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波
中圖分類號:TM9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7)09-198-02
摘要 企業文化是在企業在建立之初便形成的并伴隨著企業的不斷發展而不斷積累的一種關于企業經營理念、管理理念、企業形象、企業組織行為、企業凝聚力的文化,企業員工是企業文化的主體,企業文化是企業員工的價值觀念、精神面貌、個人行為及意識形態的集中體現。是企業健康、長期發展的精神動力,可以鮮明的展現出一個企業的發展現狀。
關鍵詞 電廠 企業文化 建設 探析
一、概述
在當今知識經濟和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企業與企業之間的競爭演練的越發激烈,為了能夠在激烈的競爭中處于不敗之地,使企業獲得持久的發展,如今各行業的企業都在大力開展自身的企業文化建設,民族文化展示出一個民族自立、自強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強大民族精神動力、民族凝聚力及民族生命力。同樣,對于一個企業來說,作為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企業文化建設的優劣直接關系到這個企業能否經受住激烈的市場競爭的考驗及保持可持續發展。
任何一個企業,如果要做大、做強、做優、做久,就必須要過品牌關、過文化關,如果過不了這個關,將永遠無法擺脫企業是個利益團體的宿命。思想產生信仰,信仰凝聚力量,具有統一價值觀的企業文化,能夠強化動力、消除阻礙、提高執行力,具有感染力,不管是企業外部還是內部新人在這種文化的熏陶下,會迅速接受和融入這個企業,與企業同甘苦、共進退。
田集發電廠作為上海電力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上海電力)第一家滬外企業,自2007年建廠開始,在國家電投集團公司(簡稱集團公司)和上海電力企業文化引領下,電廠將企業文化建設納入企業總體發展規劃中,持續加大企業文化的宣貫力度,將企業文化的核心理念與企業的安全生產、運行經營、技術創新、人才創新、管理創新、綠色環保相結合,開展形式多樣的企業文化建設活動,使企業的愿景使命和目標真正成為員工的自覺行動,提升企業發展的軟實力。企業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得到大幅提升,企業生產經營、技術創新、管理創新、人才創新屢創佳績,碩果累累。實現了建設、安全生產、經營發展和文化共同進步的和諧統一。
田集發電廠一期工程1、2號機組榮膺“中國建設工程魯班獎”,先后多次榮獲“全國發電機組供電煤耗標桿先進值機組”和“全國600MW火力發電機組可靠性金牌機組”榮譽。二期工程2×660MW超超臨界機組采用先進的27MPa/600℃/620℃裝機方案,榮獲“國家優質工程金質獎”。2014年3號機組獲2014年度全國火電600MW級超超臨界機組能效對標競賽一等獎第一名;2015年3號、4號機組一舉囊獲能效對標競賽兩個一等獎。電廠連續被評為安徽省第九屆、第十屆、第十一屆文明單位。
二、建設企業文化,要提供企業文化發展所必須的文化基礎設施和文化發展平臺
1.企業要不斷加強、改進對生產一線部門、基層部門的企業文化發展的投入力度,完善基層部門的企業文化服務性設施、員工生活設施,建設員工日常公共活動場所。如建設員工健身俱樂部,乒乓球、籃球、羽毛球運動場所,員工圖書館等,為企業文化的發展提供所必須的基礎設施。
2.企業要積極開展員工文化建設活動,樹立一種積極向上、上下一心、朝氣蓬勃、拼搏進取的企業文化精神。根據企業自身特色,把這種文化精神加以總結、整合并融入到企業的文化建設之中。如積極開展、舉辦員工籃球比賽、羽毛球、乒乓球、臺球等體育運動比賽,書法、繪畫、詩歌朗誦等文藝才藝比賽。積極組織員工學習先進個人事跡,豐富報紙、期刊、讀物、專業技術書籍等文化實物載體供員工閱讀、學習和技術培訓。積極發展各種文體協會,為企業文化的發展建設提供所必須的文化發展平臺。
三、弘揚奮斗精神,以奮斗者為本
田集發電廠大力弘揚“以奮斗者為本”的人才培養理念制定了中長期人才培養規劃,開展員工職業發展“雙通道”、青年成長成才推進工作,不斷完善選人用人機制。“讓想干事的人有機會,能干事的人有舞臺,會干事的人有待遇,干成事的人有地位,青年員工的成長駛上了“快車道”。對那些在工作中有出色表現的員工,予以充分肯定并樹立典型先進,積極開展典型先進人物事跡的學習活動,激發其他員工工作的積極性。對他們通過認真、努力工作而為企業創造出的價值予以贊賞和鼓勵,并制定相應的激勵機制。不斷地激發員工對企業的熱情,讓他們積極參與企業各項建設。
四、企業文化建設必須注重“人”的建設,堅持“以人為本”
