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改婷
摘要:自2009年開展財政支農惠農政策培訓以來,館陶縣財政局為了宣傳落實支農惠農政策,將國家支農政策用好用活,提高涉農資金使用效益,積極開展財政支農惠農政策培訓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并對培訓工作中存在一些問題提出了建議。
關鍵詞:財政支農惠農政策;成效;問題;建議
隨著上級支農惠農政策的出臺,財政支農資金投入規模的不斷擴大,如何利用好支農惠農政策爭取資金,促進村級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已成為各級政府不容忽視的課題。由于各鄉鎮、村對這些財政支農惠農政策的理解參差不齊享受主體的廣大老百姓更不清楚財政支農政策的內容,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財政支農政策資金爭取,村級經濟發展受到制約。目前,村干部和村財會人員從過去的收錢為主轉到發錢和宣傳政策為主上來,但隨著館陶縣經濟的不斷發展,農村干部的素質與新形勢、新要求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迫切需要有針對性、時效性的培訓。因此,開展農村財會人員財政支農政策培訓非常必要,它對貫徹落實國家支農政策、加強農村財務管理、推動黨風廉政建設、提高農村財會人員業務管理水平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自2009年以來,館陶縣財政局積極開展財政支農惠農政策培訓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受培訓對象、師資力量等因素制約,培訓工作仍存在一些問題,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逐步解決。
一、館陶縣農村財會人員培訓的具體做法和成效
(一)成立領導小組,加大支持力度
為了搞好培訓工作,縣財政局成立了財政支農惠農政策培訓領導小組,由局長任組長,副局長任副組長,會計科科長和各鄉鎮財政所長為成員,形成了一個縣、鄉兩級強有力的培訓組織隊伍。
(二)制定實施方案,選好培訓內容
一是制定實施方案。每年年初,根據中央一號文件精神,深入基層到鄉鎮、村了解實際情況,結合上級新的政策,通過實地考察、召開座談會、個別交流等不同的形式,了解村級發展的需求重點,認真制定培訓實施方案,對培訓工作進行具體化、精細化安排,確保培訓工作有序進行。二是精心選好師資和培訓內容。在師資力量上,前幾年,我們選用了財政局相關科室科長講課,這兩年,我們聘請市級財經學院老師講課。在培訓內容上,進行精心選課。2017年我們講解了《村集體經濟組織財務審計》,站在審計角度如何化解財務風險,講解了《村級固定資產管理》,主要是針對現在美麗鄉村建設過程中存在的財政投入部分固定資產記賬問題,這兩課內容針對性強,較為實用,受到了村干部的歡迎。
(三)保障培訓經費,做好培訓工作
一是確保培訓經費。縣財政局將支農政策培訓工作經費納入年初預算安排,確保培訓經費落實到位,確保培訓順利開展。二是做好培訓服務工作。2017年,在培訓場地的選擇上,我們選用新的大型會議室,利用多媒體教學方式,利用大屏幕為學員講解,強調會場紀律,并安排專人維持紀律,改變了以往“上邊開大會,下邊開小會”、會場上吸煙過多等不良現象,會風的轉變促使學員聽課認真,再加上培訓老師精彩的授課,達到了良好的學習效果。
(四)強化后續服務,做好信息反饋。
一是把鄉鎮財政所作為支農惠農政策培訓的中堅力量,在工作中鄉鎮財政所通過條幅、印發支農惠農政策手冊、公開欄等不同的形式進行宣傳,促使村級干部用好用活支農政策,提高村級管理水平。二是把村財鄉代理人員作為培訓重點,專門培訓一期,把他們作為排頭兵,利用他們平時與村會計長期接觸的優勢,指導村級會計人員在報賬期間熟悉會計核算及財務管理基本知識,避免出現一邊爭取資金一邊違紀現象發生。通過這兩個后續服務,在年底召開座談會,總結一年來的經驗和不足,在第二年的培訓中進行整改,促使支農政策培訓工作不斷上臺階!
