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玲
摘 要:本文闡述了農村檔案管理工作的現狀及存在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農村;檔案管理;現狀;問題
中圖分類號:S-0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71232076
根據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農村居民為6.74億人,農村占總人口50.32%。可見我國是農業大國,農民在全國人口總數中占有絕大的比例,我國要全面實現小康社會,農業的發展,農村狀況的改善及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就成為國家工作的重點,農村的發展狀況和水平關系到國家的整體發展水平、關系到國家的國計民生、關系到我國的國民經濟,因此加強農村檔案管理工作顯得極為重要。要加強農村檔案管理,讓檔案發揮利用價值,為農村的發展發揮促進作用。
農村村級檔案就是指村級黨組織、村民委員會、村級經濟組織、村婦聯組織,村團組織等在政治、科技、經濟、教育、文化等方面的工作活動中所形成的對國家、集體和社會具有保存價值的各種歷史記錄,這種記錄除了文字之外,還有多種存在形式和載體,像圖表、音頻、視頻、電子等,大大豐富了檔案的外在表現方式,也利于檔案的保存。
近年來,隨著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不斷深入,相應會產生大量的檔案資料,現階段新農村除了原始的文書檔案、科技檔案、會計檔案,新時期根據國家的政策和時代的發展又出現了很多檔案品種如:新農合檔案、土地承包和延包檔案、稅費改革檔案、林權制度改革檔案、新型農村養老社會保險檔案等。這些檔案材料不僅真實地記錄和反映了我國近年來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的過程,是社會主義發展史上寶貴的歷史文件,對農民群眾來說,更是維護自己權益的重要憑證。因此,抓好農村檔案工作,是目前農村工作重點之一,也是為“三農”工作服務的基礎。村級檔案工作在新時期農村建設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要做好農村檔案的管理工作,要充分調查了解農村檔案現狀,制定檔案歸檔范圍,再去研究制定解決的對策和措施。
1 農村檔案管理工作現狀調查
近年來,經過改革開放以及對新農村的建設,使得農村的各方面發展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績,農村的檔案管理工作逐漸走向正規化,但是在有些地方,沒有把起憑證和參考作用的村級檔案工作充分重視起來,特別是發展較為落后的貧困地區,檔案管理工作仍然存在許多需要解決的問題。這些問題若得不到良好的解決和改善,將會成為農村檔案工作開展的巨大阻力。現將村級檔案管理工作現狀分析如下。
1.1 個別地區檔案管理意識不高
檔案工作是一種服務性工作,對農村的建設和發展具有積極而重大的作用。它可以幫助村中的管理者更多地了解村中的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提供豐富的發展經驗和發展依據。但目前在農村,因為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個別農村地區沒有把檔案工作重視起來,缺乏科學的管理意識。實際上村級檔案工作是農村經濟工作中一項重要不可缺的保證和資源。在分配工作中應加強對檔案工作的安排和重視,把檔案工作列入到議事日程中來,體現出檔案的自身價值。
1.2 農村檔案管理人員缺乏、流動性大
很多農村檔案管理缺乏專職檔案管理人員,檔案大多數都由村里行政人員或會計人員兼管,而農村采取基層管理自治,行政人員大都是從村中自發選舉出來的。因為農村政治經濟發展較為落后,多數人沒有經過系統的檔案管理培訓,不僅缺乏檔案業務管理的意識,也不具備檔案管理的相關知識和技能,致使大量珍貴的檔案資料散落在個人手中,還有一些檔案歸檔不及時造成了丟失。然后檔案人員流動性大,檔案制度不健全,調動人員沒有交接手續,檔案丟失無從查找。
