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文軍
中圖分類號:G62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7)12-0016-01
愛因斯坦普經說過:"只有熱愛學生才是最好的教師,它遠遠超過責任感。"智障兒童敏感脆弱如一顆小草,愛,才能讓他們蓬勃生長。對于智障兒童,最主要的就是要有信心,有耐心。
弱智兒童在聽、說、讀、寫等方面表現為顯著困難,存在不同性質的多方面障礙的歸納用語,智障兒童的學習興趣與同齡的兒童相比明顯低下,因此,需要有針對性地進行分析研究,給予特殊的關心和指導,以便克服學習障礙。通過教學實踐,我有以下的體會。
1.聯系弱智學生生活進行教學
在特教語文教材中,里面的字詞大多來源于生活,貼近生活,在生活中都能看到、用到、接觸到。在進行識字教學時,我就把識字和學生的實際生活結合起來,聯系生活的點點滴滴,一方面貼近學生,另一方面,易于理解和記住這個字了。如教"開"、"關"時,聯系室內環境,演示"開燈"、"關燈"、"開門"、"關門";教"走"時,請學生邊聽口令邊表演怎樣正確走步,學生個個雀躍;又如教"玉米"時,出示實物,讓學生觀察外、形、色,摸摸質感,嘗嘗味道。這樣,教學中,學生興趣盎然,課堂氣氛活躍。
2.創設意境,激發興趣
學生學習的最佳動力乃是對所學內容的興趣。智障兒童注意力容易分散,記憶比較短暫,要達到一定的教學目的,必須有意識地創設生動、愉悅的意境,引導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提高學習興趣。在課堂教學中,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經常設計一些色彩鮮艷的圖案,如貓、狗、魚等卡通圖案,飛機、輪船等實物圖案,甚至利用設計的圖案和收集到的一些有關動物園、游樂園等卡片讓學生做游戲,邊玩邊考考他們,同學們的積極性都比較高,學習情緒也很高漲,促進了他們的思維隨著教學過程的發展而發展,較好地掌握了所學的基礎知識。
3.運用多種感官,提高教學效果
人的知識不是通過一種途徑獲得的,實踐證明,在識記過程中,多種感官綜合運用,協調動作,顯然比只運用一種感官記憶效果好。特別是智障兒童,他們的感知機能或多或少地存在一定的缺陷,反應不靈敏,感知活動質量較差,更加需要多種感官協調運用。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十分注重感官協同教育,千方百計采取多種方式積極調動學生眼、耳、鼻、舌、身等多感官的綜合投入,努力提高他們的學習質量,尤其對于一些實物教學,我們積極鼓勵學生用眼看、用手摸、用耳聽、用鼻嗅,甚至用嘴嘗,盡可能讓他們利用所能利用的一切感覺器官去感知事物。通過這種學習形式,學生們逐漸獲得了比較全面宜觀的事物表象,提高學習質量。
4.運用多媒體的教學方式
"規范識字"是教師在識字教學中所期盼達到的一個目標,要求多數學生不僅要認識生字,掌握發音,還要能夠自己規范地寫出生字,而在過去的語文教學實踐中,教師一般通過在黑板上寫生字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教學,教師對學生仔細描述寫出一個生字的每一個步驟,隨后由學生進行模仿,完成課堂教學環節。而在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多媒體也已經走進課堂并且為特殊教育課堂教學提供了便利。
在特教語文的高年級學生識字教學階段,教師也可以有效運用多媒體的教學模式,教師可以整合互聯網資源,下載對學生識字教學有幫助的課件使其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演示,這種教學方式的優點是可以使學生很清楚地看到正確的寫字流程,而且體會到最規范的識字教學,學生在模仿起來就會更加注重識字的規范性,起到較好的教學效果,并且在這種教學方式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需要隨時暫停教學課件的播放,方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加入自己的見解,對學生提供更加優質的教學。
例如學生在學習"采、彩、睬、踩"四個相近字時教師可以采用多媒體教學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教學,這四個字比較相近,所以學生在初學時很可能會搞混,所以教師要在白板上利用多媒體課件首先明確每個字的筆劃順序,讓學生進行模仿。隨后教師根據每個字的具體含義對其進行組詞,讓學生通過詞語來記憶生詞,幫助學生更加準確地掌握生詞,如"興高采烈:形容做某件事特別開心;色彩斑斕:形容顏色很鮮艷,很討好眼球;互不理睬:兩個人都互相不理對方;扒高踩低:比喻對上奉承攀附,對下欺辱壓制"。多媒體教學方式的運用可以使教師在進行識字教學時又同時培養了學生規范書寫習慣。
多媒體識字教學對于指導智障學生掌握字詞來說是嘗試的一步,同時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直接關系到學生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是否能夠對語文學習產生興趣,教師在教學摸索中,實踐中要思考具有趣味性的教學方式,迎合學生的性格特點展開教學,提高特教語文識字教學的實際效率。
總之,在教學中通過運用各種教學方法,能提高智障兒童學習效率,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調動了智障學生學習興趣,優化了教學結構,達到了教學目的和要求,收到了良好的學習效果。這也是我在教學中的一點點體會,希望今后有更大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