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仙妮
摘 要 聲音是現代影視藝術中不可或缺的元素,聲音的技術與藝術直接影響到影視的呈現效果。文章主要就影視聲音技術與藝術展開探討,以期能夠為增強聲音的影視運用效果提供思路。
關鍵詞 影視;聲音;運用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8)225-0083-02
電影發展至今不過百余年的歷史,但無可否認,它已經成為當代最具親和力、影響力以及活力的藝術。隨著近年來電影藝術的快速發展,聲音、色彩、蒙太奇及運動鏡頭等各種表現元素的靈活運用,推動著電影的改革和創新,尤其是聲音在電影中的發展與應用,讓電影藝術達到了巔峰。
1 聲音在影視藝術中的重要性
聲音在現代的影視藝術中已是不可缺少的元素,它的藝術表達更是電影藝術中占有關鍵的地位。但是在電視興起之前的電影中,在近300年的時間里處于“偉大的啞巴”時代,在美國于1927年拍的電影《爵士歌后》后,有聲電影才逐步發展起來。
在電影和電視中應用聲音,讓其不再依賴于單一造型的方式,媒介也由以往的純視覺轉變為視聽結合,同時音畫結合藝術也取代了以往的畫面藝術。同時,它使電影發生了質的飛躍,讓電影本性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進一步推動著電影藝術的快速發展,同時也極大拓寬了電視藝術發展的思路與空間,這讓當代影視聲音藝術發展有了良好的條件。
影視作品的形成需要經過策劃、構思、拍攝、特技合成、配音、字母等流程,對拍攝好的鏡頭來說,雖然有精美的構圖、豐富的信息量和較強的表現力,但是也僅僅為零碎片段,如同沒有進行加工的寶石,不能將其光彩充分體現出來。對此需要進行后期剪輯,采取合理的排列組合方法,從而讓人在感官上獲得愉悅,真正體會到電影藝術的魅力。在影視作品中聲音主要包括三個要素,即語言、音樂與音響。
語言也就是臺詞,這種表現方式受眾較為熟悉,也容易接受,接下來對音樂、音響等在影視作品中的應用進行分析,以此感受影視聲音藝術為我們帶來的美好體驗。
2 影視的聲音技術與藝術
2.1 音樂
簡單對影視聲音中的音樂進行分類,大概分為一下3種:1)片頭音樂,用兩大作用作用,其一,在故事開始之前把觀眾的情緒帶到所要講述的故事氛圍中,如《末代皇帝》的開頭音樂,有典雅幽遠的宮廷韻味,又帶有西方看東方的眼光,特有的想象力與神秘感;其二是預示作品要揭示的主題,如《辛德勒名單》中的音樂,表達對德、意法西斯屠殺猶太人對殘酷暴行對悲憤和對猶太人無限同情對哀傷的內容。2)主題音樂。為將影視思想反映出來、對相關情緒進行概括、刻畫主人公性格和表現作品的總體風格而創作的音樂,是影視劇音樂的核心部分,是作品音樂發展的基礎?!短┨鼓峥颂枴凡捎谩段倚挠篮恪返男桑鳛槿珓〉闹黝}性音樂在高潮處出現,充分展現了影片歌頌的愛情主題。3)背景音。是影視聲音中的一大亮點,表現影片特定氛圍、渲染影片情緒色彩的音樂形式。
2.2 音樂功能
關于音樂功能而言,這種藝術形式有著抒情性特點,可以將人物,可以將不同人物之間的情感表現出來,讓觀眾更好感受到各人物豐富的內心活動,這表明了音樂的活躍、表現力強等特點。音樂通過高低起伏、長短快慢和強弱轉變等變化,能夠形成調式、旋律、節拍和節奏等都不一樣的曲譜,有利于將作者的感悟與情緒淋漓盡致的抒發出來。
音樂能夠塑造出類型不一的聽覺形象,讓觀眾體驗到各具特色的藝術美感??梢娨魳放c其他藝術形式相比,在滲透性和交融性等方面更具優勢,且有著含蓄和若即若離的特點,是體現在潛意識中,從而讓音樂有了更多的想象美和藝術美。
德國作曲家赫曼·赫賽說過音樂主要是為觀眾帶來無意識的支持,其并非為顯露的,同時我們也不需要知道它,不過音樂能夠發揮出相應作用……一些人認為對音樂來說,我們感覺不到其存在才算是最好的。影片《卡羅爾》的結尾,特瑞絲與卡羅爾在吵雜餐廳中深情凝視時的那一段音樂十分震撼:嘈雜環境下,周圍人夸張動作中,兩人靜靜地凝望對方,沒有任何語言,鏡頭一鏡到底地拍向卡羅爾富有情感的眼睛,仿佛周圍事物都不存在一般,主題音樂由幽藍天空和碧綠叢林深處逐步流溢出來,是真實發自內心的,能夠讓人們靈魂深處受到震撼,最終讓場景處處都有音樂……在畫面內人物越來越模糊后,只有音樂還在繞梁,就像并不是聲為畫而作,而是畫為聲而附,此時音樂是蒼穹應有之聲。
