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燕
摘要:怎樣立足現狀提高農村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這是當前農村教育重要課題。而提高語文教學效率的關鍵又在于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那么,在實際教學工作中,我們語文教師怎樣做才能提高課堂效率呢?筆者認為應該著重從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入手,優化課堂設計,提高早讀效率,努力拓展延伸。
關鍵詞:高效語文課堂;優化設計;早讀效率
中圖分類號:G633.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7)12-0094-01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國家對職業技術的重視,我校作為農村高中,生源也不斷減少。并且多數是來自農村的孩子,留守者居多,心理叛逆,學習習慣較差,學習興趣不濃,成績普遍較差。時代在變,教育對象也在變,不同的家庭不同的環境孕育出了不同的性格、習慣、愛好。教育實際也是一段同修共進的旅程,因此,與其抱怨,不如直面現狀,以良好心態努力探索農村高中高效課堂。
1.巧妙導入,激發興趣
夸美紐斯也曾經說過:"興趣是創造一個歡樂和光明的教學環境的重要途徑之一。"如果學生有了學習語文的興趣,他們的內驅力被調動起來。學習語文對他們來說會是一次愉快的閱讀體驗,一場生動的討論鑒賞。主動求知,趣中求學,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每一堂課,我都精心設計"導入"部分,努力激發學生興趣。比如,2015年在必修一《新詞新語與流行文化中》的教學過程中我用當年的新詞新語描寫了一位年輕教師" 唐老師是我身邊的新新人類,她喜歡穿得萌萌噠,她心地善良,積極向上,幫助別人也是蠻拼的。我們常常一起去看電影,她從頭到尾都會問一系列她不造的讓人心塞的逗比問題,我的內心幾乎是崩潰的。我也是醉了!世界那么大,在假期里,我們都想出去看看。在輾轉的旅途中,唐老師無時無刻不表現出細心體貼、關愛小伙伴的一面,并且積極解決各種讓我們腦洞大開的問題,使我們漲姿勢!唐老師,你這么可耐,你家里人造嗎?"。作為導入,吸引了學生,同時也讓學生明確了新詞新語的利弊,以及在作文中如何規范用語。在欣賞《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時》我選擇了《朗讀者》中的一段話作為導入:"'草,在結它的種子,風,在搖它的葉子,我們倆站著不說話。在顧城的詩里,陪伴就是這樣簡單而美好。而在我們每一個人的生命里,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陪伴,有一種陪伴,是生命里血脈注定一生的陪伴,那是我們和父母,和孩子之間的陪伴,'而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才是最長情的陪伴"。
設計導入語時,我們可以聯系教學內容,選擇一個"段子",一副對聯,也可以是一首詩,一段美文,一則故事,也可以充分發揮多媒體的優勢,提供大量的視覺、聽覺形象,讓學生身臨其境,產生情感體驗,迅速進入課堂的氛圍,提高課堂效率。
2.立足考綱,優化設計
優秀的語文課堂不在乎形式結構的過度完美,而是要緊扣考綱,優化設計,落到實處。切忌不抓重點的"滿堂灌""滿堂問""滿堂練"。我認為應在每一堂課前找準與高考考綱的對接點,同時將課堂分為導、學、議、練、悟幾個環節。
2.1激趣導入。(前文已詳述)
2.2制定目標,合作學習。樹立主體教學觀,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我們可以將每一堂教學內容與高考考點對接后歸納出幾個問題,也可以直接運用課后練習題,按照高考要求設置得分點,讓學生在課前預習自學后以完成導學案。問題的設計要體現分層教學,不同學習層次的學生完成不同的題目。讓他們嘗到學習的樂趣,"跳一跳,夠得著"這也是維果斯基的"最近發展區理論"所強調的。
2.3積極議論,質疑交流。要樹立民主教學觀,讓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自由發言,努力培養學生發散思維能力、求異思維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教師只作適當補充,并展示得分高的同學的作業,給予肯定。
2.4拓展延伸,做好"練"和"悟"。比如在學習蘇軾《定風波》時,我從詩人人生態度、詞中表達的情感、運用的表達技巧出發設計了四個問題,讓學生在對蘇軾的了解之上,先完成這四個問題,課堂上,師生共同探究。
3.優化早讀,提高效率
為了提高效率,也為了顧全其他學科,我們應用好早讀。具體可以這樣嘗試: 編制學期背誦預習計劃表 以周為單位安排早讀課的具體內容,板書早讀目標 內容明確為高考背誦篇目,名篇名段作文素材,或者預習內容。要求學生大聲朗讀,積極背誦,博觀約取,厚積薄發。落實到位。前二十分鐘根據早讀目標自行背誦或預習,最后十分鐘由老師抽查落實。
4.拓展閱讀,立德樹人
在這個網絡高度發達的社會,我們越來越心浮氣躁,書本也離我們越來越遠。有時,為高考奮斗的"讀書人"也成了"題海達人"。高中枯燥的生活和高考的壓力使得他們快意于網絡帶來的"快餐文化",于是往往出現"知識來自網絡,觀點源于各類吐槽"這樣令人堪憂的狀況。只強調工具性的語文課堂是沒有情懷的,沒有閱讀習慣的語文學習方式是枯燥而低效的。
如何鼓勵學生閱讀是一個難題,我嘗試借名家名言或者優美的語言來給學生引薦。利用其中的精彩片段引起學生的共鳴,也可以利用課本名著導讀的"點"帶動相關著作"面"的閱讀,并讓學生圈點批注,培養讀書習慣,堅持好詩好詞、好句好段好素材、好感悟的積累。班有詩書氣自華,有了經典的滋養,語文課堂才會開出"高效"之花。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在探索語文高效課堂的道路上,我愿立足實際,做一個奔跑的行者。
參考文獻:
[1]魏書生.《教育改革與素質教育》 沈陽出版社2000年9月版
[2]《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