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丹
摘 要:高中階段是步入社會的一個非常關鍵的時期,當前高中生學習任務十分繁重,但為了能夠更好的保護好自己,高中生在埋頭苦學的同時,還要了解相關的法律常識,努力提高自己的法律觀念,在日常生活中能夠懂得利用法律來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而且通過對法律進行相應了解后,還能夠提高對法律的敬畏心,有效的降低違法亂紀現象的發生。文中從當前高中生法律意識的現狀入手,分析了高中生法律意識淡薄的因素,并進一步對培養高中生法律意識的途徑進行了具體的闡述。
關鍵詞:高中生;法律意識;現狀;因素;途徑
在高中階段,通過重視高中生法律意識的培養,能夠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更好的融入到社會中來,與時代的發展需求更好的適應。當前高中生將所有精力都放在學習上,普遍存在法律意識淡薄的問題,在當前復雜的社會環境下,在法律知識缺位的情況下高中生極易誤入歧途,因此當前高中生需要通過學習相關的法律知識,全面提升自己的法律意識,以此來推動法治社會的長遠、持續發展。
一、提高高中生法律意識的重要意義
對于每一個人來講,應該樹立健全的法律意識,由于我國是一個法治的社會,所以,需要我們每一個人都應具備一定的法律觀念,這樣,法治社會才能實現。對于每一個人們,將法律的重要作用放在首要的位置上,即崇尚法律、尊重法律,但是,法律意識的形成需要一個長久的過程,即在生活以及學習中需要不斷培養的,我們為了培養一定的法律意識,需要通過老師的講解,以及聽取一些關于法律事件的剖析,甚至觀看一些關于法制類的節目等多種途徑,加強法律知識,最終形成法律意識。對于一名高中生,正面臨著人生的第一個重要階段,所以,為了作出正確的選擇,需要養成一定的法律意識,從而在今后的學習與生活中不斷規范自己的行為。但是,高中的學業比較繁重,往往顧及不到其他方面,僅僅把學習放在第一位,根本沒有培養自己的法律意識,所以,高中生的犯罪率越來越高,究其原因,即學校與家長的作用沒有發揮出來,沒有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法律理念。其實,法律與我們的生活密不可分,在我們的實際生活中,幾乎每一件事情均受到法律的約束,使得自己的權益不被侵犯,同時,其他人的合法權益也被維護,所以,在高中階段,應該建立起更加完善的法律課程讓學生學習,使同學們養成一種好態度,即基于法律,促進現代法制型社會的發展的態度。我們作為社會發展中一個重要成員,需要不斷樹立起對應的法律意識,在現代高中教育過程中,法律教育勢在必行,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更好地步入社會。我們作為一名新時期的高中生,更應該樹立起一個健康的人格,更進一步強化對法律意識的認識。
二、當前高中生法律意識的現狀
當前高中生對法律的了解多來自于網絡媒體,即通過觀看一些法律欄目對一些法律知識有所接觸。但當前高中生普遍存在法律淡薄的問題,部分學生甚至對都不明確哪些行為為違法行為,在自己權益受到侵害時,不知道運用法律知識來維護自己的權益,一些同學違法犯罪時,也不勸阻。針對于這種情況,需要重視高中生法律意識的培養,通過開展多種形式的普法活動,提升高中生的法律意識,使其明白在享有權利的同時也要承擔一定的法律義務。特別是處于高中階段的學生,其正處于青春期和身體生長階段,情緒不穩定,部分學生遇到事情極易產生沖動行為,因此違反國家法律,毀了自己的前途。另外,目前社會物質文明高速發展,但精神文明建設卻存在一定的滯后性,部分高中生具有較強的叛逆心理,不愿意受約束,不僅不遵循學校的校紀校規,而且還在校外違法亂紀,挑戰法律的權威,這必然會受到法律的制裁,因此做好當前高中生法律意識的培養工作十分必要。
三、高中生法律意識淡薄的因素分析
