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洪亮
中圖分類號:F270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7)09-027-01
摘要 企業文化是企業精神活動的概括和總結,它是企業在長期發展過程中形成的維持企業生存乃至繁榮的精神財富。企業經營管理中的企業文化的導向、凝聚和激勵功能,能夠起到物質利益無法取代的作用。因此,加強企業文化建設至關重要。
關鍵詞 企業文化 建設 創新
企業文化是以價值觀念為核心的思維、心理和行為方式,是企業兩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它不僅反映了企業的精神面貌,而且有利于振奮斗志,提高勞動生產力和群眾素質,具有導向、凝聚、協調、規范、鼓勵功能,對發展企業,造福職工有重大作用。
一、企業文化的作用
1.由于企業文化是以企業精神的共識為核心,以群眾行為為基礎的,因此企業必能得到企業職工的支持。從人的心理活動看,是先知曉,然后對知曉的信息產生態度,再經過內省之后產生認同,最后是引發支持行為。正是在職工中形成的認同感、榮譽感、歸屬感,使企業產生強大的磁石效應,形成巨大的向心力、榮譽感、歸屬感。企業職工會以廠興我榮,廠衰我恥的責任心,最大限度地發揮主觀能動性,拼命努力地去工作,把畢生的聰明才智和心血獻給企業。這就是企業文化的凝聚作用。
2企業文化是以群體知識為基礎的,企業文化不僅是調動每個職工的個體積極性,而且最終是要發揮企業整合功能。因此,加強企業文化建設,能使職工對自身的地位、使命與企業的關系有正確的認識,個人與個人之間關系和諧,為企業總目標的實現而努力。這就是企業文化建設的協同作用。
二、加強企業文化建設創新的對策
要發展有中國特色的企業文化,就需要從理論和實踐兩方面來把握中國企業文化的發展方向,要加強企業文化的研究,提出有中國特色的企業文化理論,要加強企業文化建設實踐中的科學理論指導,只有這樣,才能使中國企業文化的發展適應于改革開放的需要,適應于中國的現代化進程。具體需要把握好以下三個方面:
1.要加強企業文化研究。主要側重于以下三個方面:一,在中國文化背景下,探討中國企業文化的基礎理論,研究企業文化與中國傳統文化和當代社會文化的關系、企業文化與企業管理、企業環境、企業發展和企業創新的關系等,提出有中國特色的企業文化理論;二,加強企業文化的應用研究,關于企業文化的測量、診斷、評估和咨詢的實證研究,在此過程中,推動企業文化實踐的發展;三,加強企業文化的追蹤研究,企業文化的塑造不是一次性完成的作品,它要隨著企業的發展和變化而作出及時的調整和改變,才能對企業的長期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所以對企業文化進行追蹤研究的價值是不可低估的。
2.要正確處理好企業文化與社會文化的關系。企業文化作為社會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它既是社會文化變遷的縮影,又通過其新技術、新產品所倡導的理念引導市場潮流、引領社會時尚,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改變人們的觀念,從而為社會文化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豐富社會文化的內涵。社會文化對企業文化產生影響的途徑之一是通過企業家這個載體,將其在長期社會生活中形成的關于人性的基本假設、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運用于企業發展和企業管理過程中,形成獨特的、相對穩定的行為準則、行為規范、企業內部的文化氛圍和企業產品的文化品味。這是社會文化滲透于市場經濟運作過程的一種重要形式。一種開放的、適應性強、鼓勵創新的企業文化很明顯是多數成功企業不斷進取、不斷創新的源泉和基礎,而這樣的企業文化來源于企業家對社會發展方向的把握,來源于企業家對傳統文化的影響和對當代社會文化變遷過程的深刻理解,來源于企業家在長期的社會生活中所形成的觀念和素質。沒有這些對社會生活的深厚積累,要塑造一個優秀的企業文化并把握其發展是比較困難的。
3.駐重企業環境變化對企業文化發展的影響。二十一世紀是個快速變化的時代。企業環境包括企業的技術環境、人力資源環境、金融環境、投資環境、市場需求環境等,這是企業發展所依存的客觀環境,直接影響著企業的短期效益和生存,力度較大。此外,還有政策、法制、社會評價、公平競爭、社會信譽等主要由人為因素控制的社會發展軟環境,對企業文化發展的影響看起來較為隱含較為間接,然而實際上對企業長期的經營業績和企業的競爭力有著潛在而深刻的影響。企業文化的內涵也要反映出環境的復雜性和緊迫性所帶來的挑戰和壓力,對企業內部要保持較高的整合度,對外要有較強的適應性,通過對企業主導價值觀和經營理念的改革推動企業發展戰略、經營策略的轉變,使企業文化成為蘊藏和不斷孕育企業創新與企業發展的源泉,從而形成企業文化競爭力。
三、結語
總之,企業的發展,品牌的建立要靠經濟實力,更要靠企業文化建設創新。無企業文化建設,人的素質不可能提高,企業無凝聚力,高質量、高文化內涵的品牌也就不可能形成,經濟與文化永遠都緊密相連,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所以,應該努力創造一種優秀的企業文化,并把它深植在全體職工心中,體現在職工的語言、態度和行為之中,推進企業實現持續有效較快協調發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