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菁+潘金芳
【活動目標】
1.學唱歌曲《捏面人》,感受歌曲稚趣、生動以及京劇元素的風格,初步了解歌曲說唱結構的特點。
2.在原有歌曲的基礎上,即興創編歌詞,體驗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白板、捏面人視頻、伴奏音樂、京板。
【活動過程】
一、觀看捏面人視頻,引出歌曲
師:小朋友們你們知道嗎,有一位老爺爺,他的本領可大了,我們來仔細看
一看,他究竟有什么本領呢?(播放視頻)老爺爺在捏什么呀?
師:老爺爺捏的是面人。用面粉和成面團加上漂亮的顏色捏成各種各樣的東西就叫捏面人。他捏出了五顏六色、各種各樣的面人,把我們的眼睛都看花了。
本環節通過讓幼兒觀看視頻,引導幼兒初步了解什么是捏面人。讓幼兒說說看到了這么多豐富多彩的面人有什么感受,教師引用歌詞里的“把眼看花”進行了總結。
二、看圖譜,學念歌詞
1.師:老爺爺捏出了小朋友非常喜歡的小面人,他捏了些什么面人呢?我
們來猜一猜。
2.師:老爺爺捏了些什么?(分句出示圖譜)讓我們說一說,學一學,表演一下。好,我們把它們連起來說一說。
3.師:好,我們來把它們排排隊!第一個是豬八戒,第二個是……記住了。
沒有,好我把圖譜收起來,我們來一邊說一邊做動作。
4.師:這是什么樂器?這是京板,讓我們跟著京板的節奏說一說演一演。
本環節的重點是讓幼兒學念歌詞。通過無聲的動作表演讓幼兒去猜出捏出了什么,然后分句出示圖譜,引導幼兒邊看圖譜邊說一說,做一做。這首歌曲是一首有京劇唱腔的歌曲,于是我想到了用京板打節奏,引導幼兒有節奏地說和演。
三、學唱歌曲《捏面人》
1.教師范唱,引導幼兒欣賞傾聽
師:今天我帶來了一首歌曲名字就叫捏面人,那我們仔細來聽一聽歌曲里唱了些什么呢? 你聽到了什么?還聽到了什么?小朋友小耳朵真靈哦,還有一些地方你們沒有聽出來,我們再來聽一聽。
師:接下來,我們一起再來欣賞一下,請你聽一聽這首歌有什么特別的,跟我們平時唱的歌有點不一樣的地方?哪一句很特別?感覺像什么啊?為什么感覺像唱戲一樣?
師:因為有托腔。這個戲叫京劇,京劇是我們中國的國粹,這是一首有京味兒的歌。京劇除了有托腔,還會有這個是什么?看看我的動作。這個叫亮相。那亮相除了有這個動作,誰還知道不一樣的亮相動作?你來試試。我們把帶有京味兒的這一句學一學,還要加上你自己的亮相動作哦。
2.引導幼兒小聲地跟著鋼琴輕唱
師:剛剛我們唱的時候第二句歌詞“捏出來的面人把眼看花”還唱得不是很清楚,聽我是怎么唱的?我們試一試。現在你們來唱給我聽,把屁股往前面坐一點,胸挺起來,笑起來哦,請聽前奏。
師:剛才我看到兩個小朋友唱第三句“捏的什么呀,捏的什么呀”,表演得特別靈,我們請他們給小朋友們展示一下,我們也來學一學,把好奇的感覺把它表現出來。
本環節的重點是初步學唱歌曲,先讓孩子聽老師范唱,然后讓幼兒說說他聽到了什么?覺得歌曲有什么特別的地方?引導幼兒感受歌曲的特別之處,總結出這是一首有京味兒的歌曲。
四、演唱歌曲《捏面人》
師:那接下來請小朋友們把捏面人完整地欣賞一遍。你們可以在心里默默地唱,但是小嘴巴不要發出聲音哦。聽完之后,請你們告訴我這首歌曲前面是什么樣,后面是什么樣,有幾個部分。
師:誰來告訴我這首歌有幾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唱,第二部分是說。這是一首說唱歌曲。好,我們就來完整地唱一唱吧!
師:你們發現沒有,這首歌有一句唱了2遍,哪一句?(捏的什么呀?)
師:這兩句都有一點京味!那怎么來唱這首歌就更有趣呢?請小朋友們分工合作一下。誰來做小導演,怎么分呢?最后一句可以一起唱。
師:小朋友唱得不錯,但我覺得似乎少了些什么,這首歌有點京味,那我們如果有板有眼來說,是不是京劇味更濃?我想請小朋友用小手來打節奏。在哪里打節奏?(說的地方)我們來試試,可以了嗎?那唱的地方我們不能沒有事情做,我們就做動作。好,讓我們來跟著音樂表演一下吧。
本環節的重點是引導幼兒將歌曲的韻味表現出來,先讓幼兒了解這首歌是一首說唱歌曲,分為兩個部分。同時發揮幼兒的自主性,讓幼兒做小導演,分配角色,表演歌唱。最后讓幼兒用小手打節奏的方式更好地有板有眼地說唱歌曲。
五、幼兒自由創編歌詞
1.師:老爺爺除了會捏《西游記》的故事,他還會捏好多好多的面人。如果你是捏面人的老爺爺,你想捏什么呢?
師:好,我們來玩個游戲,請每個小朋友想一個你想捏的動畫片里的形象,當我唱到“你說是啥就是啥”的時候,你就要把這個人物或動物形象用動作模仿出來,我用京板給你們打節奏,當我的京板點到你說捏一個的時候,請你說出你捏的面人在干什么,我們來試試。
本環節是一個創編環節,為了使活動更有趣,我們將游戲的元素融入其中,在游戲的過程中發展了幼兒想象和創造能力。
六、結束
師:好,跟客人老師說再見,今天我們學了一首帶有京味兒的歌,現在跟著我,讓我們當一回京劇小演員。我們出發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