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元元
摘 要:隨著經濟的發展,許多國企在思想政治建設方面面臨著新難題。同時,伴隨著黨的十九大的勝利召開,文化建設、文化自信也成為管理者關注的焦點。新時代下,思想政治工作應進一步與企業文化建設深度融合,充分發揮黨組織在企業各項工作中的全面領導地位,采用更為科學的企業管理模式,從而帶領企業走向美好的未來。
關鍵詞:企業文化建設;思政工作;企業管理
思政工作指的是思想政治工作者按照一定的計劃,對員工的思想、道德、責任等方面開展教育工作,使他們的思想符合社會發展、企業價值觀的要求。企業文化建設是企業在管理工作中逐漸形成的文化氛圍,對公司員工的價值觀形成將起到很大的影響。當下許多企業特別是國企的思政工作正隨著新時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而做出調整,工作的開展也逐漸與時代步伐統一,對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企業跨越發展起到重要保障。但我國發展仍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思政工作仍然應開辟新的發展道路,不斷地改革創新。
一、企業文化建設與思政工作的關系
(一)共性分析
雖然思政工作與文化建設之間有一定的差異化,但兩者也存在許多共性之處,這也正是要將思政工作與文化建設相結合的主要原因。從工作對象上來看,兩者面對的都是企業員工,協調員工之間的關系;從思想認識上來看,都是調動員工工作熱情和積極性,為員工宣傳國家和行業內的最新方針政策,全面提升員工綜合素質,鼓勵員工更好地為企業工作。
(二)差異分析
思政工作與文化建設之間存在的差異化決定了兩項工作方式的不同。首先從范疇上來說,思政工作屬于政治工作的范疇領域,主要是提高員工在思想上的覺悟;文化建設屬于文化范疇,主要是提高員工的精神和文化意識。其次,文化建設的內容比思政工作更為豐富,思政工作主要是以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為主,文化建設不僅包含了核心價值觀,還包括幫助企業樹立良好的對外形象,完善企業各項規章制度等。
(三)關系分析
從工作內容和性質上來說,兩項工作存在著許多相同點,但兩者缺一不可,不可輕易相互取代。企業在堅持兩項工作共同發展的基礎上,更應將這兩項工作有效融合。通過思想政治的教育工作,為文化建設提供良好的思想保障;通過文化建設的創新,為思政工作營造健康良好的文化氛圍,使思政工作更加具有針對性,提高企業整體員工隊伍素質和文化水平。
二、企業思想政治工作面臨的現狀
(一)理論制度不斷創新
新時代,許多企業都面臨著新的挑戰和改革,企業在改革的過程中也會出現新問題和新挑戰,在這樣的發展環境中,企業員工在思想認識上也會產生許多的新問題和困惑。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形勢下,我黨也積極提出了新時代黨建工作新要求,突破傳統觀念的束縛,并且結合社會主義發展實情,不斷完善理論體系,形成了包括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等??梢哉f,黨的這些重大的理論成果為企業跨越式發展面臨的現實問題提供了解決途徑。當下許多企業所面臨的問題是,不僅要在企業內部大力宣傳我黨最新的思想、方針路線和政策,更應當幫助廣大員工解決他們思想上、工作上的問題和困惑,幫助他們克服思想認識上的障礙,為他們明確工作方向,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從而全面促進企業工作質量的不斷提升。
(二)逐漸從理論過渡到實踐
在不同的歷史發展時期,共產黨都結合了社會發展情況,從思想上、政治路線上、行為準則上制定了各種規范,這些規范共同構成了該時期的思政工作內容。比如,在鄧小平時期,強調的是全黨應認真學習毛澤東思想;在胡錦濤時期提出了科學發展觀;如今在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帶領下,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最新成果成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行動指南。不同歷史時期所提出的理論思想都是實踐不斷發展的結果,也是指導實踐工作開展的理論思想。但許多企業未認識這些理論思想對于企業跨越式發展的重要性,并未實現從理論到實踐的成功過渡,導致許多理論的貫徹落實仍然不到位。
(三)思政工作不到位
許多企業在思政工作上都取得了許多成就,較之以往思政工作的開展都有很大的進步,但也不排除還有些企業的思政工作不到位,思想政治教育未取得應有的成效,這些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在工作方法上,許多企業應對問題所采取的是消極防范的策略,尤其是針對企業很多思想和文化方面的重點問題并沒有很好的應急預案,即通過事前預防的方式來降低問題發生的概率;在工作目標上,思政工作更多地關注員工的思想建設,關心員工的思想層次是否有所提升,很少關注員工心理的變化及專業素養提升是否適應新常態下的工作需要;在工作方式上,領導干部多采用說教式的教育方式,這種教育方式無形中拉大了與員工間的距離,成效和結果并不突出;在隊伍建設方面,思政工作主要依靠黨群部門,并沒有做到多機構、多部門聯合提升思政和文化工作。