2.3 音響效果
再者是影視作品的音響效果,通過在銀幕視像的應用,能夠讓空間更具縱深感,為環境賦予了情感因素,人們可以產生身臨其境之感。在改善環境、提升真實感以外,音響還可以取代視像對劇情做出交待。
以《百老匯的旋律》這部電影為例,女主人公與愛人出現了矛盾,面對愛人憤然離去后,電影中沒有在正面訴諸視覺形象:在女主人公倚在窗邊后,通過添加了關門聲、馬達發動聲、車輪旋轉啟動聲等音響效果,觀眾從女主人公痛苦面部表情中能夠了解到其愛人的離去。通過運用這一手法,顯得含蓄自然,雖然看起來無意,但是卻是匠心獨運的體現。
音響效果在紀錄片中也發揮著重要作用,以紀實風格為主的影視作品為例,出于對真實、自然的原生態的追求,一般會選擇非職業演員來演繹,沒有對其聲音進行修飾,且選擇了同期錄音,將所有背景內的音響進行了收錄,特別是噪音的存在會讓對話斷斷續續。這看起來與影視聲音規則相違背,不過也在其他角度證明了規則,采用這樣的聲音效果,能夠將真實的生活情景鮮活地呈現在觀眾面前。
2.4 畫面與聲音的融合
僅僅知道影視中的聲音包括這3方面的運用還不夠,還應當了解畫面和聲音的巧妙配合,才能更好地保障影視作品的創作水平。
聲音和畫面沒有主次之分,其主要目的是將主題全面表現出來,且發揮的作用都是不可或缺的。簡而言之,聲音和畫面具有如下的關系。首先,音畫的一致性,也就是音樂和畫面要充分結合,音樂情感與畫面內容應該一致,在節奏上達到吻合。如電影《紅高粱》中“我爺爺”吼唱《妹妹你大膽地往前走》與電影《史密斯夫婦》中開場舞會樂隊演奏探戈旋律等,通過引入音樂,讓畫面呈現的視像內容得到強化,以此對畫面氣氛情緒進行烘托和渲染。
其次,音畫的對立性,通過讓音樂情緒、節奏與畫面內容、氣氛相悖,讓聽覺形象和視覺形象出現矛盾對立,這樣能夠達到某種寓意性和別樣的藝術效果。
最后,音畫的分流性,也就是音樂不配合畫面,也沒有與畫面內容保持對立,音樂和畫面相互分流。以《駱駝祥子》這部電影為例,通過頻繁使用京韻大鼓音樂,并選擇了民間說唱文藝運用較多的三弦,這樣的音樂處理方法在大多數情節上同畫面呈現的內容缺乏緊密聯系,不過達到了豐富音樂容量的目的,從讓音樂形成了完整主體,讓電影更具地方性與時代性特征。
甚至可以說,畫面是具象的,音樂是精神層面的,音樂是對畫面的升華。以《泰坦尼克號》這部電影為例,導演選擇了在結尾使用《我心依舊》的主題曲,除了能夠將電影主人公當時所處環境中的復雜內心世界表現出來以外,還讓觀眾情感處于亢奮狀態,從而進一步升華了影片的主題與人的精神。
電影《泰坦尼克號》里面多次用到這段音樂,在這些傷感樂曲的帶動下進入了高潮,讓故事情節順利實現了過渡與轉場,同時升華了在泰坦尼克號上主人公杰克與露絲短暫而又刻骨銘心的愛情,我們可以了解到杰克愿意為愛而犧牲的精神、露絲對杰克的懷念之情以及她失去杰克的痛苦,最后將把這份痛苦轉變為活下去的勇氣。這樣不需要如何進行表演、痛苦和解說,都將這些內容含蓄而又充分的表現出來。
由此可見,在出現畫面語言的時候,通過運用聲音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發揮出決定性作用,讓電影電視作品的制作上了一個新的臺階。聲音中承載了豐富信息和巧妙的藝術構思,能夠在作者與觀眾之間搭起溝通的橋梁,是電影的重要藝術表現語言。
3 結論
日本著名導演黑澤明說過“在我給影片注入聲音的時候,我渾身在顫抖,因為那是我最激動的時刻”因此,聲音在影視作品的運用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聲音不僅豐富并擴大了電影的時空,使得電影藝術作品中的場景、氣氛得到無盡延伸,并且能夠給觀眾帶來無比完美、宏大的視聽覺盛宴。
參考文獻
[1]馬曉萍.探究動畫視聽語言中聲音與畫面的關系[J].新聞研究導刊,2017,8(10):21-38.
[2]瞿瑋.電視聲畫關系之我見[J].湖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37(1):38-41.
[3]徐新曲,盧慶會.影視藝術中聲音與畫面的關系[J].現代視聽,2010(S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