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黨會
在學科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是教育的題中之義,也是教育改革和創新的重要內容。在體育教學中滲透德育,可以鍛煉學生不怕困難的堅強意志,勇往直前的優良品質,培養學生集體榮譽感和團隊合作精神,使學生獲得重要的情緒體驗,為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奠定基石。體育教師應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積極貫徹新課程理念的要求,創新教學模式,創新教學方法,創新教學內容,在日常教學中不失時機滲透德育。那么,如何在體育課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呢?我從以下方面談談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教學環節滲透法
在體育課的每一個環節都可以滲透德育。如師生問候時進行禮儀教育,活動準備時進行安全及自我保護教育,命令傳達時進行組織觀念教育,活動分組和比賽時進行團隊精神教育,動作規范和專業講解時進行科學性教育,訓練時進行理想前途教育,分配任務時進行勞動教育,通過案例還可以進行法紀教育等等。一句話,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有“班主任”意識。
二、教學內容滲透法
體育教學具有涉及內容廣、控制難度大、承擔責任重的特點,這可以為德育滲透提供更多途徑。不同的教學內容有不同的內涵,可以進行不同的聯系和延伸,這就需要體育教師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結合學生年齡、心理和生理特點進行疏導,循循善誘。德育本身的內容也不是單一的,包括思想政治教育、意志品質教育、法紀安全教育等。所以,體育教師要善于尋找體育課教學內容與德育內容的結合點,以實現有機滲透,做到有的放矢,水到渠成。例如,隊列練習和跑步訓練,靠的是持續耐力,在培養和訓練學生體能的同時,正好進行意志力的磨煉;各類集體運動項目中,可以有效培養學生的協作意識和團隊精神;各類自創游戲活動中,可以檢驗和引導學生互相信任、互相謙讓的品性;外出參賽活動可以適時培養學生的社交能力、應變能力和穩定的心理素質。
三、教學行為滲透法
和其他教師一樣,體育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被學生記錄、評價和效仿。由于特定的教學環境和場地,學生更容易受體育教師的言行影響。聰明的教師總是講究教學的方法。好的教學方法可以升華為教學藝術,使教學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育的有效性一定程度上取決了教育是否得法。通過科學教學法的形成指導自己的教學行為,從而全面影響學生,實現對學生的教育,這也是體育實踐性所決定的。如果教師帶領學生跑步,教師不停下來,學生就不會輕易停下。教授體操時,學生會把教師的動作和姿態作為審美標準。教師的行為會直接影響和感染學生,也是構成教學環境的重要因素。教師用自己的言行為學生營造出民主、平等、和諧的教學環境,對于學生吸收知識、增長才干和良好思想品質的形成,起到非常重要的催化作用。
體育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和活動形式選擇與創新方法,要充分考慮學生的情況。教師的方法新穎得當,不僅可以保證教學的有序進行,教學效果的顯現,更重要的是在無形中樹立了教師的威信。有權威的教師在進行德育滲透時,他的人格本身就是方法和內容的統一體,學生會“不令而行”,教師的一次中肯批評或激勵,學生會非常在乎,教師每一次真實的情感流露,都會立即傳遞給學生,感染到學生。教師以一種積極向上的進取心對待人和事,以無私奉獻的敬業精神對待教學,以良好的言談舉止和自身形象對待課堂和學生,不知不覺就為學生樹立了光輝的形象。
可以說,教師平時加強自身修養,“為人師表”,這是教育的根本大法。包括體育教師在內的各科教師,以身作則,學生信任了你,“信其師,從其道”,那么你的理想、人生和精神生活自然而然會成為學生一定時期的追求。
四、教學案例滲透法
利用教育界、體育界即時發生的有影響案例,包括反面典型,利用主流媒體的宣傳報道教育學生是十分必要和有效的。因為社會性突發事件影響范圍廣,受公眾熱議和關注,學生的注意力自然能夠集中到上面。比如以一些事件對學生進行職業道德教育和法紀教育,學生本身就對這類事件有個基本的認識和判斷,甚至在課后激烈討論,教師稍加點撥,同學們就能明辨是非。再比如,學校里、班級上和身邊的人與事,教師要善于分析利弊得失,在活動間隙,巧妙穿插,要一語中的,一語破的,不動聲色地進行批評表揚或引導。
我們經??梢娺\動場上賽事正酣,突然有學生摔打,又立即爬起來繼續參加比賽的情景,教師應及時給予學生恰當的鼓勵和表揚,并疏導學生集體表達正確的態度,如鼓掌加油或采取保護措施。小小的一個舉動,就能增強學生的信心,增進學生的友誼,增強集體的凝聚力。事情雖然小,卻能在學生頭腦中持久留下美好的印象。
德育工作被有些人認為是班主任等學校管理者的事,這種認識已經不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也不符合世界開放和教育改革的要求。我們在體育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其成效如何是對現代體育教師的重要考驗。體育教學必須創新,德育滲透應該成為體育課堂改革創新的要點之一。通過廣大體育教師和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創造性努力,我們的青年一代會享受到更高質量、更高水平的現代化教育,成為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
編輯 孫玲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