高中生不僅自身年齡較少,而且多數為獨生子女,身心發展都不成熟,家長過于溺愛也導致當前高中生心理承受能力普遍不高。在應試教育模式下,高中生一味的苦讀,無暇顧及其他,這也導致當前高中生對法律知識接觸較少,缺乏必要的法律意識。處于青春期的高中生無論是心理還是生理都還不成熟,思想存在較強的不穩定性,看待問題和解決問題時缺乏辯證思維,對于外來誘惑缺乏抑制力。而且當前學生獲取信息的途徑較多樣化,容易受到各種不良社會風氣的影響,這也導致高中生在法律知識缺失的情況容易走上犯罪之路。另外,高中生個性的形成與家長和家庭具有十分緊密的聯系,父母言行舉止和家庭結構殘缺等都會對學生帶來較大的影響,在缺乏完善的家庭教育方式的情況下,極易對高中生的健康成長帶來不利影響。
四、培養高中生法律意識的途徑
(一)強化自律意識,提高法制觀念
在我們日常生活工作中,會存在較多的界限,即有形的規則和無形的約束,這些界限會約束我們在始終以內心做人做事為底線,這樣我們才能在生活、工作和學習過程中增強自律性,從而推動社會的有序發展。作為一名高中生,更要強化自身的自律意識,通過對法律知識的學習來提高法律觀念,真正做到一個遵紀守法的高中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確保自己的學習和生活更為精彩。
(二)利用法制課堂,提高法律意識
在現代高中生的日常生活中,網絡是一個必不可少的工具。在互聯網信息迅猛發展的背景下,幫助學生樹立法律意識和法律觀念,也是幫助同學們應對良莠不齊網絡信息的重要方式。幫助學生拓寬認識法律的途徑,需要學校、家庭、社會等各個方面的積極參與。在日常學習中,學校可以通過開展相應的法制課堂,使高中生對一些法律知識進行掌握,同時還要將這些法制教育與道德品質教育有效結合。同時在日常教學中,可以引用我們日常生活中一些權益被侵害的事情引導學生懂得利用法律知識來保護自己的權益。這樣不僅能夠更好的凸顯出法律的公平性和法律的價值,同時也能夠讓學生感受到法律能夠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這樣學生認識到法律的重要性,則會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不斷調整自己的需要,能夠更好的尊重和接受法律,并對人與人之間的行為準則和價值觀念給予尊重。
(三)學會尊重生命,增強法律素養
在當前現實生活中,高中生抗壓能力較差,對于學習生活中遇到的一些挫折和不幸缺乏有效的應對。部分學生在學習壓力下會產生輕生念頭,還有學生因人際關系及情感問題導致心理問題產生,由此而發生的輕生事件并不少見。因此在培養高中生法律意識的同時,還要將生命意識教育作為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項內容,使高中生學會對自己生命和他人生命的尊重和保護,這是法律賦予的權益,通過學生尊重生命,全面提升自身的法律素養,從而做一個遵法、守法的公民。
五、結束語
高中生作為當前中國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和法治社會的重要儲備力量,他們法律意識和法治觀念的強弱,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我國法治社會的建設進程。我國是法治大國,法律意識需要深入每個高中學生的內心,所以高中生需要從重視法律學習、案件學習、小型活動等方面加深自己的法律意識培養。高中生法律意識的培養是一項持續性的工作,這就要求我們高中生在高中階段,不僅要積極學習文化知識,同時還要不斷提升自身的法律素養,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能夠在日常學習生活過程中增強自律性,利用法律來約束自己,為自身的健康成長打下堅實的基礎,為使我國變成真正的法治強國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
參考文獻:
[1]楊燕渝.關于法律意識對中學生的保護作用的探索[J].法制與社會,2013(2).
[2]王少濱.思想政治教學中學生法律意識的培養策略研究[D].
[3]江小敏.中學法律意識教育淺析[J].新課程,2015(10).
[4]張玉.加強高中生法律意識教育的對策[J].亞太教育,2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