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時代在發(fā)展的過程中,教育行業(yè)也正經歷著飛速的發(fā)展,在改革與創(chuàng)新的過程中各式各樣的課程正在逐步將之前直接將知識傳授給學生的教學方式所替換,在此當中,微課作為教育改革的第一步,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潛力巨大,尤其是將作為課堂教學的資源來使用。與現(xiàn)有的教學模式不同的是,微課能夠使教師和學生更加廣泛深入地參與到教學過程中去,而且在初一階段的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所使用的新教材,和舊教材相比較,將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作為重點。
關鍵詞:微課;道德與法治教學;應用
一、 現(xiàn)如今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所存在的問題
雖然我國的課堂教學在不斷發(fā)展的過程中取得了很大的進步,有一部分剛剛興起的多媒體教學用的設備在漸漸地投入到課堂教學當中,讓之前傳統(tǒng)的枯燥式教學方式因為有了一些輔助性的教學設備而有所變化。然而這樣并沒有真正地改善教學模式,在課堂中還是以教師講課為主導,學生去被動地聽課,而這樣的學習方式及學習的關系并不能使學生真正地掌握課堂上的知識。在課堂教學的時候,學生應該作學習的主體,讓學生有自主學習的意識。然而現(xiàn)如今的教學卻忽略了這一問題,讓學生在課堂中喪失了學習的主體地位,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這種被動性的學習,極大地降低了課堂教學效率,教學的過程也太死板,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及主觀能動性十分不利,另外也使教師在講課的時候對學生學習的輔助性作用降低了。
1. 教學方式單一,不利于激發(fā)學生積極性
對現(xiàn)如今的教學情況進行調查研究發(fā)現(xiàn),在當今的很多課堂教學過程中,大量學校得益于建設數(shù)字化校園,這樣做既擁有現(xiàn)代化的教學方法以及教學設備,還有教學方式的改革,比如說小組合作學習以及情景教學等等,也有很多的新的教學方法開始進入到校園當中去,但是還是將之前的課程知識的傳授完成了,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依然還是處于主體地位,對于課程的改革并沒有徹底實現(xiàn)。特別是在初一時期的道德與法治教學的改革雖然是以新的教學目標為標準,和之前的舊版相比雖然教學目標不同,將重點放在對學生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培養(yǎng),但是這個目標如果想要經過言傳身教實現(xiàn)是很難完成的,所以學生對于這種教學方式依然缺乏積極性,完全是應付。
2. 脫離實際,缺乏課堂活力
因為初中階段道德與法治課將教學內容分為三大板塊,從三個不同角度去滿足學生不同的需求,微課在對教學進行設計的時候,對教學內容進行分析,將文中的一些實例增加娛樂性,圖文結合的方式展現(xiàn)在學生眼前。如果只是教師去講述是很難創(chuàng)造很好的教學效果的,但是如果通過微課的方式,使學生們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將學生作為主體,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自然而然地就會提高,所以之前的教學模式使學生開始應付,對知識點的掌握不夠全面,并不能夠真正地用在實踐當中去。
3. 忽略學生需要,教學效率低下
在七年級階段的道德與法治教學過程中,教師將過多的注意力集中到學生對知識點掌握的情況中,并且通過一些教學的案例,讓學生對考試需要掌握的知識點進行總結,通過考試或是不斷練習的方式檢查學生對這一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忽略了學生在教學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及自身的發(fā)展。雖然,教師運用一些多媒體設備和各種教學模式及教學手段進行教學,但是,在進行教學的時候只是將黑板上的知識點轉移到多媒體設備上,沒有真正地切合學生實際的需求,沒有切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學習能力,過于強調知識點的考查,而不注重學生,使學生的學習效率有所降低。
二、 微課在當今課堂中的優(yōu)勢及特點
1. 微課的特點
這里所提到的微課并不是我們常說的短視頻,而是一套完整的教學設計,規(guī)定時間在十分鐘之內,涉及的教學范圍比較小,但是知識點清晰。所以在對課堂教學進行選題的時候可以從多個角度入手,比如說:知識點、解題方式、實例分析以及時政熱點等等,這些都是可以控制在十分鐘之內的。但是并不是全部的教學內容都適合用微課教學,在選題的過程當中一定要關注學生的主體地位,展開想象想一下學生心目當中的微課應該是怎樣的,比如說一些有用的知識點學生在學習完之后覺得值得;一些簡單的知識點學生認為能夠掌握;相對娛樂性的知識點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對教學設計進行編寫的時候應該辯證地看待問題,學生是以中心的位置存在,用正確的方式積極引導學生自己去進行分析,在對課件進行設計的時候也應該圖片文字相結合,多多關注美感。
2. 微課能夠實現(xiàn)知識的拓展
不同的學生在各個方面都各不相同,因此,教師應該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做到因材施教,運用不同的方法滿足不同階段學生的學習需要。在傳統(tǒng)的教學過程中總有一小部分學生能夠提早完成學習任務,為了使整個班級進度一樣,極大地浪費了課堂時間。所以,教師應該依照不同學生的不同情況,制作一些微課在拓展時間當中運用,學習任務已經完成的學生可以對下面的課程進行預習,也可以運用微課學習一些其他知識,這樣,不同情況的學生選擇性更多。
三、 微課在初一道德與法治中所起的作用
1. 對學生的促進作用
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可以隨時隨地進行學習,因為微課時間短知識點聚集,學生在課上課下都可以學習,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微課在選題時更具針對性,所以學生可以依照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自己需要學習的內容,有針對性地進行學習,使學習效率及學習效果都可以得到提高。
2. 對教師發(fā)展的作用
因為運用微課進行教學是將知識點濃縮,需要教師經過精心的設計,可以通過微課的方式將教學的重難點細化。與此同時強化了教師對知識精準度及深度的掌握,使教師的專業(yè)程度得到提高。
3. 對教學課程的完善作用
在初一階段對道德與法治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將重點放在對學生生活中個人品德的形成上,將課程的教學內容和現(xiàn)實生活相結合,換句話說就是將知識點用大白話和生活中的例子使學生更加感興趣。這樣避免在教學過程中課程的無聊。
四、 結束語
在當今社會,計算機發(fā)展迅速,對于提高課堂教學效果來說,微課是十分好的一種方法,在初一道德與法治課程當中不斷改革創(chuàng)新,把微課引入到教學課程當中去,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創(chuàng)造出更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何麗麗.思想品德教科書的法制教育內容研究[D].西南大學,2013.
[2]張瑤.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中法治意識培育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16.
[3]高云珍.中小學法治教育課程內容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6.
[4]胡新娥.當代中學生法治教育存在的問題與對策思考[D].湖北大學,2016.
作者簡介:
彭孝明,福建省三明市,福建省三明市尤溪縣第五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