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乃斌
【摘要】高職學生創新創業是時代發展的要求,也是高職院校的重要職責。山東科技職業學院高度重視大學生創新創業工作,已取得了顯著成效。推進大學生創新創業是大學生創新創業基地的重要功能,山東科技職業學院建立了學生創新創業基地,結合學校發展目標和社會對大學生的要求,形成了推進大學生創新創業的工作思路,并以學校為依托,整合社
會資源,形成了相關要素的聚集。
【關鍵詞】:創新 創業 措施
一、當前高職教育創新創業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
(1)高職創業教育體系不夠科學完善。
高職創新創業教育尚處于探索階段,真正成功的創業教育模式不是很多,創業教育體系尚不完整。
(2)大學生創業園孵化能力不強。
據統計,大學生創業成功率不到5%。大學生創業園在資金、技術、管理等方面給予創業企業的支持并不到位,造成入園的企業并沒有的到良好的服務。
(3)創業教育的師資力量薄弱。
高職院校普遍開設了創新創業課程,但是能勝任創新創業課程的老師并不多,沒有針對高職學生的特點開發課程,造成創新創業課程和其他的專業理論課程同質化。
二、基于真實環境下的大學生創新創業教學形式
現在高職院校普遍十分注重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以筆者所在的山東科技職業學院為例,在實踐與理論相結合的同時,形成了一套具有特色的創新創業教育理論,即“多元化的課堂教學形式+實踐教學形式”。以下列舉幾種教學形式:
(1)課堂教學形式
①案例教學和課堂講座
案例教學是一種開放式、互動式的新型教學方式。目前,哈佛、諾頓等商學院普遍使用全案例教學模式,將大學生置于大量貼近企業實際問題的情境當中,通過學生的自主探究、團隊討論、教師引導,切實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新思維,進而提升大學生的綜合能力。通常,案例教學要經過事先周密的策劃和準備,使用特定的案例并指導學生提前閱讀,組織學生開展討論或爭論,形成反復的互動與交流。通過動員學生的參與熱情,喚起潛藏在學生身上的豐富的實踐經驗及其能力,從而開展討論,通過針對同一問題的不同觀點的互相交鋒和彼此互動,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提高判斷能力、分析能力、決策能力、協調能力、表達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了讓學生更貼近實際的了解創新、創業過程,教師邀請科研創新和創業成功人士來課堂現場講學,與學生展開充分的交流,讓學生接受更接近社會生活的知識,開拓學生的思維,有利于增強學生創新意識,增強創業觀念。
②討論課和探究式課
討論課和探究式課是最能體現高等教育特殊之處的授課方式之一,師生之間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授課方式,而是強調師生互動,強調引導大學生自主能動地學習,強調學生自主探究問題,解決問題。這是一種更自由、更高效的授課模式。啟發同學自己去探索一些問題的答案,督促學生在課外發現思考和解決問題,加強了同學之間的協調合作能力,討論中啟發思維,有利于學生的創造力培養。
③雙語教學
為了國際交流的需要,突出外語的重要性,雙語教學能推動提高高職教育質量,培養有國際競爭力的高素質創新型優秀人才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雙語教學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水平,而且還能促進學生掌握較多的專業詞匯,同時也為學生的國際交流和深造打下堅實的基礎。國際學術交流需要學生具備優良的外語能力,親身體驗異國的文化和學術氛圍,開拓視野,打開思路。
(2)實踐教學形式
企業實習是教育模式中的重要一環。學校可以選擇與名牌企業及高科技技術企業展開充分的合作,讓學生加入企業的實習,將在學校所學的專業知識應用到實際應用之中,同時,也為學生未來的工作奠定基礎。學生可以在課余時間或者寒暑假時間組織參觀企業的生產,還可以利用寒暑假期進入企業實習,體驗實習生活,鍛煉自己的實踐能力。學生在參與實習過程中,從實踐中學習知識和團隊協作能力,提高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學生的探索未知世界的能力,加強了學生的合作能力。
三、基于真實環境下的大學生創新創業基地的定位和運作模式
作為深化教育改革、延伸教育功能、拓展人才培養模式、完善素質教育的產物,創新創業基地是由學院舉辦,以為大學生就業提供幫扶為目的的公益性、服務型機構。創新創業基地的功能定位是,減輕社會就業壓力的緩沖帶、提高大學生實踐能力的訓練場、幫扶特困畢業生走向社會的援助站、拓展教育功能的試驗田、探索大學生就業創業新模式的示范區、實現高素質人才成功創業的助推器。
創新創業基地的運作模式是“國家扶持、社會參與、學校助推、學生自愿加入、企業化運作、規范化管理”。
國家扶持,就是充分利用國家現有的扶持大學生自主就業、創業的優惠政策,在項目審批、金融貸款、減免稅收、技術培訓、人事管理、服務保障等方面積極爭取政府支持。
社會參與,就是通過多種途徑吸納各種社會力量參與基地的創建和運營,同時通過入駐創新創業基地的大學生發動家人、親屬和社會關系給予支持。
學校助推,就是發揮學校的主體作用和資源優勢,在投入啟動基金、項目咨詢論證、提供經營場所、爭取貸款、辦理審批手續、經營管理指導、法律援助、后勤保障等方面,為大學生自助就業提供可靠的幫助、支撐和服務。
學生自愿加入,就是在公開信息、廣泛發動的基礎上,由大學生自愿報名,提出項目申請,經過專家評估、論證和資格審查,簽訂入駐協議,即可創辦實體,開始經營。
企業化運作,就是每一個由大學生創辦的入駐基地的經營實體都必須按照《公司法》的要求來管理、運行。
規范化管理,就是基地建立健全相應的組織機構、經營體制和管理辦法,對入駐就業創業基地的學生自辦經營實體實施統一、規范的管理。嚴格入園審批標準,為遵守管理規則、合法經營的實體提供優惠幫扶,對違反規定、不合法經營的實體及時清退出基地。
【參考文獻】:
[1] 滕航. 以大學科技園為載體 推進人才隊伍建設 [J]. 中國高校科技與產業化. 2005 (09)
[2] 曾怡華. 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激勵機制構建研究 [J]. 高教學刊. 2016 (07)
[3] 王琳玲. 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體系的構建研究 [J]. 浙江海洋學院學報(人文科學版). 2012 (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