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守燦
摘 要:智能電網是未來電網發展的趨勢,配網調控一體化則是對電網管理的必備手段。本文對現階段配網調控一體化系統中的問題進行分析,提出相應的改進措施。提升智能電網模式下的配網調控一體化水平的具體措施有:結合GIS、SCADA系統、加強對電網數據的實時監測、做好調配工作的管理工作,制定詳細的操作規范,做好停電計劃。通過這一系列的措施提高智能電網配網控制水平,為人民群眾提供良好的用電體驗。
關鍵詞:智能電網;配網調控;一體化
中圖分類號:TM76 文獻標志碼:A
0 前言
現階段,我國的電網事業得到了長足的發展,無論是供電量、供電穩定性都有了較大的提高。智能電網已經成為未來電網的發展方向。智能化電網模式下的配網調控一體化更是未來電網管理的主要手段,然而現階段的配網調控一體化系統仍然處于發展階段,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
1 智能電網模式下的配網調控一體化
配網調控一體化是對區域內的所有用電網絡進行統一的管理、調控。配網調控一體化有利于提高供電系統的運行效率與運行質量,從而為廣大企業和居民提供更加穩定安全的電力供應。智能電網模式下的配網調控一體化具有以下幾個特點:系統性、時效性、開放性。
①系統性是進行配網調控一體化的基本要求。在實際的運作過程中,系統需要對各個部分的設備情況與用電情況進行統一的調配,以便及時發現故障并及時修理。此外,對整個區域內的用電情況進行系統分析有助于系統做出正確的供電調配。②時效性是指系統中心的工作人員可以實時對整個系統的用電情況進行監測,并通過相關的技術使工作人員做出的調控命令能夠及時得到執行,從而實現對整個系統進行調控和管理。③開放性是指整個系統必須是一個開放的平臺,使第三方系統可以參與其中并實現鏈接。
2 配網調控一體化的現狀
智能電網模式下的配網調控一體化系統依舊處于發展階段,其在具體的使用過程中依舊存在著一些問題,具體有:電力設備的運行維護問題;數據統計問題;調控針對性問題。
2.1 電力設備的運行維護問題
對電力設備進行維護是供電系統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智能電網系統雖然有效提高了電力供應中的效率與質量,但在電力設備運行維護方面并沒有太大的提高。事實上,現在的電力設備維護方式存在著較大的問題,例如城郊與城鄉接合部的電網管理工作尤其薄弱,在這些地區,多種線纜混合的情況較多,所涉及的部門也比較復雜,這就使得維護的難度加大。
2.2 數據統計工作中的問題
配網調控一體化的面積往往比較大,所涉及的用電網絡中的用電設備數量龐大。能否做到及時調控、有效調控,信息數據統計是關鍵。對于這些數據信息的統計工作如果單獨依靠對工程圖紙等信息進行統計明顯是不現實的。在具體的調配過程中任何數據的偏差都有可能導致工作人員的判斷失誤,從而對電網運行安全造成影響。
2.3 系統調配的針對性不強
在對電網的調配工作中,需要對電網使用過程中的具體問題進行針對性的分析,制定針對性較強的解決方案。在此過程中不僅需要有專業素質過硬的工作人員進行操作,同時還需要嚴格的管理管理制度與操作規范。然而,現在依舊有很多工作人員憑借經驗進行調控工作,使得調配工作的針對性不強。
3 解決問題的具體措施建議
3.1 做好電網數據的統計工作
智能電網是一個結構極其復雜的系統,其主要包括以下幾個部分:輸電線路、變電設備、用電設備。要提高調控一體化的性能,需要對電網的各個部分進行有效的統計。對此可以利用具備電子地圖的地理信息平臺。做好各類資源的整合,將整個供電網絡圖形化,提高可視性,從而提高工作人員進行調配工作的準確性。做好電網數據信息的更新工作,做到有新設備、新的電網加入時能夠及時更新信息。配網調控系統可以與GIS系統進行有機結合,通過形象的地理信息對電網信息進行管理,避免信息管理工作中的盲區。此,管理系統可以設立對外開放的平臺,及時了解調控范圍內的用電單位變更情況。
