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七巧板是我國特色傳統益智類玩具經典,歷經百年至今,內涵文化不減,仍引起人們廣泛的喜愛,并且運用在設計領域的各個方面,美名曰:“東方魔板”。如何對傳統玩具七巧板的內涵分解和其對現代產品的傳承是本文闡述的意義。
【關鍵詞】 七巧板 設計 傳承 內涵
一 七巧板的原理解析
七巧板的原理是古代算術中“出入相補”,它帶來最大的特性是創新精神,其次是實踐能力。它的原理是能巧妙地去利用線性規劃和排列組合,利用拼湊,從而得到形狀多變,種類多樣的圖案。在它們拼搭的過程中創作擁有非常廣的空間,使得創新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在其過程中,實踐能力也有所提高,開拓思維,豐富創意,特別是在當代的設計中有所體現,大大提高了人們的想像能力和審美情趣。
二 七巧板的美學分析
3.1動態。動態是七巧板美學的最特色之所在。理性的數理思想是七巧板自由進行組合的基礎,極具邏輯性的完美倍數關系使得簡單的圖塊變幻為上萬種復雜的圖形,正是因為這種動態的強烈對比,使得七巧板的亮點格外突出。它在為使用者提供實踐能力的同時,也提供了了自由發揮和無窮無盡想像的空間,啟發想象力,讓人們在娛樂的氛圍中享受到樂趣。
3.2靜態。靜態主要源自七巧板本身的形態,幾何本身是最簡單的形態概念,巧妙地借用數理原理,衍生出千千萬萬復雜的邏輯,它本身所呈現出的靜態美,從古至今,無論時代怎樣遷移,永恒不變的美感一直持續。七巧板所有組成的圖形的角度都為45°,它們的面積比例分別為1:2:4,這種黃金的比例使得本身簡單而神秘的圖形更為精美和具有親近性,所以七巧板被稱為完美的幾何結構是當之無愧的。也正是由于它具有普遍大眾性,才使得眾多的設計師將其精髓融入設計。
三 七巧板的文化內涵
七巧板作為一種益智玩具,它寓教于樂的方式是無論老少都喜愛的。七巧板強調在娛樂的同時,通過操作過程中的親自體驗,制作,玩耍這樣娛樂與教育的結合。
中國傳統的益智玩具具有文化內涵和獨特的審美特征,七巧板也不例外,本身是中國傳統文化稱為為精髓的一部分,融入縝密經典的算術數理性邏輯和簡單自然的娛樂性能,借助玩家對自然場景、事物的觀察中,拼湊出生動的場景和人物。培養形象記憶能力、創造能力、品格能力和觀察能力等。形成了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優秀的中國傳統玩具之一。
四 七巧板的設計分析
5.1性能分析。性能分析可以分為兩種:使用功能和精神功能。所謂“使用功能”指的是七巧板滿足使用者的實質性的需求功能。在七巧板完全成型之前,“燕幾”和”蝶幾“成為餐桌或者活動的用具,它首要考慮的因素就是實用性。而精神功能在于,人們在使用七巧板的過程中的情感和精神體驗,美感的欣賞。在“燕幾”被使用的過程中,根據人數而進行的自由拼桌組合為聚餐時候提供了良好的氛圍,也有利于其情感的促進交流。
5.2思維分析
5.2.1具象和抽象。七巧板作為一個玩具,其實極為簡單,整個過程是具象和抽象的過程。它本身的形態是由線條組成的日常隨處可見的簡易圖形,這個是具象的,它以概括的方式去表現出一個抽象的形態,并且也不是最終,會隨時推翻,并且重塑,這是一個抽象的過程。
5.2.2分離與重組。七巧板根據自己的思維方式和想法的任意組合,拼湊出任意想象的圖案。可以再次分離,再次組合,成為新的整體,運用在設計的理念就是將設計元素重組,成為一個新的東西,也許,所有的元素都是本有的,但是不同元素之間進行的組合常常會產生新的設計,就像想法需要交流,因為不知道什么時候回迸射出新的創意思路。在原有的設計中進行拆分和重組,形成新的產品,這樣一種思路給設計帶來新的局面。
5.2.3運用其中的邏輯去解決設計問題。七巧板提供一種載體,給予人們思維的開發和想象力的發揮。無窮無盡的創意思路展現出來的時候,可以是通過很多途徑,例如生活用品、創意圖畫、服裝店等等,它的變幻是無窮的,使得人們的思考和應變的能力得到廣泛的運用。
五 七巧板設計產品舉例
現代居家沙發組合:在當今時代發展下,家具的設計也在不斷地追求創新。城市化發展迅速,城鎮居住空間越來越擁擠,特別是發達的一線城市,大量的居住人群蝸居在極小戶型的住宅中,正是因為這些現象的出現,更加促進了家具設計的要求,作為設計師,這也是需要我們關注的社會現象。與此同時,人們的審美和生活水平都在提高,對享受品質的性能上都有了更高的需求。
將七巧板的原理運用在沙發上,設計出一種便捷、輕巧、課多重組合的沙發去適應時代的需求。拋棄對傳統沙發笨重,大小統一不可變換的限制,以七巧板七個模塊為基本要素,從而結合沙發使用的功能,使得沙發可分離,可再組合,形成各種茶幾、床、沙發等,內部還可以安裝帶有收納功能的隱藏抽屜,使得功能變得多樣化,形式呈現個性化等多種優質性能。在材料上,采用布藝和海綿包裹,環保、輕便舒適,遵循人機工程學和美學的要求,形成顏色簡潔、尺寸合理材料環保、結構簡單、組合靈活的小戶型多功能沙發。根據功能和空間特點的需求,自由變換大大增強了功能性,而且,易搬運和拆卸十分便捷,適應現代空間的要求。
總 結
民族的既是世界的。中國傳統玩具的內在包含著中華五千年的民族的偉大智慧的沉淀,這也是中華玩具的根本之所在,包含著前人們的積淀。傳承傳統玩具,傳承古人之精髓和現代與之融合,使得傳統通過現代繼續接力。將民族與世界相融合,保留濃郁的民族內涵和中國特色。
【參考文獻】
[1] 王連海.《中國民間玩具簡史》.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2008.
[2] 宋強、戈景剛、葉振合.《產品設計繼承傳統文化的方法》.包裝工程.2008.
[3] 張凌浩.《符號學產品設計方法》.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1.
作者簡介:鄭容(1994——)女,漢族,浙江臺州人,浙江理工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2017級研究生,資產評估專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