,筆者所在院校圖書館的資源建設投入,包括紙質期刊的投入,一直在增加。以下是筆者所在院校圖書館近五年圖書館資源投資比。2012年到2016年,圖書每年的總投入從196.31萬元提高到380萬元,增長了93.6%;中文報刊投人從16.35萬元增加到20.49萬元,增長了25.3%;電子文獻年投入從49.7萬元增長到71.3萬元,增長了43.5%;中文期刊的投資增長速度遠遠低于其他各項投入,每年中文報刊的投資占比逐年下降,從2012年的8%下降到2016年的5.4%。
2紙質期刊邊緣化的原因
2.1電子期刊的先天優勢和強勢發展,引發了認知上的偏差
電子期刊具有的先天優勢有:第一,傳播快捷,不受媒介限制;第二,檢索功能強大,可在極短的時間內通過多種檢索途徑與策略,滿足讀者的個性化需求;第三,節約館藏空間,降低投入成本。圖書館集藏決策需要在節約成本與效益上衡量,電子期刊的獨特優勢引發了高校圖書館期刊的集藏理念的改變,電子期刊對傳統期刊與功能的逐漸替代與強化已是無可爭辯的事實,這種觀點已成為主流。在這種主流意識的指引下,圖書館資源配置上就會此長彼消,紙質期刊日趨陷入從屬地位。
2.2期刊閱覽管理粗放,設備簡陋,服務落后
正是基于成本效益的考量,圖書館對期刊管理決策出現明顯偏差。
第一,期刊閱覽室人事安排出現較大的隨意性。許多圖書館領導對期刊閱覽不是特別重視,有人甚至認為隨便安排人就能勝任,有些圖書館因為人力資源匱乏,干脆安排臨時用工人員,因此,“守著門,看住書”的管理狀態是很多期刊閱覽室的管理常態。圖書館服務理念的探索,員工的培訓,似乎都與期刊閱覽室無緣,管理員縱然具有圖書情報知識,但缺乏知識更新,計算機技術、數據處理能力不強,不能很好地勝任其管理崗位。另外,由于“重藏輕用”“館本位”“書本位”的思想作祟,管理員以管理者自居,與讀者缺乏溝通互動,讀者在這里找不到歸屬感,因此期刊閱覽室常常門庭冷落。
第二,不重視閱覽室技術設備更新。期刊閱覽室設備簡陋,缺乏閱讀服務輔助工具,某些高校期刊閱覽室沒有復印機、掃描識別儀等,無法滿足讀者的需求。
2.3紙質期刊不能外借帶來的高成本
長期以來,現刊不外借是各個高校圖書館默認的規則。作為館藏方,考慮到館藏資源的完整性是有道理的,但從讀者的角度考慮,因為一二篇文章跑到圖書館閱覽室來閱讀,對讀者來說,花費的時間成本太高,而電子期刊能滿足其需求,也成為其不二選擇。
2.4期刊管理各職能分裂,各環節脫節
期刊管理應該是一個有機的、系統的工程,其職能也應該是完善、統一的。從期刊的選購、征訂、管理、閱讀推廣、信息咨詢、過刊的裝訂、維護收藏、整個過程環環相扣,相互影響。現實中,恰恰各個環節是分割的,信息技術部管理電子期刊,資源建設部管理紙質期刊,閱覽室與采訪部、讀者與管理者、圖書館與學院,沒有構成很好的聯體互動,其結果當然會影響資源建設和服務質量,甚至形成惡性循環。
3解決圖書館紙質期刊管理問題的建議
3.1充分發掘紙質期刊的優勢,發揮紙質期刊的效益
電子期刊取代紙質期刊的這種認知,是基于電子資源的時效性和完整性優于紙質期刊,其實這種認知是想當然的,缺乏現實依據的。以筆者的實踐工作經驗得知,并非如此。
第一,正確認識紙質期刊相對于電子期刊在時效性方面的優越性。
期刊內容重心在于具有新穎性、前沿性、動態性的知識信息傳播。各學科科研成果,最新發展動態大多率先在期刊文獻中反映出來。電子期刊上線后,傳播速度快,并不意味著電子期刊在傳播學術新動態方面具有時效性的優勢。事實上,大多數期刊的電子版比紙質要滯后,尤其是權威期刊,因為國內期刊只有極少數幾家如戲劇藝術、中國科技期刊研究等雜志社,實現了自建網站目錄同步更新與免費下載,絕大部分都需要依賴期刊數據庫,而國內期刊數據庫不能同國外一樣實現超鏈接或同步轉換,通常是在紙質期刊的基礎上二次加工而成,這相對于紙質期刊有一個時間上的延遲,通常是3-6個月。因此,紙質期刊的時效性優于電子期刊。
高校學術群體是承擔國家學術研究的重要主體部分,大多數研究者鍥而不舍地追蹤學術前沿。高校圖書館應該充分重視紙質期刊資源在傳播最新理論動態方面的優勢,不斷增加優勢的、富有特色的期刊館藏量,為理論動態的迅速傳播、加快學術繁榮發揮應有作用。
第二,充分利用紙質期刊彌補電子期刊資源的完整性。
