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瑞
【摘 要】 文章介紹了民商法連帶責任的內涵,分析了民商法連帶責任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準確把握連帶責任的詮釋、充分保障原告的選擇權、連帶責任認定中引入實體法與程序法、為當事人合法要求提供相應制度空間、準確認定共同侵權人責任的輕重、分類認定共同侵權人責任等對策,希望能為相關人士提供一定參考。
【關鍵詞】 民商法 連帶責任 問題 對策
前 言
民商法與人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是我國法律政策中最為貼近民生問題的關鍵部分。連帶責任是民商法中的重要內容,雖然民商法中有很多部分涉及到連帶責任,但仍沒有一部法律來對連帶責任進行明確規定。所以,為了加快我國法治化進程,充分保障人們的利益,相關人士需要加快對民商法中連帶責任的研究工作。
1 民商法連帶責任的內涵
民商法中的連帶責任具體來說是指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當事人時,根據相關的法律規定或者是當事人自身的約定,其存在的共同債務需要全部當事人部分或是全部承擔,而在債務履行時,由債務關系形成的民事責任。如果存在多個責任人,則這些責任人都必須履行對全部責任的清償責任,這樣每個責任人之間就形成了連帶責任或者是連帶關系。
2 民商法連帶責任存在的問題
第一,民商法沒有與程序法形成緊密聯系。在民商法具體的實踐過程中發現,其規則的改變都將會對連帶責任產生一定的影響。現階段民商法沒有與程序法形成緊密聯系,如果只是使用民商法程序,就會使得連帶責任的判定與實行流于形式,其判定過程與結果必定會缺乏合理性;第二,責任人相關責任確定的不具體。對于共同侵權行為,如果在沒有經法院審理的情況下,債權人則不能追究被起訴的侵權人的相關責任,而未被起訴的相關侵權人其責任則更加不會被追究。但據目前來看,對于后續侵權人是否具有其他侵權行為,以及侵權人之間責任的分攤上,法院很少會給予全面考慮與重視但對于被起訴與未被起訴侵權人之間的責任分配卻不會去追究;第三,選擇權的使用缺乏嚴謹性。在民商法案件具體的審理過程中,有些法院為了提高案件審理的效率會要求原告將所有侵權人一同起訴。這樣在判定領帶責任過程中就會導致忽視原告選擇權的情況;第四,就目前的一些法律案件來講,我國的相關法律條文并沒有對連帶責任人間的責任輕重做出明確規定,只是簡單的做出了全部侵權責任人都必須要承擔全部責任,這樣就會很容易引起一系列糾紛與不合理。
3 優化民商法連帶責任的策略
3.1準確把握連帶責任的詮釋。對于部分必要的公共訴訟的法律條文,需要及時納入到《侵權行為法》中,同時,還需要對其具體的分類進行明確的把控。現階段,我國得的必要訴訟主要分為固有必要訴訟和類似必要共同訴訟兩種,固有必要訴訟是在訴訟標的基礎上,需要明確參與訴訟當事人的數量,且必須要共同進行相關審判。類似必要共同訴訟就是要著重考慮到訴訟標的客觀關聯要素,法院給予多人共同訴訟、應訴案件進行共同審理。對于多人共同起訴、應訴的案件,法院應按照相關要求給予并案審理。
3.2充分保障原告的選擇權。維護原告實體權利的基本原則是法規公正性的充分體現,所以,為了保障原告的實體權利,相關工作人員應結合具體需求,將共同侵權承擔連帶責任的相關訴訟盡快納入到相關的必要共同訴訟中。同時,在連帶債務中,只要其中一個存在責任的人在場,就可以要求債務人賠償所有到期債權請求權。另外,原告在訴訟中可以隨意選定一名連帶債務人,讓其定期償還所有連帶債款;同時,如果有某一個債權人申請獨立承擔所有的債務,也要賦予其相應部分、獨立存在的請求權。
3.3連帶責任認定中引入實體法與程序法。實體法可以更好地規定權責人的權利和義務,且能與民商法進行有效整合,可以更好地發揮民商法的作用;程序法時實體法的有效保障,所以,在具體的連帶責任認定的過程中,需要充分結合實際案例,應注重實體法、程序法的引入,并借助程序法、實體法來進行審判,進而對案件做出共同審理。
3.4為當事人合法要求提供相應制度空間。在具體的立法過程中,相關的工作人員需要針對當事人的所提出的要求,為當事人構建出更加合理和多樣的,可以滿足當事人需求的制度空間。第一,立法人員需要從立法公正的角度來綜合平衡訴訟的公正程度,并在此前提下,盡可能的獲得最大化的訴訟效益價值,之后再結合具體情況,更科學的設計民商法中連帶責任的訴訟程度制度;第二,在構建完善的程序法之后,在后期的立法過程中,相關工作人員應結合具體情況,采用更科學有效的措施來為當事人的合法權利提供有力保障;第三,,立法人員需要充分考慮到實體法中的程序性規定是否能夠做到與其自身具體條文規定相適應。
3.5準確認定共同侵權人責任的輕重。對于共同侵權人,民商法中只對其均需要承擔的責任做出了明確規定,但卻為針對其責任的輕重的規定卻有待進一步明確,進而導致案件審理過程中,很難真正結合相關法律法規來保證判決的公平性。所以,在民商法中針對不同的涉案情況要制定出具體的判定標準,進而保證不同案件能夠擁有較為科學、合理的判定依據。
3.6分類認定共同侵權人責任。第一,面對共同侵權人數相對較多的情況下,可以通過將相關責任認定標準引入到侵權行為法中來解決。合理劃分出只需要對其中某一部分、共同訴訟的情況;第二,如果案件牽涉的人數超過了相關標準或者是涉案情況較為嚴重的情況下,可以向全部的當事人提起訴訟,且只有在共同訴訟的前提下,法院才能對案件進行審理。如果債權人沒有辦法提起共同訴訟,法院可以不予以審理;第三,面對一些較為特殊的情況,債權人可以對涉案的債務人提出部分訴訟,案件的最終判定常常都是結合共同債務人的受牽連程度來完成的。
結束語
總而言之,連帶責任在我國現代民商法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相關工作人員需要充分重視連帶責任,并積極發現、總結民商法連帶責任中存在的問題,并通過不斷完善連帶責任制度,為權利人和連帶責任人的權利提供最大的保障,進而促進我國和諧社會的構建。
【參考文獻】
[1] 張航.民商法連帶責任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思考[J].法制博覽,2015,(23):26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