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傳寶+張寧+李銀飛
摘要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我國企業硬實力不斷增強。然而,由于受到企業文化等軟實力的制約,我國企業發展遇到瓶頸。企業要想在當今時代繼續保證長足的進步,企業文化建設是首要的一步。本文從我國企業文化的介紹和發展入手,對我國企業文化特點展開介紹,并從領導層和員工兩方面提出建議,為企業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企業文化 發展歷程
一、企業文化概述
企業文化是當前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我國企業在實踐中形成的帶有企業特色的文化,包含企業經營態度、企業精神、運營目標和規章制度等,是企業核心價值觀念的體現,有助于企業戰略發展目標的實現和提高公司管理水平。當前形勢下的競爭,已經從產品的競爭、服務的競爭以及營銷手段的競爭等方面發展到企業文化的競爭,建立健全優良的企業文化,對于打造核心骨干隊伍、提高員工素質有著重要意義。
(一)起始階段
改革開放初期,國有企業在改革開放的旗幟下步入發展的快車道,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國有企業面對遺留下的舊傳統,認識到建設企業文化的重要性。企業領導層在原有規章制度的基礎上,不斷積累新的精神財富,大力發展、弘揚企業精神,初步建成企業文化。
(二)發展階段
該時期,民營企業逐步壯大,對國有企業形成了不小的壓力。國有企業面對新的挑戰,開始重新評估企業文化發展狀態,為企業文化注入創新元素,企業文化建設初步取得成效,員工逐漸認同企業文化。
同時期的民營企業也開始形成企業文化,主要在于對公司利益和生產效率的堅持,將公司的發展精力重點投入在市場和產品上,且由于民營企業初步發展,組織中人員以親戚朋友為主,企業文化具有較多傳統小作坊作風,飽含小農意識,強調兄弟情誼。
(三)提高階段
隨著企業文化發展的進行,國有企業越來越重視企業文化。企業文化建設重心轉向以人為本,強調服務精神,加強學習創新能力培養,將有利于企業發展的各項理念融入企業文化之中,打造了企業新形勢下的新形象。
民營企業在這個階段開始逐步認識到企業文化的重要性,開始完善企業制度,在此基礎上發展文化管理,逐步向市場接軌。一些企業管理者意識到企業形象對于企業的有利影響,著力樹立良好形象,然而由于經驗不足,且企業發展重心仍然在于業績和生產上,企業文化建設流于形式,尚有一定提高空間。
(四)創新階段
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國有企業文化建設已逐步成熟,開始對企業精神多加整合、提煉,構建了以企業價值為核心的文化體系,符合時代的特征,企業文化成功內化,并直接體現在各項制度上,突出企業性質,顯示出各行業不同企業的特征。
民營企業隨著規模越來越大,品牌逐漸成熟,內部分工更為細致,同時由于外國公司進入中國市場的影響,市場競爭激烈,一些較為成熟的企業文化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民營企業管理者,使之開始對企業文化創新變革,與社會經濟和生產力發展相適應,民營企業文化建設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二、我國企業文化特點
我國企業文化特點其一在于明顯的地域性,企業發展初期,核心領導層初步建立企業文化,不可避免地受當地地域文化影響,繼而逐步發展被全部企業成員接納。其二,企業文化中一般含有企業發展的痕跡,或具有學習先進企業文化的標示。其三,我國企業文化中多含有二次創業的痕跡,由于我國民營企業壽命較短,企業員工尚未融入企業文化,就有可能面臨企業破產問題。其四,由于企業文化發展起源于西方現代管理思想,在中國的實踐中發展逐漸成熟,我國企業家將二者緊密結合,形成了一套具有中國特色的企業文化體系。
三、民營企業文化建設
(一)強調企業文化重要性
企業文化建設要求企業結合實際情況強調企業文化重要性,從而增強企業凝聚力,這是企業中以人為本思想的必然選擇。企業領導層認識企業文化的重要性需要一定時間,在這個過程中,應當盡可能地提升個人認識,加深對企業文化的了解,充分運用現有技術手段,學習先進企業文化經驗,將一些企業中存在的陋習徹底革除。
(二)提升員工素質
企業文化建設需要全體員工的支持,員工的個人素養和工作態度決定了企業文化發展的成敗。企業文化建設依賴員工自覺性,應采取獎勵、表彰、評優或掛鉤績效等方法鼓勵員工積極參與企業文化建設。同時加強對員工的培訓,樹立終身學習思想,鼓勵員工努力學習提高工作水平,強化員工個人素養,在此基礎上加強員工的職業道德教育,改變員工中普遍存在的惰性思維,樹立積極進取的精神榜樣,創立優質服務、高效一流的企業理念。
四、結語
企業文化建設對于企業的長遠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企業的發展離不開企業文化的引領。我國企業經歷了數十年的發展,已經在技術和硬件上有所成就,然而由于時代的局限性,我國企業文化建設還略顯不足。中國企業要想發展壯大,就必須明確自身目標,嚴格構筑企業文化體系,在硬實力基礎上加強軟實力,從而更好地推動企業發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