企業文化建設的關鍵在人。要堅持以人為本,把員工的積極性視為企業生產活動的源泉,不拘一格選拔人才,不唯學歷、不唯職稱、不唯身份,實施“優勝劣汰”的競爭機制,促使人才脫穎而出,為企業發展積蓄人才力量。要重視人才培養,加大智力投資,抓好員工教育培訓工作,加大培訓的力度和廣度,培養造就一支高文化結構,高技術素質的職工隊伍,使企業保持永不枯竭的發展源動力。要注重情感管理,運用思想政治工作來激發人的積極性,真正視員工為主人,給予政治上關心、生活上關懷、工作上支持,并積極培養員工的主動參與意識,增強員工對企業的歸屬感和責任感。
五、企業文化建設必須發揮宣傳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進行潛移默化
宣傳思想政治工作是企業文化建設的先導。利用網站資源,田集發電廠建立了門戶網站,可以利用網絡資源快捷地進行交流。從管理模式上來說,不僅僅是本廠的員工,之外還有更多的外委單位職工,他們在田集發電廠工作生活,也是一支較大的隊伍。建立事務論壇可以便于各部門員工的協調,有利于和諧共存共進。注重策劃出符合實情特色的文化標語。讓簡潔易懂的文字涵義,深入到每一個人的心中,牢記工作職責,增強企業價值觀在員工心目中的核心地位,進而更忠誠企業,更踏實做事。
六、加強民主管理,孕育融合文化
田集發電廠積極落實廠務公開、民主管理的各項制度,努力維護好員工的合法權益,在每年召開的職工代表大會上,廠工會認真征集職工提案,并對辦理情況跟蹤監督,最后實現閉環管理并及時予以公布。endprint
文化融合是團隊力量形成和個人成長進步的基礎。針對來自五湖四海的員工,田集發電廠一是倡導和諧的文化氛圍,為增強員工歸屬感,組織全體員工學習集團公司《企業文化理念手冊》和《田集發電廠企業文化理念宣傳手冊》,做到人手一本。在濃厚的文化氛圍中熏陶逐漸形成思維習慣,固化為行為方式,融合形成電廠自身特有的“精氣神”。二是從關心員工成長和生活等方面推進為員工多辦實事、多辦好事的“民生”工程建設,田集發電廠堅持每年至少一次到基層進行員工思想動態調研,收集各部門員工最關心的熱點問題,并協調相關部門進行面對面交流溝通,傾聽員工的意見和建議,心貼心、實打實的為員工服務。實現以文化融合人心,提升員工幸福指數。
七、為員工搭建成長平臺,激發企業正能量
田集發電廠每年開展創先爭優、立功競賽、合理化建議和技術創新活動,對涌現出的先進集體、先進個人通過門戶網站等平臺進行專題宣傳,樹立典型,崇尚創新奉獻,鼓勵廣大青年員工立足崗位建功立業,為企業發展獻計獻策,與企業共同成長。部分青年員工成長為本崗位上的技術大拿,員工王勁松和費章勝分別摘得2012年度集團公司熱控和繼保技能競賽冠軍,汪洋被評為“全國繼保專業技術能手”稱號,朱忠雷和卞興煒在2015年集團繼保調考中獲得三個個人一等獎的兩個,創全廠歷年比賽最好成績。通過立功競賽、技術比武、勞模評選、黨團評先評優等活動樹立先進典型,促進更多的員工積極進取,掀起“比、學、趕、幫、超。的文化氛圍。
八、以安健環體系建設為基礎,著力培育安全文化氛圍
田集發電廠貫徹“任何風險都可以控制,任何違章都可以預防,任何事故都可以避免”的安全理念,以開展安健環管理體系建設為抓手,精心培育安全文化氛圍。電廠從2013年6月開始啟動QHSE管理體系的各項建設工作,成立組織機構,制定了體系建設規劃,編制完善相關管理制度,開展了安健環知識培訓,提高全員對安健環工作的認識和參與程度,發布了《質量健康安全環境管理手冊》和58個管理體系程序文件,推動體系運行建設,于2014年10月通過了挪威船級社三標認證。
多年來,電廠未發生人身和設備事故,未發生環境污染和通報事件。電廠的安全文化氛圍逐漸培育形成,并貫穿于日常工作中,安全文化在企業安全生產中發揮了規范、導向及推動的巨大作用。
九、加強廉潔文化建設,培育風清氣正的企業氛圍
田集發電廠注重建立健全廉潔文化建設,作為企業文化的倡導者和組織者,各級領導干部嚴以律己、率先垂范,帶頭做到自覺遵守和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和反腐倡廉的各項規定,誠實守信、克己奉公,為基層員工做表率,以實際行動取信于員工。建立了黨員教育評議制度,奠定思想基礎;建立了黨風廉政工作責任制、廉潔從業制度、履職待遇、業務支出管理制度等,規范領導干部的職務行為;建立日常制度和年終述職考評制度作為日常管理工具和獎懲手段。這些制度相互銜接,共同作用,使廉潔文化建設規范、細化和閉環管理,做到預防有方、規范有序。結合企業實際,針對關鍵崗位和特殊環節,如大額資金使用、重大決策、重要人事任免等容易滋生腐敗的關鍵環節、重點單位,制定了《三重一大管理制度》等專門的管理制度,將廉潔文化建設融入企業生產經營的每一個環節,建立健全廉潔文化建設的長效機制,培育風清氣正的企業氛圍。
一個國家和民族需要文化,一個企業同樣需要文化來構筑。田集發電廠在取得良好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同時,也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和挑戰,獨特的企業文化為田集發電廠帶來了蓬勃的生機與活力,彰顯出企業文化的強大軟實力,構成了不斷發展、不斷創新的持續發展最主要動力,為田集發電廠的持續發展提供驅動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