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建功
[摘 要] 教材、教師、培養體系是本科教學中的三大支柱,而在普通本科向應用型本科轉型過程中,這三大支柱均需轉型。教材的轉型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在普通本科向應用型本科轉型中面臨教材與培養體系不配套、教師與培養體系不配套、教師對教材的選用等方面面臨兩難選擇。要解決這類問題一需要轉變培養觀念,二需要明確培養目標,三需要提高師資水平,最后需要編寫配套教材。
[關鍵字] 教材,應用型本科,雙師,雙能,轉型
[中圖分類號] G4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2-8219(2017)05-0119-04
一、引言
進入20世紀80年代以后,國際高等教育界逐漸形成了一股新的潮流,那就是普遍重視實踐教學、強化應用型人才培養。《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和財政部引導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教發字[2015]07號文件中明確了普通本科向應用型本科轉型的相關內容。
教材是教學活動的基本載體,在教學系統中起著關鍵的作用。教學改革應以教材改革為起點,因為適用的教材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材是學生學習課程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橋梁,對學生來說,教材是他們接觸的第一手信息,也是對一門課程最直觀的映像。且教材內容直接影響學生的后期學習效果和方向。大部分教師都有體會,如果教師上課的時候不按教材順序講,那么,學生就會感到無所適從,都會在下課后詢問所講內容在教材何方,這就在實際上大大降低講課的效果。如果按教材的編排內容講,學生接受時就比較容易,課后對講課的內容通過教材進行復習與鞏固。同時,也可以對所學內容通過教材進行提前預習。由此可見,教材在教學活動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目前本科類的教材都是參考重點高校的研究型人才培養的教材體系編寫的,大部分是將此類教材進行刪減與重排。專科類的教材只注重實踐,理論方面的內容又不夠系統和深入。因此,在向應用型本科轉型過程中,亟待一批在理論上系統深入,而且在實踐環節上又貼近市場需要和工作實際的應用型本科教材。下文就目前應用型本科教材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簡要的分析。
二、應用型本科轉型中教材存在的問題
1.對教材選用的重視程度不夠。目前大多數本科院校在轉型中,對教材選用的認識嚴重不足。現階段的教材大部分沿用原來普通本科的教材,但此類教材的培養目標是針對研究型本科教育而進行編寫的,重理論、重知識、重體系,輕應用、輕需求、輕更新。這種輕重的區別嚴重制約了轉型中的培養目標,僅僅只是換湯不換藥的轉型。并未從根本上解決培養目標的問題。在當當等網上書店檢索應用型本科教材,其占比不到其他本科教材的千分之五,這個數量嚴重與目前轉型的院校和專業數量不匹配。而那些寫了應用型本科教材的目錄點進去,和普通本科教材的目標基本相同,沒有太大的區別。只是原來內容的重組與編排,并未體現應用型本科的特點。這與院校轉型只轉名稱,不轉思想;只轉目標,不轉方案基本上吻合。終究還是在思想上對轉型教材的重視程度不足造成的。
2.雙師、雙能型人才缺少導致編寫教材的師資力量嚴重不足。應用型本科與普通本科最大的區別在于應用兩個字,既需要學生具有較強的實踐能力,需要畢業后不通過崗前培訓就可以直接上崗,并可以勝任工作的能力。這就要求教師隊伍首先應具備這個能力,即目前所提及的“雙師型”教師。只有教師具備“雙能”的能力,才能在教學中把知識與能力融會貫通,在教學過程中才能體現應用型,教材編寫才能符合應用型,從而達到應用型本科的培學目標。目前我國本科院校中,大部分教師都是才出校門便上講臺,很少有人經過教學的系統訓練和實踐,其結果是,不少教師也根本不知道實際工作中需要什么能力,需要什么知識,需要哪些技能能讓他們把知識與能力結合起來,因此,培養真正的應用型人才也就成為了一句空話。同樣,由于研究型教師對知識的系統性、理論性、邏輯性雖具備特長,但因他們缺乏實際工作經驗,即使具備實際工作經驗,一般都是在企業打拼,對理論的知識已經有所生疏,他們僅對工作中需要的那些知識比較熟悉,但對知識的系統性、理論性已經有所弱化。既具有系統、理論性知識,又具有實際工作經驗的“雙師”“雙能”型老師相對較少,從而導致目前應用型本科轉型困難重重,應用型培養目標很難得以實現。
由于“雙師”“雙能”型老師的缺失,導致編寫應用型本科教材的師資力量嚴重不足,應用型本科的教材嚴重缺失,最終結果就是教師教學難以達到應用型本科的培養目標。