國內專業期刊數據庫收錄的期刊并不十分完整,原因有多種。首先,有些涉及軍事、商業等機密的期刊沒有完全進入網絡服務;有些內參期刊涉及敏感話題,出于社會穩定因素的考慮,不會進入數字化流通。其次,更多的權威期刊出于自身經濟效益的考慮,電子版本大大滯后于紙質本。種種原因影響了國內期刊數據庫信息資源的完整性,采訪部門應依據學科發展的要求,增加紙質期刊種類的采集,而且在征訂期刊時,要考慮兩種不同介質的期刊互為表里,相互兼容,這樣才能保證館藏資源的完整性。
第三,滿足特定讀者的需求。
首先,受傳統閱讀習慣的影響,紙質媒介使閱讀者更加舒適,是絕大部分中老年讀者的選擇。其次,專業研究工作者,需要對專題深入閱讀、分析,系統研究,紙質期刊更直觀,使用更靈活。據了解,一般的專業研究者即使在數據庫中找到相關文獻,在閱讀時也會打印紙質稿件。
在國內新媒體平臺構建還不完善的情況下,我國應該深度發掘紙質期刊的優勢,并大力宣傳推廣,極大限度地發揮其效益,同時,紙質期刊與電子期刊優勢互補,兼容并蓄,這也是高校圖書館期刊館藏資源建設的正確思路。
3.2期刊閱覽工作細化,注重數據分析
第一,精心布局,打造良好的閱讀空間。圖書館管理人員應做到閱覽室整潔干凈,座位和書架擺放別致,座椅材質舒適,窗簾顏色柔和,墻飾搭配協調,綠色植物渲染濃重,盡量讓每一個細節都滲透著人文情懷,讓每一個讀者學習時能靜心,疲勞后能爽心,以優雅舒適的環境來吸引讀者。
第二,科學排架,主次有序,方便讀者利用。期刊排架不能簡單按照學科分類,管理者在工作中要觀察,統計分析利用率最高的期刊品種,放在顯眼、最舒適的位置;涉及重點學科、特色學科,以及深受讀者青睞的休閑讀物,可通過巧妙的書架布局,形成一個別致的獨立空間,且標志分明,讓讀者一目了然。
第三,構建交流平臺,主動推送服務。如何激活靜態的期刊資源,讓紙質期刊信息資源突破空間障礙及時被讀者利用,是解決期刊資源利用率低的一個重要課題。管理者可以利用虛擬的互聯網平臺和4G互聯網技術,再造交流空間,及時發布資源信息,主動推送期刊資源。我國可以把核心專業期刊、大學學報期刊,或者與學校重點學科專業相關的期刊分類,掃描目錄,整理成主題目錄索引,定期發布到OPAC系統的新書推薦欄目上,或者是QQ群和微信群上,讓讀者隨時隨地通過移動手機獲取信息資源,使管理員和讀者、讀者與讀者都可以在這個平臺上交流互動,讀者可以表達需求信息,管理者在這里可以滿足讀者的需求,獲取用戶軌跡,預測讀者需求。如一個科研工作者看到信息發布后,發出需求信息,管理者可以通過復印或者掃描,傳遞文獻,大大節約這些讀者的時間成本,同時也獲取了這位讀者的專業需求,為以后實現主動推送奠定基礎。
第四,注重數據分析,提高服務質量。期刊管理是信息服務,讀者是消費者,通過對消費者的行為信息進行收集、加工處理,判斷特定消費群體的消費需求、消費傾向、習慣和興趣,分析和掌握消費者的行為規律。應用數據挖掘能為管理者的科學決策提供有力保障。期刊閱覽室在服務過程中會產生大量數據,期刊簽到、利用;讀者閱讀習慣、在交流平臺上的需求傾訴等,把這些數據進行關聯分析,聚類、分類挖掘其中的隱含信息,為科學管理提供可靠的依據:期刊的利用分析,可以使采訪部門的征訂、篩選有據可依;期刊的簽到統計可以評估供應商(郵局)的服務質量;到館人數的時段、身份、專業背景的分類統計,可以為書架的擺放、人力資源的配置、服務推送提供精準的信息。
3.3加強期刊閱覽室管理人員的培訓,提高服務能力
期刊閱覽室管理人員的服務理念與技能水平,對閱覽室作用的發揮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期刊管理員既要有專業的圖情技能,還要有較好的計算機能力,便于數據統計,文獻查閱、傳遞。另外,管理員還要有良好的溝通技能和人際關系處理能力,便于信息服務工作的開展。因此,圖書館領導者應該對管理員進行系統培訓,培養其系統的管理理念,提高其服務意識與服務技能,并不斷創新服務手段;同時,適當引入有償服務制度,如文獻傳輸、查新等新型服務項目,強化管理人員的責任心與創新動力。
4結語
互聯網時代,紙質期刊已面臨挑戰,作為期刊資源的管理者,應當直面現實,勇于解剖,改變觀念,創新服務,充分發掘優勢,發揮其效益,為高校的教學科研提供有力的信息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