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銳
在小學中低階段,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是最重要的一項任務,計算能力的強弱代表了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以及熟練運用程度,為高年級的順利學習奠定基礎,也為不斷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數學技能奠定基礎。那么,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呢?筆者認為,提高小學生數學計算能力要奏好“三部曲”。
一、一部曲——嚴格準確
數學知識的嚴謹性決定了教師要對學生的計算進行嚴格要求,計算結果對就是對,錯就是錯,通過不同層次漸次鍛煉學生計算的熟練性和準確性。從一位數的加減法到多位數加減法,從表內乘除法到一位數、兩位數、三位數等乘除法,從口算到筆算到會算,計算就是低年級學生要過的最重要的一關。無論怎樣進行計算,數學結果的正確性是至關重要的。也就是說通過數學方法和數學規律,正確的計算才能有正確的結果。作為教師,對于學生在計算中的錯誤一定不能忽視,要嚴格對待,如果教師對學生在計算時和計算后的過程不加以重視,對學生的錯誤睜一只眼閉一只眼,那么,教師失職導致的是對學生的不負責任。要求學生計算必須準確,學生計算錯誤就要尋找原因,不能一筆帶過,教師要抓住學生計算錯誤的共性和個性問題進行分析研究,講解釋疑,對學生正確解題大有裨益。當然,在嚴格要求學生進行正確計算的同時,還必須要對學生進行思維訓練,才能讓學生學會運用算理正確解題。
二、二部曲——思維訓練
筆算教學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理解算理,這是解題必備的知識前提,同時這也是調動學生思維的有效途徑。理解算理,掌握運算意義、性質、法則,運用法則解決問題。要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首先就要讓學生理解算理,吃透算理,再具體運用法則解答難題,讓學生進行這道題怎樣算,為什么這樣算,這樣算的優勢在哪里的自我發問和思維聯動。因此,算理與思維是相輔相成的,了解算理,摸清算理的來龍去脈,就需要學生多動腦、多思考、多探究,一旦運用思維來掌握了算理,解題自然會降低難度,剩下的則是學生對具體問題具體思考要運用哪一種算理或者是幾種算理的混合,才能找到最終的正確答案。同時還要重視估算,幫助學生準確判斷,培養學生的直覺性思維。
當然,要注重培養學生解題的思路,有時候一道題的解題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既要合理又要靈活,這也是對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和提高。比如,在20以內的加減法中,有的學生靠掰手指、擺放火柴棍等辦法進行口算,盡管結果是對的,但是這些方法僅僅停留在淺層理解,若要讓學生達到口算的一定的熟練程度,教師就要加強學生的思維訓練,結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和自身思維特點,鼓勵學生動手實踐一些計算方法,如加法計算的湊十法、點數法、推導法、接數法等,減法的讓學生自主交流和探究討論,從而學會靈活計算,通過仔細觀察,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從破十法、加補法、想加法計算減法等方法,根據每一道加、減法題來研究其適合的方法,以提高計算的正確度和速度。如,12-4=8,其思維過程就是算理的運用過程,個位與個位相減,被減數的個位2不夠減,減數4的補數是6,6加被減數個位的2得8,同時十位數上則要去掉1。傳統的計算教學中教師把大部分時間用在“算”上,認為讓學生隨著教師的引導邊聽邊思考,就可以讓學生明白算理,搞清楚解題的關鍵方法,殊不知,缺乏學生交流、討論、主動參與的課堂,容易造成學生計算的低效。一道題的解答,教師應該改變方法,把自己冗長的講解變成恰當時候的精講與“點撥”,其余時間讓學生與學生進行討論、交流和探究。“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學生集思廣益,發散思維,各自發表見解,通過將自己的見解運用到解題之中,共同探究一條最佳的解題思路。如在混合運算的教學中,教師為了引導學生復習混合運算順序,出例題讓學生以自由組合的形式交流探討——這道題里存在多少種運算方法,先算什么后算什么,你能用符號勾畫出運算順序嗎?這一問題的指引,摒棄了傳統教學中由教師來給出圖示思路的做法,而是全部讓學生投入到思考之中,做學習的主人,自我摸索、自我理清順序、自我組織語言、自我進行問題的探究,由此培養學生思維的邏輯條理性,促進思維能力的發展。
三、三部曲——習慣培養
對于小學數學教學中提高學生計算能力這一重要任務來說,讓學生明白算理是關鍵,積極思維是催化劑,強化訓練是固化劑,而良好習慣的培養則是促進學生計算能力提高和發展的根本。良好計算習慣意味著學生有了一個積極向上的學習態度,不畏難,不退縮,一絲不茍,秉著嚴格、刻苦、鉆研的學習精神持之以恒地進行學習。學生的粗心大意是因為缺乏良好習慣的培養,學生思維方法的僵化也是缺乏有效訓練習慣的引導,良好計算習慣的培養體現在細節上,如,從計算抄題開始,學生應該做到認認真真,不遺漏不出錯。接著就是正確、迅速地進行審題,分析算理運用,思考計算方法,明確計算順序,養成書寫整潔、清晰、規范的習慣,以便于學生通過美觀整齊的書寫保持清晰的思路。估算和驗算也是學生必須養成的計算習慣,這兩種能力可以幫助學生:一是快速解題,二是檢驗自我解題過程中存在的疏漏,三是檢驗答案的正確性。
總之,培養小學生計算能力必須有計劃、有步驟、有目標、循序漸進地訓練,才能抓住關鍵環節,才能提高學生計算能力,為以后的學習奠定良好基礎。
編輯 高 瓊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