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文田
【摘要】英語是高中生學習的主要科目之一。在高中階段,由于學生已經積累了一定的英語知識,學習基礎相對較好,因而在實際學習過程中學生需要注重自己英語基本素養和綜合能力的培養。高中英語教學中老師可以采用思維導圖法進行教學,豐富學生的學習內容、拓寬學生的學習思維,并且在教學中引導學生運用自己的學習思路,構建一個相對完善的知識結構。本篇文章在此基礎上,主要針對高中英語教學中容易存在的一些問題,結合思維導圖法教學內容和方法,對思維導圖法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要求和應用作用進行研究與分析。
【關鍵詞】高中英語教學 思維導圖法 應用
高中英語教學中老師不能一味強調學生對課本理論知識的學習,需要從人才培養的角度出發,了解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和學習能力,在一定教育要求的前提下,注重對學生學習方法和學習技巧的教授,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和思維能力。
一、思維導圖法
思維導圖法促使學生通過對事物表象的觀察,結合平常學習的知識,積極分析其中的原理,達到問題本質上的思考,在此過程中,老師可以引導學生利用思維導圖形成自然性思維,對于書本中的知識采用更加直觀的辦法予以綜合性表達,將學習的內容可視化,這種思維方法能夠更加有效的促使問題的解決。由于思維導圖法圖形功能化特點比較突出,能夠將知識點之間比較復雜的關系通過圖文并茂的形式將其理順,實現主題記憶的層次化和形象化,充分鍛煉學生的學習思維、激發學生大腦的潛能。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應用思維導圖法教學主要是利用圖形表達的方法將課本中的知識點予以有效的連接,并在結合學生日常學習基礎的前提下增強相關內容的表達效果,讓學生能夠在增強英語記憶能力的同時,提高英語學習過程的生動性和趣味性。老師在教學實踐中應用思維導圖法要讓學生在通讀教材、熟知知識點的情況下,繪制相應內容的思維導圖,對于簡單的知識點應該積極實現連接交叉,補充和完善其他相對應的內容,這種處理辦法能夠加強學生對其他知識的學習、記憶和應用。要更大限度的發揮出思維導圖法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效果,可以在小組討論中組織學生建立思維導圖,并通過學習討論和教學評價等措施對學生思維導圖建立結果與成效進行評估,增強學生學習成就感,使學生能夠在不斷加深對課本知識的理解和運用上,掌握更多實用有效的學習方法和學習技巧。
二、思維導圖法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方法
(一)知識交叉,連接知識點
英語學科屬于語言類學科,知識內容兼具人文性和應用性,學習英語的前期,學生需要記憶和背誦的內容包括單詞、語法、固定詞組等,對于這些,由于學生日常生活中接觸和應用英語的機會較少,因而學習難度加大。但是英語學科作為語言類學科,單詞和語法等變化形式較多,但是其核心內容是不變的,因而總體學習是有章可循的。例如,在高中英語教學中關于單詞的記憶和變化形式的理解,可以利用思維導圖法幫助學生重構系統的知識框架。例如,高中英語教學中關于英語單詞的變化,同一個單詞在不同的英語時態,其組成形成也會發生變化,如單詞look為一般現在時態下的單詞形式,一般過去時為looked,現在進行時則為looking,由觀察發現單詞的前后綴發生變化,學生可以根據這些將不同時態下單詞的變化規律制成表格,以單詞“do”為例,在“一般過去時+過去進行時+一般現在時+現在進行時”思維圖模式下分別表示為“did+was/were doing+do+is/am/are doing”,幫助學生連貫性記憶和規律性記憶。
(二)總結性學習,整體思維框架圖構建
高中英語教學中由于知識點較散,且學習內容較多,導致學生的記憶量增加,并且在學習過程中容易產生混亂,導致學生英語學習的總體效果不佳,針對這種情況,老師在教學中應用思維導圖法教學可以鼓勵學生對應用知識點實行總結性記憶,將復雜化的英語內容在知識階梯化處理中將其簡化,降低學習難度。例如在高中英語教學中關于閱讀和寫作部分,學生會遇到固定短語如“with the help of”“for the present”等,對于這些固定短語學生掌握不足,難以對全文內容有更加深刻和準確的認識,但是英語單詞和短語變化形式多樣,老師應該讓學生以公式記憶的形式將固定短語的固定搭配方法總結出來,構建整體性的思維導圖。例如,對于固定短語“lie in”“lie on”和“lie to”其中文意思分別是“位于……之內”“同……接壤”和“位于……之外”,學生在總結短語規律和構建思維導圖時可以從固定短語的介詞部門分析,細化和深化學習內容。
(三)單元化教學和整合式教學
高中英語教學中,老師應該根據教學要求和實際教學內容,為學生制定相適應的教學計劃,英語學習過程中需要注重基礎知識的積累,無論是單詞基于、短語理解還是聽力訓練、寫作訓練,老師均需要帶領學生進行階段性的學習。高中英語教材中一般會以單元劃分和課題劃分的形式對教學內容予以分類,每個單元設置的話題內容不同、文章形式也不同,但是觀察發現,同一單元中講解的英語部門屬于相同、相似或關聯部分。因而老師在教學中應用思維導圖法,可以讓學生自己在不同文章課題中總結出知識點,無論是單詞形式變化規律還是語態、時態的應用,在完成單元性的學習后,老師讓學生做出學習總結,將單元學習中的重點、難點和具有代表性的內容劃分、總結、制表,在完成全教材學習后,老師再讓學生創新整理思維導圖內容,將單元知識予以整合、提煉,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四)思維模式的訓練
高中英語教學中應用思維導圖法,需要培養和鍛煉學生的思維模式,使學生能夠在問題分析時應用英語思維去解決問題。例如在英語寫作訓練中學生對于文章的翻譯和寫作,大多是采用中文形式,翻譯的英語語句無論是單詞替代還是語序安排均是中文學習思維。在教學中通過例題分析,能夠使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得到不斷訓練。例如問題例句“A man does not know the difficulty of anything_________ he does it personally.”選項分別為“although”“if”“because”“unless”這道題是選擇連接短語,看似是對連接性單詞詞義考察,實則是分析句子的邏輯,連詞“unless”具有否定意義,if…not引導否定條件句,這種否定的條件句從反面來強調的語氣,一些語法學家稱它為“反面的惟一條件句”,故答案選擇“unless”。
三、結語
思維導圖法屬于教學中的一種圖形化思維工具,具有思維發散的特點,在教學中應用這種教學方法,能夠明顯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并且在改變傳統知識記憶模式的基礎上幫助學生記憶更多的內容。高中英語教學中應用思維導圖法,是讓學生在原有的知識體系中提煉出重點內容,結合自己的實際學習情況,實行知識間的串聯,使學生能夠充分把握英語學習的整體框架。
參考文獻:
[1]李
玥瑤.思維導圖在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教學論壇,2013,(50):226-227.
[2]孟媛媛.思維導圖應用于高中英語教學案例分析與體會[J].亞太教育,2016,(08):188.
[3]楊淑娟,方芳,管蒙蒙,王凱瑞.基于思維導圖的高中英語教學內容設計[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2016,(04):119-122.
[4]董玉棋.思維導圖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探析[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6,(06):311.
[5]王曉磊,陳平,羅軍,莊靜靜.思維導圖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作用分析[J].赤子,2016,(16):233.
[6]張艷霞.基于思維導圖在高中英語教學相關對策的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5,(0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