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寶璽
摘 要:近幾來,在初中英語教學中,作為考察學生綜合能力的手段,閱讀部分所占的比重逐年增大,閱讀理解部分的成績成為英語中考取勝的關鍵;同時,對于學生獲取新知的方面,閱讀理解的重要性也同樣重要。
關健詞:初中閱讀理解;閱讀能力;任務型教學;閱讀習慣;閱讀技巧
當前,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成為初中英語教師必須面對的重要課題之一。
一、立足于閱讀教學,采用任務型教學途徑,激發閱讀興趣
如何才能上好英語閱讀課呢?下面就簡述閱讀課的教學步驟,以此來建議怎樣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
(一)課堂導入。英語并非母語,故此興趣對學生學習英語尤為重要。閱讀理解課堂教學要讓學生有參與感,有獲得感。在閱讀前,老師可以根據課堂內容提出一個相關問題,利用小組討論的模式,讓學生寫出一些辦法,并和搭檔一起討論,讓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以便于導人新課。
(二)快速閱讀。在學生閱讀課文之前,告訴他們一些快速閱讀的技巧:快速瀏覽全文,找出各自然段的主題句;通過上下文推測一下生詞,不必逐字逐句地弄懂,要避免回視(回讀),避免出聲朗讀,免得影響閱讀速度。接著要求學生快速閱讀課文,找出問題的答案。
(三)再呈現。邊說邊標注生詞和關鍵詞組,給學生以課文的整體印象。
(四)細節閱讀。這一環節要求學生仔細閱讀每一段落,找出每一段的主題句,并就課文內容設計一些是非題讓學生來判斷,然后檢查答案。
(五)講練課文語言點,聽錄音,跟讀。英語閱讀中,語感很重要,大聲朗讀,可以幫助學生很快形成語感,更深刻地理解文章內涵。朗讀后,可采用以小組為單位的討論學習形式,讓學生自行提出閱讀過程中各自發現的語言難點和重點。接著,讓學生自己設計一些練習,例如:根據本課的語言知識點,將文章改編成完形填空等新題型,加深理解并復習鞏固課文的重點、難點。
(六)復述和討論。為了測試學生對課文內容的掌握程度,并且在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同時,加強對學生進行口語能力的訓練,經過前五步的學習和訓練之后,要讓學生對課本內容進行復述,并根據課文內容設計問題讓學生參與討論。
上述6個步驟充分體現了從整體到部分,再由部分回歸整體的語篇教學原則,有利于學生對所學語言內容的整體認識。教學中,以小組為單位的討論學習形式,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性。
二、重視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閱讀習慣的好壞直接影響著閱讀的效率,良好的閱讀習慣有助于提高閱讀質量和速度。
(一)養成默讀習慣。有的學生閱讀時習慣出聲或心里一個詞一個詞默念,應該糾正這些習慣,以免影響閱讀速度。據專家研究發現,正確的默讀,速度可以比出聲閱讀快三倍左右。
(二)克服指讀、回視、重讀等不良習慣。逐字逐詞的閱讀過多地把注意力放在單詞上,閱讀速度難以提高,同時,逐字逐詞的閱讀容易使理解只停留在某個詞或句子上,不容易形成對文章整體內容的理解和把握。所以,要引導學生善于抓住句子中的核心詞,以意群或句子為單位,進行邊貫性理解,這樣不僅可以提高閱讀速度,更有利于學生抓住文章的中心大意。
(三)要養成根據上下文猜詞的能力。閱讀時要做到盡量少查詞典。查閱詞典會影響閱讀速度,遇到生詞可以從利用上下文等來猜測、判斷它的詞義。
(四)每天堅持一定時間和一定篇目的閱讀。閱讀范圍要廣,體裁多樣。多了解英國美國與中國的文化差異、生活方式,有關地理、歷史、風土人情、名人故事等。
(五)做好課外閱讀詞匯的積累。平時多朗讀,多積累,以培養語感。在平時的練習或閱讀中會遇到一些陌生的單詞,用小本子把這些單詞記錄下來,學會使用多種方法來記憶詞匯,如反義詞、近義詞、詞根、詞綴、詞形轉換等來熟記單詞。
三、指導學生熟悉閱讀題型的提問方式以及掌握解題技巧
閱讀技巧的運用,可以使閱讀理解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除了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外,掌握正確的閱讀技巧也同樣重要。
(一)要熟悉閱讀題型的提問方式,閱讀題型一般可概括為兩種題型
1.關于細節題型的考查題。提問方式常以特殊疑問句進行提問,學生只要找出關鍵詞,一般可以在文中直接找到或稍加歸納就可找到正確答案。
2.主旨歸納題。對于這類題型主要測試考生對短文的全面理解和概括能力。通常文章的中心思想包含在文章的首句,有時在文章的末句,對于這種題型最常用的方法是仔細研讀短文的主題句、推出大意或要點,工推理判斷題。此類題型難度較大,一般在文中不可能直接找到答案,必須根據提問中某些關鍵詞和短文中相應的有關內容加以邏輯推理而得。
(二)要掌握一定的解題技巧
1.指導學生掌握略讀,查讀和細讀以及識別關鍵詞、確定主題句,根據上下文和構詞法推測詞義等閱讀技能,對理解文章主旨大意,迅速在文中找出答案有很大的幫助。
2.做閱讀理解題時,要按一定的步驟進行解答。第一步、先看題后讀文章,帶著問題可以明確閱讀的目的性及提高閱讀速度,對于考題中沒有涉及的內容大可以“一眼帶過”,無須在這些內容上浪費時間;第二步、通讀全文,掌握大意,理清文章脈絡;第三步、細看問題,解答題目,在第一第二步的基礎上,在進人第三步,重看原文,細讀原文,然后答題;第四步、復讀全文,核定答案,答案選出后,再對照答案把原文復讀一遍,看所選的答案與原文是否有矛盾之處,確保無誤。
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清楚了解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的現狀,立足于閱讀教學,采用任務型教學途徑,激發閱讀興趣;有針對性的進行閱讀方法指導,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對閱讀理解進行專題訓練,在語篇能力、思維能力和閱讀技巧等方面進行能力訓練,指導學生熟悉閱讀理解的題型,并指導學生掌握相對應的解題技巧,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