1.3 檔案保管條件不達標
檔案工作除了收集和整理之外,保管也是尤其重要的一步。保管不當,之前的所有工作都會付諸流水。在農村普遍存在檔案保管條件簡陋,安全防范不到位的情況。具體體現在檔案沒有裝具散落在倉庫里甚至裝在麻袋里,臟亂無序沒有良好的保存條件,有的發霉變質;防火防水防盜意識不強,隱患突出。對國家業務規范規定的防盜、防高溫、防火、防潮、防塵、防鼠、防蟲的八防達不到要求了。
2 改善農村檔案管理現狀應采取的對策
2.1 重視農村檔案工作
農村檔案管理工作人員必須樹立科學的管理觀念,為了農村的發展不斷豐富自己的管理經驗,鍛煉自己的管理能力,重視起檔案管理工作,將其作為議事日程中的一項來處理。同時,在具體工作中還要明確管理任務,落實管理責任制,積極解決檔案管理工作中出現的各項問題。
2.2 配備稱職的檔案管理人員是做好農村檔案工作的關鍵
檔案工作的對象是各種形式的檔案材料,但作為工作主體的檔案管理人員,是具有主觀能動性的,其工作內容就是檔案管理人員對檔案的收集、整理和保存。因此,想要做好檔案管理工作,必須配置合格的、稱職的、高素質、高水平的檔案管理人員。其不僅一定要具有極強的責任心,還要有過硬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如果村中無法提供如此專業的檔案管理人員,則需要在有責任心的前提下,對其進行相關的培訓,確保其能夠達到上述的人員要求,完成檔案工作。
2.3 完善檔案管理制度是做好農村檔案工作的保證
農村的檔案工作需要依靠完善的檔案管理制度來支持。建立并完善檔案管理制度既體現村領導組織對檔案工作的重視,同時也給了檔案工作以制度保障,使之成為村中的工作重點之一。具體要先充分了解村中目前的檔案情況,再結合實際,對村中的檔案種類、形式、收集、保存和管理等做一系列細致的規定,并且在日后的工作中對其不斷地完善。
檔案管理制度不能只是一個空架子,要能夠切實落實到日工作中才能真正保證檔案工作的順利開展。檔案的管理者和使用者要學習好檔案管理的相關法律法規,做到依法建檔、用檔、管檔,自覺遵守檔案管理制度。
2.4 收集齊全完整的檔案資料是做好農村檔案工作的基礎
檔案資料是農村建設的過程記錄,能夠為今后的發展提供寶貴的經驗和可靠的依據。因此,更要注意檔案資料的完整性和準確性。其關鍵在于收集資料時,要有針對性地記錄農村工作的重點,根據新農村建設檔案工作要求,時刻站在農民的角度,記錄農民關心的像土地承包、科學種植、科學養殖等問題的解決過程和解決辦法,保證檔案的價值性,讓檔案真正能夠發揮其作用,服務于農村建設,滿足農民需要。
2.5 開展農村檔案服務利用建設,提高檔案的作用
要把“死”的檔案變成“活”的信息,讓檔案能夠真正發揮其作用,為農村的建設和發展服務,提供可靠的依據。建立計生檔案,為計劃生育工作提供相關資料;建立權屬檔案,幫助農民群眾解決有關土地的矛盾和糾紛,維護村中的治安穩定,創建和諧的人文環境;建立會計檔案,為村里解決經濟糾紛處理遺留的經濟事務提供依據服務;建立村民檔案,為村民自治、教育、管理服務;借助土地調查的有關檔案,幫助農民了解土地狀況,學會如何科學種田,保證收益……檔案是以“死”的資料的形式存在的,但它的價值所在是其蘊含的豐富經驗和信息,其作用是能夠幫助農民避免潛在風險,幫助村領導順利開展農村工作。而將“死”的檔案變為“活”的信息的關鍵,就是領導對檔案的重視和支持,以及檔案管理人員工作的高效、高質量。
2.6 明確農村檔案的歸檔范圍,做好檔案整理工作
在村級組織開展工作和活動中形成的一些具有保存和利用價值的文件材料均屬于農村檔案的歸檔范圍,歸檔范圍和方法可參考:文書檔案、科技檔案、會計檔案、農戶檔案、特殊載體檔案。
3 結論
村級農村檔案管理工作是一項永久性的工作,抓好基礎,著眼未來,建立起種類繁多,內容豐富的檔案體系,把檔案管理工作與新農村建設相結合、把檔案管理工作與人民群眾的需要相結合、把檔案管理工作與當地的民俗、特色相結合、把檔案管理工作與數字化、網絡化相結合為新農村經濟發展服務,使檔案工作為新農村建設和發展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