三、將文化建設與思政工作相融合
(一)充分發揮黨組織的全面領導地位
企業的黨組織要負責傳遞黨的新思想、方針路線政策及最新動態,引導企業思政工作的開展。而要實現文化建設與思政工作的融合,還需要依靠企業黨組織的集中全面領導。
一方面,應完善黨組織自身的建設。首先,應規范和加強黨支部的建設。主要包括規范黨支部制度,加強黨支部的管理方式,發揮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在工作方式上,應把握住企業發展的核心問題,將提升黨員思想境界、改進業務能力作為工作的核心。在具體工作中,各黨支部應積極強化黨員和非黨員的思政工作,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使企業員工上下齊心,共同為企業發展出謀劃策。其次,要在企業內部建立起良好的學習氛圍。各黨支部應加強“三會一課”制度的嚴格執行,定期開展學習活動,在過程中創新學習方式,提升共同學習的效果。鼓勵每位黨員將自己日常學習中所遇到的問題與大家分享,使黨內學習可以與工作實踐相結合。
另一方面,加強黨風廉政建設也是重大的課題。首先,應加強對黨規黨紀的宣傳教育,運用典型案例分析,起到良好的警示作用。其次,黨組織要加強監督企業各項制度的落實情況,善于發現制度在落實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一步完善制度建設。要抓好監督執紀問責,運用好四種意識形態,發現違法違紀的行為應當嚴厲懲治,杜絕不良思想在企業內部蔓延,保證企業各項事業陽光、健康、廉潔。
(二)結合企業核心價值觀開展思政教育
一個企業所堅持的價值觀是指企業對經營方向、經營性質和目標所作出的觀念抉擇,是企業長期發展的重要產物,也是所有員工必須遵守的價值理念,如中國大唐集團公司“價值思維、效益導向”核心理念。企業文化是企業價值觀的具體表現,在不斷改革的企業發展環境中,良好的企業文化可以幫助企業成功應對發展道路中面臨的諸多困難,幫助企業在遇到發展難題的時候,勇于接受挑戰,克服苦難,實現企業的長遠發展,如中國大唐集團公司“務實、奉獻、創新、奮進”的企業精神。
企業員工在優秀的企業文化氛圍中,能夠逐漸融入并且接受該價值觀,言行舉止也會受到價值觀的影響。思政教育工作就是要引導教育員工思想與企業價值觀逐漸一致,這不僅是文化建設的核心內容,也是進一步將思政工作和文化建設相融合的重要手段。文化建設要依托于價值觀,因此,加強員工核心價值觀教育是進一步增強企業思政和文化建設水平的重要內容。
(三)貫徹以人為本思想
以員工為本是現代企業常見的管理方式,重點是“以人為本”思想,讓員工在企業中感受到主人翁的地位,這也是企業文化傳播的重要途徑。人本思想的文化氛圍無形中為企業增加了競爭力,從根本上推動了企業的發展,使企業有能力承擔更多的社會發展責任。從實際工作來看,“以人為本”要求企業的各項工作應當做到以員工作為核心,尊重員工的想法和要求,形成共同意志,從而提升工作效率和質量,提升企業的整體競爭力。要想實現以上目標,企業需要通過思政教育來提升員工的道德素養和境界,通過文化建設豐富員工的精神生活,為他們創造更好的發展環境。
(四)關心員工身心健康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所面臨的不僅是單一的身體亞健康問題,一些員工開始面臨一些心理上的問題,呈現出了心理亞健康狀態。在競爭不斷加大的新常態下,員工面臨的難題也越來越多。企業應開始關注員工的心理壓力,建立相應的機制或機構,對有心理問題的員工要做到及時疏導、釋放,緩解員工的不穩定情緒,這不僅有利于員工專心投入到工作中,同時也便利了各項工作的開展。
(五)建設學習型的企業
從大范疇上來說,思政工作與文化建設都可以納入到精神文明建設中,兩者的最終目的都是實現員工的自我提升、促進員工全方面發展。在現代企業管理中,很多管理者追求通過思政教育工作來明確建立學習型企業的目標,為文化建設指明方向。同時,通過文化建設,在企業中營造出積極向上、樂觀進取的學習氛圍,激發員工心中的斗志,彌補思政工作在各方面的不足。兩項工作各有優勢和缺點,可以有效實現互補,而兩者的結合也會讓員工意識到只有將自己目標與企業目標相融合,才能真正實現自我價值。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國企是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國企的成長發展情況直接關系到國家經濟的整體走向,影響到每個國民的生活水平。目前,思想政治工作逐步成為國企的工作重心,黨政領導干部和工作者都應努力探尋工作的新方式。在新時代中,思政工作者有必要將兩項工作融合在一起,互相取長補短,從而彌補各自工作的不足之處,推動企業向更遠的未來發展。
參考文獻:
[1]胡森.企業文化建設與思想政治工作辨析[J].經營管理者,2011(1).
[2]郭艷敏.淺談電力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與企業文化建設[J].企業研究,2012(2).
[3]張端才.淺談思想政治工作與企業文化建設的有機結合[J].民營科技,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