3.理論體系更新跟不上市場需要,導致理論與實踐銜接不緊密,從而增加應用型本科教材編寫的難度。在科技日新月異飛速發展的今天,各個學科之間相互交融,某一方面的專業應用均涉及到其他專業方面的知識,有的需要其他專業知識深度相對較高。應用型本科培養從嚴格意義上來說,已經是一個綜合能力與素質的培養。例如工程管理專業,現階段的專業要求已經不能滿足實際工作的需要,隨著信息化模型的大量推廣,加上各種信息化軟件的應用,新時期員工不僅要會算量、知道市場的基本情況,還要掌握各種軟件的應用及將書本知識轉化為實踐應用的能力。這種綜合能力是市場、科技、政策等因素發展所導致的結果,然而目前教材對這些方面的應用相對比較滯后。而要將這些知識與現有理論結合起來,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與精力,這與目前應用型本科院校要求的科研與教學任務沖突。同時,現行的知識體系與工作環境導致應用型本科教材編寫的難度大大增加,以至于大家都不愿意在編寫教材上下功夫,這也是目前應用型教材缺失的一個重要原因。
三、應用型本科轉型教材問題的解決措施
要改變目前應用型本科教材的困局,針對以上問題,筆者認為目前要做的工作就是需要在以下幾個方面有針對性地做文章。
1.提高對應用型本科教材的思想認識。教材是教學的基礎,是完成教學任務,和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工具,也是教學內容的主要部分。從某種意義上講,學生在校學習期間獲取的知識主要來源于教材。教材所起的作用,不僅要使學生學到基本知識,而且要使學生通過學習獲取知識的方法和觀察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教材是整個教學目標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教材的內容編排、內容深度與廣度決定著學生的培養目標、自學能力、方法構建等關鍵問題。這是應用本科轉型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因素,不是目前大家沿用老教材,沿用研究型本科的教材就能達到培養應用型本科目標的。所以,需要引起各級教育機構的重視,同時也需要引起應用型本科教育老師的高度重視。轉型要從知識的源頭進行轉變,而不僅僅停在口頭或者名稱上。
2.增加雙師、雙能型教師隊伍的培養。改變目前應用型本科教材缺位的問題的另外一個途徑是增加雙師型、雙能型教師的培養。培養的模式應該是“雙向送培”的方式。對從未在企業工作過的教師,應盡量選送他們至相關企業實踐,熟悉相關工作的流程,了解實際需要、發展情況及前景。這樣提高原來教師的實際工作能力培養。同樣,招聘到學校的企業教師,需要對其進行理論知識的提升,同樣需要在相關理論的學習專業領域進行相應的培訓。比如校內理論培訓,組織導師團隊進行幫扶等等之類的措施,以提高老師的理論水平。通過這種雙向送培的方法和校內組織相互交流的方式,最終將他們培養成為雙師、雙能型教師,達到應用型本科高校教師的師資水平。只有這些教師的能力達到了,他們就能主動發現教材中存在的問題,從而在教案與教學過程中自行調整,最終將教案編寫轉化成相應的教材,提高應用型本科教材的質量與數量,從而達到應用型本科教學的目標。
3.增加編寫教材的培育與經費支持。目前大部分應用型本科轉型過程中還沿用原來本科教育的老思想,重科研、輕教學。科研考核占教師日常工作比重相當大。而編寫教材要耗費大量的時間,但不能作為科研工作的一部分,不能用于考核。這在很大程度上傷害了教師編寫教材的積極性。連鎖及應是他們疲于科研考核,根本沒有時間來思考教學中教材應該如何修改,如何補充才能更好體現應用型本科的教學目標,更談不上考慮如何編寫一本高質量的教材。針對目前這種情況,需要政策制訂者、學校管理者能從根本上認識到應用型本科教育的目標、大力培育教材編寫的師資隊伍、增加教材編寫在考核中的比重。讓教師能安心于教學、認真思考應用型本科教育的方向地和目標,編寫出和培養目標相適應的應用型本科教材,從而提高應用型本科教材質量,達到應用型本科的教學目標。
同時,應加大教材編寫經費的支持,且對于立項措施也需加強。只有通過經費支持,相信在正確的引導下,教材的編寫問題會逐步得到解決。
四、總結
目前應用型本科轉型剛剛開始,各方面運行均處于起步階段。教材問題也是轉型面臨的重要問題之一。需要高校及相關單位在思想上對教材匹配問題、教材缺少問題、教材與培養目標不適宜等問題給予足夠重視。尤其在學校的轉型中特別應注重觀念的轉型、教師的轉型、教材的轉型及培養目標的轉型,使得應用本科轉型得以順利實施,以滿足目前國家轉型的大政方針對人才的需求。
[參考文獻]
[1]陳 飛.應用型本科教育課程調整與改革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4.
[2]陳新民.應用型本科的課程改革:培養目標、課程體系與教學方法[J]. 中國大學教學,2011,(07).
[3]胡劍慧.應用型本科院校實訓中心建設中的問題及其對策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
[4]姜運生.地方院校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模式研究與實踐[D].東北師范大學,2006.
[責任編輯:曾 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