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麗
【摘要】新課程改革的重點,是健全學生的個性,使學生形成完整的人格。其核心理念是以人為本,并注重培養學生全面發展。正確的情感教育可以促進學生身心向健康方向發展,并能增強學生對學習的興趣。結合自己的工作經驗并加以反思,對新課改下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關鍵詞】新課改 初中語文教學 情感教育
一、初中語文教學中加強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根據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在現階段,教師的主要教學目標就是對學生綜合素質進行積極的培養,這也是教師現階段最重要的工作內容。要想使初中語文教學水平有效提高,讓學生們都能夠達到一個非常好的學習效果,促進學生綜合素質方面的提高,那么情感教育是不可或缺的。要想把情感教育的作用充分地發揮出來,第一,教師要積極地與學生在思想上進行溝通和交流,在以尊重學生個性為基礎的前提下,與其進行互動,只有這樣才能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條件,對學生進行針對性教學。為之后的教學工作打下基礎;第二,在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時候,要根據學生不同的個性和愛好來進行教學,盡量把課堂氛圍營造的輕松愉快,并幫助學生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在進行初中語文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對學生情感的體驗充分尊重,同時對學生的知識及思維與情感做到兼顧,對學生能力和素質進行全面培養,在結合學生身心特點的前提下進行創新式的教育。而如果從學生角度進行分析,初中生處在青春期,其情緒波動起伏較大,且自尊心極強。語文作為一門感情色彩濃厚的人文學科,對學生的情感發展進行引導是初中語文教學工作當中的重中之重。
二、情感教育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實施方法
1.營造良好的情感氛圍。第一,對教學內容要進行深度研究,在朗讀學習的文章時,要運用最恰當的情感并注意節奏的把握,把學生帶入課文的情景當中,只有這樣,學生們的感受才會更加深刻。第二,就是把語言藝術所有的重要作用充分地發揮出來,讓教材的內容在優美的文字和豐富的情感中得到充分表達,引導學生領悟教學內容,以此達到在情感上產生共鳴的目的。第三,還可以進行情景模擬與角色扮演的方法,讓學生們能夠真正參與人物的活動過程,并在此過程中獲得一個真實的情感體驗。比如,可以在學習一篇故事情節比較豐富的文章時,讓學生們扮演文中不同的人物,通過這種具體的角色扮演,使學生們能夠融入到一個具體的時間和環境當中,這是對他們進行情感教育的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方式。
例如,在學習《羚羊木雕》這篇文章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在有感情的朗讀文章,把學生帶入到文章的情景當中之后,讓同學們對文章的故事情節分角色進行表演。并在表演結束之后,讓學生講一講對人物情感的體會,從而讓學生在真正參與人物活動的過程中,獲得真實的情感體驗。
2.運用現代科技創設情景。在科技不斷進步的今天,高科技產品的發展日新月異且種類繁多。因此,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一定要將現代科技教學方式所擁有的重要作用充分發揮出來,積極對教學手段進行優化以此創設教學情境。這樣一來,教師就能在進行教學的過程當中結合現代化教學設備,讓教學內容變得更直觀和立體,對提高情感教育有顯著的效果。應用多媒體手段可以以圖片和聲音的形式對課程內容進行情景再現,使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感受到的感情更加真實、客觀。在這樣客觀的情景設置下,再由教師營造出一個良好、積極的學習氛圍,學生就能有一個更好的學習狀態,大大提高了學生對學習的主動性、有效性。使情感教育也會有一個更加明顯的效果。
3.加強實踐應用能力培養。好的教育離不開實踐應用,只有在實踐的過程中,才能將情感教育的重要作用充分地發揮出來。語文這一學科知識的積累,僅僅依靠在課堂上的學習是絕對不夠的,更多要靠的是生活當中的知識積累與實踐體驗。教師在這個過程中,主要起的是引導的作用,幫助學生把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有效地轉化為實踐。生活中許多方面都與語文知識有關,只有在不斷的實踐當中,才能夠把課堂上學到的知識很好的吸收和利用,得到切實的情感體驗。因此,初中語文的教學過程當中,最主要的檢驗學生情感教育效果的方式就是實踐。
在這一方面,我們可以通過學校舉辦成人禮活動,節日時讓學生給父母寫信表達情感,或者是給有關部門提建議等等有意義、有感情的活動,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情感教育有其一定的優勢。通過正確的情感教育,學生們能夠在更好的情感環境中體會對世界的感知,樹立完善的人格與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雖然目前新課程改革下情感教育依然有一些問題存在,但是,只要我們不斷努力,一定能夠讓這些問題得到解決,并使情感教育更加完善。
參考文獻:
[1]張曉云.新課改下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J].文學教育,2016,(01):71.
[2]譚玉鳳.新課改下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J].中國校外教育,2014,(17):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