茍聃
摘要:中職學校的美術欣賞課是對學生進行美育的重要課業形式。美術欣賞教學在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的同時,還應把他們引向健康、 文明、積極向上發展的道路。本文從課前準備,創設能力培養和課后反思與評價三個方面闡述了中職美術鑒賞課具體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中職;美術鑒賞課;教學
美術欣賞課作為美術教育分支之一,其除了具有特殊性外,同時還具有教育上的獨特性。但是由于很多中職院校的美術教師對欣賞課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很多課堂根本談不上真正意義上的欣賞,有的老師為學生講解的并不是作品的時代背景、歷史故事及含義,教學形式就是一講到底,這樣的欣賞課變成了“講賞”課。 新課程中指出,美術鑒賞課要以學生發展為本,注重學生的想象力、感知力等方面能力的培養。為此,美術欣賞課上,教師要為學生創造一個輕松愉快,引導中職生對事物的認識和深入理解。
一、課前準備
教師在備課上所花工夫的多少直接影響授課的質量,因此課前有必要對教材內容進行適當的處理。中職學校美術內容種類繁多但缺乏重點,而且中職學生的理解能力又相對薄弱,相對來說缺乏鑒賞能力,因此,教師首先要將學生熟悉的剪紙藝術作為了本堂課的切入點,通過對剪紙藝術的分類、形式、內容的總結來突破本堂課的難點。其次,還要深入挖掘當地特有的民間藝術形式。
二、充分挖掘學生的潛在的創造性和想象力
《美術課程標準》指出:“通過美術課程培養的創造精神,將會對學生未來的工 作和生活產生積極的影響。”因此,應采取多種多樣的方法最大限度地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鼓勵并引導學生發揮創新的潛能。
(一)在中職美術欣賞課中凸顯人文性
凸顯人文性,這樣不但可以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念和健康的審美情趣,而且還可以激發學生積極地參與到活動中去。首先是教師通過對作品主題的闡述,可以幫助中職生更深刻地了解作品所要表達的意義。其次是教師應盡可能的創造教學情境。如:在欣賞中國古代山水畫時,教師可以放一段中國的古箏名曲《高山流水》,這樣不僅可以促使學生理解山水畫的意境, 還可以把握體會作者創作時的心態。在這樣美妙的藝術氛圍中,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也促進了學生主動地去學習。
(二)在小學美術欣賞課中體現自主性
在美術欣賞課教學中,教師過多過細的講解不利于學生欣賞能力的養成。教師應先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讓他們盡可能的暢所欲言,使他們能夠愉快的學習。首先是創設情景,好的導課要激情蕩趣。上課伊始可先給學生播放一段片段,通過觀看視頻讓學生說說都看到了些什么?從而引入課題。其次是興趣延續,在課堂上讓學生從動口動腦進一步到動手制作具有民間特色的小藝術品――捏面人,在輕松愉悅的音樂背景下讓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得到知識的鞏固和技能的提升,在活動的過程中又深刻地體驗了本民族特有的文化。如:剪紙教學中,剪紙是難度適宜,這一內容教師僅僅充當材料的提供者和教學的引導者。教師啟發引導學生分析、歸納出剪紙的分類,展開小組搶答,在競爭中達到以賽促教的目的。同時還要講究藝術語言,教師提供一些列有代表性的剪紙藝術作品,學生分小組代表發言。在小組代表分析作品藝術語言的過程中,通過生生交流、師生交流,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
(三)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在美術欣賞過程中,往往只觀察某個細節而忽視整體或注意整體而忽視其它,他們只注意到作品的其他一些形式的審美特征,很少有意識的把一幅作品當作一件完整的藝術品來欣賞。有的學生不會依據自己的生活見聞及由畫而產生的聯想對作品進行認識。為此,在美術欣賞過程中,采用強烈的色彩對比能夠吸引他們的注意力,他們對作品的感受能力也容易持續增長。為此,需要在課堂上讓學生從動口動腦進一步到動手制作,把課堂的愉悅氣氛帶入高潮。如:教師給學生提供捏面材料和簡單的泥面人造型圖片,在輕松愉悅的音樂背景下讓學生們加入自己的想法進行創作,這個活動簡單易上手,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得到知識的鞏固和技能的提升,在活動的過程中又深刻地體驗了本民族特有的文化。
三、課后及時反思,科學評價
教學反思是回顧教學、分析成敗、查找原因、尋求對策、以利后行的過程,其對教學效果的提高都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課外要加強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以及現代社會科學發展的聯系。精選終身必備的基礎知識來強化實現內容的基礎性、現代性、綜合性的統一。另外,現代美術教學非常重視讓學生表達自己的感受,在評價學生的作品時要對學生的作品盡可能多地表示出共鳴與欣賞, 應該多請他們談談自己的作品,多尋找學生的閃光點,使學生體驗到美術學習所帶來的無窮樂趣,從而進一步激發學習熱情。要讓學生在 美術欣賞過程中利用評價來提高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同學間的討論、自評、互評,不僅能充分發掘他們的藝術想象力和創造力,而且也增進了學生間的友誼。自評時便于學生把對名作的欣賞經驗遷移到對同學們和自己作品的欣賞中來,也使學生有一種成就感和自豪感,也就是說在教學評價上既要評價學生的學習成績,也需要教師有較強的應變能力,及時調整教學策略。
總之,中職美術欣賞課是發展學生創造性活動能力的重要渠道。美術欣賞能夠打破時間、空間、地域的界限,讓中職生在想象的空間中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馬薇.試論新課程理念下的中職美術教育,2012(05):191.
[2]夏巖.新課改背景下美術鑒賞課的有效性教學研究[J].大舞臺,2012(02):l94-l95.
[3]蘭金仁.藝術與人的發展[M].北學校支持力度育研究,2013(12):136-137.
[4]董建宜.論中職美術教學中藝術創造力的培養[J].北方文學(下半月),2012(09):179-180
[5]錢葉月.中職美術教學必須注意的幾個問題[J].蕪湖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02):105-10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