二、存在問題
(一)村干部變化頻繁。由于村干部三年一換屆,造成干部隊伍不穩定。
(二)村會計人員年齡較大,素質較低,難以適應現在的新農村經濟建設發展需要。村級會計老化嚴重,會計工作積極性差,領悟性低,給培訓帶來很大難度。
(三)鄉鎮、村存在對培訓工作重視不夠。縣財政局每次舉辦培訓班,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精力,但部分鄉鎮和村干部認識不到位,組織人員培訓過程中,應付了事,沒有達到學習效果。
(四)培訓質量和效果有待提高。縣級財政部門受培訓費、師資力量的限制,難以組織高質量的培訓班,師資力量中,外聘老師存在只有理論沒有實踐,財政局內部人員只有實踐講課效果差,理論與實踐相脫節問題突出。目前,館陶縣大力開展美麗鄉村建設工作,新的支農政策不斷出臺,急需一批懂政策、會管理的村干部,財政部門想組織一批班子基礎好、素質高的村干部外出參觀學習和培訓,但培訓費偏高,高出培訓規定的標準,再加上對外面師資力量不熟悉、外出培訓存在安全隱患、村級干部難以管理等諸多因素,單靠縣級財政組織高質量培訓班困難較大,培訓工作難以適應村級快速發展需要。
(五)村級發展不平衡,統一培訓效果差。由于各村經濟發展不平衡,有的村經濟較發達,需要高層次培訓,有的村經濟較落后,需要低層次培訓,縣級財政人員較少,往往身兼數職,精力有限,再加上聘請教師不容易,往往組織他們一起培訓,完成培訓任務。
(六)培訓內容需要創新提高。以往,按上級財政要求,培訓對象為村主任和村會計,主要講解財務知識,新的政策講解并不深入,再加上村級財務基礎工作混亂,人員變動頻繁、報賬存在諸多問題,鄉鎮和村級也要求講會計基礎知識。但是隨著培訓政策的不斷深入,培訓對象也逐步擴大,應重點講解政策方面的知識,這對培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師資力量和培訓內容有待創新。
三、相關建議
(一)建議將鄉鎮財政所納入培訓對象,加大培訓財政所力度。鄉鎮財政所聯系縣級和村級的紐帶,是不可忽視的中堅力量,支農惠農資金也都通過財政所管理,如果能提高鄉鎮財政所的培訓工作,提高財政所人員管理資金的能力,相應就能帶動村級財務的正規運作,再加上很多縣已實施村財鄉代理工作,鄉鎮財政所的管理能力更應提高,財政所培訓應整合到支農政策培訓中來,有利于培訓工作的開展。
(二)建議加大支農惠農培訓力度,建立師資庫。上級財政部門不能僅僅下撥培訓經費,還要每年組織一些有能力的村干部、鄉鎮干部帶頭執行上級支農惠農政策,這就要求上級財政部門加大組織培訓力量,建立師資庫,師資人員要求既要有理論基礎,又要有實踐基礎,不能夸夸其談、不切實際,達到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目標。通過打造優質培訓師資團隊,宣傳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使基層干部、群眾更加生動直觀、深入具體、系統全面地了解掌握財政支農惠農政策。
(三)建議擴大培訓人員范圍。目前,支農惠農政策培訓人員對象僅限于村主任和村會計,隨著農村改革的不斷深入,農村村民的知情權應不斷擴大,培訓對象應該包括鄉鎮財政所人員、村財鄉代理人員、村干部、村會計、村民理財小組、駐村工作隊、大學生村官、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等不同群體,力爭實現政策全覆蓋,打通政策落實最后一公里。
(四)建議提高村會計人員待遇水平,改變人員老化局面。村會計在村級經濟發展中起著重要力量,國家應提高會計人員待遇水平,充實一批年輕的懂會計、懂計算機、素質高的會計人才,以適應農村不斷發展需要。
(五)建議上級統一編印培訓教材。每年的培訓重點由于內容不一樣,各縣組織的培訓內容也五花八門,有的培訓內容受到農村干部歡迎,有的僅僅是完成任務而已,培訓目的沒有達到。因此,培訓內容每年省里應按照國家的支農政策方向編印一些培訓教材,由授課老師按照教材的一些內容觀點去講,才能真正做到政策上統一、內容上領會、行動上一致的目的,讓新的支農政策盡快在村級實施。
(六)建議建立培訓網絡,開展網上培訓。目前,網絡已進入農村,為了讓農民更好的了解農業政策,只靠幾天的培訓時間難以適應各村發展的需要,為此,建議上級財政部門盡快建立網絡培訓系統,豐富培訓內容,開展面授培訓和網上培訓相結合的方式,讓各村根據自已的發展需要選取不同的培訓內容,真正把培訓當成村級發展的一盞指明燈。
(七)建議創新培訓機制,聯合培訓。針對縣級組織部、農工委、財政等多個部門開展村級干部培訓的契機,聯合實施培訓,融合培訓資金,組織幾批高質量、高效果的培訓班,真正讓村干部把培訓當電充,開闊眼界,拓寬思路,讓發展好的村成為全縣村級發展的帶頭人,促進農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作者單位:河北省館陶縣財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