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從傳統課堂向新課改轉型的過程中,相當一部分學校的初中思想品德課堂還存在以下問題:教學方式單一枯燥、缺乏實踐、學生對學習內容沒有興趣。筆者結合多年教學經驗,認為要解決以上問題,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發言,參與討論,要結合教學內容組織社會實踐,更要利用多種教學方式吸引學生的興趣。
關鍵詞:初中;思想品德;問題;策略
思想品德教育是我國九年義務教育的重要科目,它肩負著塑造青少年健康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的重任。因此,對初中的思想品德教育應該給予足夠的重視。然而由于應試教育過分注重考試成績,以至于在中學階段學生被提到“思想品德”立刻聯想到的是死記硬背。這種以考試為目的的傳統是現階段我國大部分地區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造成這一問題的原因既在于老師,也在于學生。
一、初中思想品德教學存在的問題
通過觀察筆者所在學校及周邊的思想品德課堂,我們發現初中思想品德教學存在的首要問題是教學方法過于單調。也就是說教師在組織課堂的時候還是習慣于傳統的“填鴨式”教學,將每堂課的目標設置為要讓學生掌握幾個知識點,要讓學生在期末考試中多拿幾分。正如一些研究者所指出的,這種教學對學生的主體性地位也沒有得以重視,這就使得學生的主動積極性沒有得以充分發揮,對學生進一步學習思想政治知識就有著很大阻礙。新課標雖然推行很多年但是在部分學校還是很難執行,傳統的的“填鴨式”教學和新課標的最大不同在于課堂主體的轉變。
初中思想品德教學存在的第二個問題是缺乏與實踐的聯系。初中思想品德課程所設計的內容十分豐富,從七年級到九年級共五冊,內容涉及道德、人際關系、倫理、法律、政治、經濟等等,幾乎是社會科學的全部。這些知識都是在我們生活中活生生呈現的,并不只存在于課本的說教。但是我們發現,很多教師在組織課堂的時候過分注重課本而忽略實踐的作用。沒有讓學生參與到社會實踐當中去,從而在學習知識的應用上就存在著諸多不足,這就必然會影響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
存在的第三個問題是學生對思想品德課程普遍缺乏興趣,這一問題也是上面兩個問題所造成的結果。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學好一門課程的主要動力。但是由于課堂教學方法單一枯燥,缺乏實踐內容,因此很多初中生對思想品德的學習缺乏興趣。大部分教師對這種現象視而不見,在課堂教學中全然不顧學生的興趣是否得到了激發,只是為了教學而教學,不和學生互動,不根據教學內容采取適當的方法以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么課堂教學肯定是失敗的,是沒有效率可言的。
二、針對初中思想品德教學存在問題的策略
我們分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且找出其中的原因就可以對癥下藥,對這些問題提出一些應對策略。這些策略不單單是從理論層面上提出的,而且是筆者在近些年的教學經驗上總結出的經驗。對于“填鴨式”的傳統教學方法我們認為應該詳略得當,既不能完全接受,也不可全盤否定,因為畢竟教師是同學們在課堂中關注的焦點。我們的應對策略是分組討論學習。分組學習體現了課堂主體是學生的新課改理念,由于每個學生的成長環境不同,他們所接觸的社會也有很大的差異,鼓勵學生分享自己或者自己周圍的故事能夠豐富課堂內容。在這種新的教學方法中,教師的作用就是做總結,將同學們理解不周的地方指出來,為同學們點評,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對于教學過程缺乏實踐內容的問題,需要教師仔細研究教學內容,選擇一部分內容進行社會實踐。針對操作性較強的內容,老師就要能和實際的教學情況緊密結合,注重對學生的實踐活動的開展。思想品德的教學既要從理論走向實踐,也要反過來再從實踐回到理論,這樣才能讓學生通過實踐活動來理解思想政治教學的內容,這在教學的效率水平上就能有效提高。實踐活動既可以集體進行,也可以以家庭作業的方式單獨完成,具體由教學內容而定。例如八年級上冊第一章《相親相愛的一家人》可以給學生布置作業,讓學生為父母洗一次腳,以實際行動體現孝敬父母的傳統美德,而關于我國民主制度的內容則可以帶領學生參加社區基層組織,了解基層民主的具體實現。實踐活動的意義不單單在于教學,在實踐活動開展后就能夠增強學生間的交流,對師生間的關系拉近也比較有利。
要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除了上面提到的以學生為課堂主角和實踐活動兩個策略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策略就是豐富教學方式。例如使用多媒體教學、課堂模擬以及辯論賽等等。例如在學習法律法規的時候可以用多媒體播放一些典型的案例,《今日說法》等法制節目就是不錯的選擇。學習我國的政治制度內容時候,對于一些選舉等流程可以采取課堂模擬的方法來吸引學生。在學習“競爭與合作”這一節時,教師則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辯論賽,辯論“合作與競爭哪一個更重要”,讓學生進行一場別開生面、融入政治知識思想的辯論賽。學生為了在辯論中取勝就會去搜集材料,積極思考,再加上辯論設計,這就無形中提高了學生的政治知識的綜合水平,并且培養了學生的興趣,對促進課堂教學大有助益。
三、結語
不論在傳統課堂還是新課改的新課堂,教師始終是課堂的組織者。對于現階段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教師應該敏銳地發現,分析其產生的原因,并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找到應對策略。盡管思想品德具有很強的理論性,但是它終究是來自于生活,因此只有發揮每個學生的生活閱歷,鼓勵每位學生發言,才能避免傳統的“填鴨式”的教學。只有注重實踐,組織實踐才能避免知識變為無味的說教。只有采取多樣的教學方式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所存在的問題不止是這幾條,還有很多,需要我們慢慢去發現,去分析,繼而找到解決的辦法。
【參考文獻】
[1]宋巖.初中政治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新課改背景下的新視角[J].吉林教育,2016(29).
[2]范寶仙.對初中政治教學生活化的思考[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6(08).
作者簡介:蘇桂桂(1983—)女,回族,寧夏西吉縣回民中學思想品德教師。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