3.2 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提高設備的運行維護工作
一個合理的調配管理制度是進行調配工作的基礎,建立合理有效的管理制度,對工作人員的調配工作進行規范可以有效提升系統調配的合理性。加強相關的設備維護工作,加強電網數據的檢測工作,做到能夠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對城鄉接合部等重點區域的電網進行整治,與相關部門進行協調,確保供電系統的穩定運行以及出現問題后的順利維修。
3.3 結合GIS系統進行管理,提高調控的針對性
GIS系統又稱地理信息系統,它是一種結合了地理科學、信息技術、遙感技術、計算機技術的一種綜合性系統。近年來,隨著計算機技術的快速發展,GIS系統的實現越來越簡單。GIS系統可以將調控網絡內的地理環境、用電網絡、用電設備等進行直觀的表述。在配網調控一體化系統中引入該GIS技術,可以使調配工作變得直觀,有效地規避調控盲區。此外,GIS的直觀性可以避免用電數據的重復輸入,確保數據信息的直觀性。GIS技術的直觀性還可以幫助系統工作人員對調控范圍內的具體用電信息進行掌握。GIS系統的直觀性了可以使系統工作人員對電網有更深的掌握,在進行設備維修等操作時,降低對周圍區域的影響,提高調配工作的針對性。配網調控系統與GIS系統可以有效提高系統數據采集的準確性,調控工作的針對性,是提高配網調控系統運行質量的有效手段。
3.4 與SCADA系統進行有效的結合,加強數據監測工作
SCADA系統又稱信息采集與監視控制系統是一種與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自動化系統相結合的新型智能系統。近年來,我國的自動化系統不斷發展,智能電網是其中一個巨大的科技成果,此外還有智能變電站、電能自動抄表系統等等。這些新技術的出現無一不是結合了最先進的自動化技術、計算機技術。同時,這些新技術可以有效提高電網管理的效率。在這些智能系統中,對電量信息的實時監測與數據傳輸是其中兩個重要的共同點。將SCADA系統與配網調控系統進行有機地結合可以實現對調控區域內用電信息數據的實時監控,提高信息數據的準確性。準確有效的數據是配網調控工作的基礎,一體化系統進行操作的基礎。因此必須加強配網調控系統與SCADA系統的融合,提高數據監測工作的準確性與實時性。
3.5 做好相應的停電計劃,提高用戶體驗
對用電區域進行有計劃的停電是配網調控一體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有計劃性地進行停電也是對設備進行檢修等工作的基本要求。然而,停電勢必會對用電單位的生產生活造成重大的影響,也是人們對電網系統的最直觀印象。因此必須及時做好停電信息的公布工作,在停電時間的選擇上盡量避免用電高峰期,進行合理的規劃,盡量減少停電的范圍。給廣大人民群眾提供一個良好的用電體驗。
結語
配網調控是新時代對電網管理工作的要求,隨著智能電網的發展,GIS、SCADA技術的不斷成熟,配網調控一體化系統也會越來越完善。對此,需要做好配網調控工作與GIS、SCADA技術的配合工作,做好系統調配工作的管理工作、做好數據信息的統計工作并做好停電計劃工作,從多個角度提高配網調控系統的質量,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良好的用電體驗。
參考文獻
[1]李露露.智能電網模式的配網調控一體化探討[J].工程技術研究,2017(2):242-243.
[2]王天一,湯泉.智能電網模式下的配網調控一體化研究[J].管理觀察,2015(18):57-58,61.
[3]蔣亞輝.基于智能電網模式下的配網調控一體化研究[J].工程技術:引文版,2016(5):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