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江
摘要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社會治安形勢非常嚴峻,各行各業之前的競爭和矛盾日漸凸顯,貧富差距在不斷拉大,社會中的不公平現象在不斷增多,由此在社會上引發了很多群體事件,犯罪事件也在愈演愈烈,為社會帶來了很多不安定因素,影響到了人們正常生活和生產,更阻礙了國家法制社會的構建。為此,我國在重要會議上都指出:“加強法治化、制度化、規范化”建設是新時期設計治安綜合治理的重要內容,必須引入強有力的法治手段,扭轉社會不良的治安現狀。
關鍵詞依法治國 社會治安 綜合治理 法治化
一、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應遵循的原則
(一)由點及面,點面結合
點即重點,針對社會治安問題,對重點人員、重點目標、重點區域等都要重點嚴格的加以部署和防范。將重點人員、重點目標、重點區域相結合,由點及面,形成了全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一個大的框架。
針對重點人員以“三無”人員為重點,加強刑釋解教人員安置幫教工作。加大資源整合力度,積極引導民營企業、社會組織、志愿者隊伍等參與安置幫教工作,推動安置幫教基地規范化、標準化運行。大力推進社區矯正工作,加強社區矯正工作隊伍和場所建設。加強重點青少年群體服務管理工作,有效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完善吸毒人員、艾滋病人等特殊人群的救治管理工作。
針對重點目標如水、電、油、氣、熱、大型基礎設施、黨政機關、標志性建筑物等重點目標、重要部位及商場、超市、休閑娛樂場所等人員密集場所、容易發生公共安全交通事故的交通運輸、餐飲、企業的消防和食品醫藥安全重點行業等應該加大防范恐怖襲擊、維護穩定的工作,要積極開展對行業職工、從業人員的反恐安全教育,切實提高安全防范能力。
針對重點區域如重點場所、重點領域,如出租房屋、群租房等加強整治,同時加強重點區域周邊環境治理如校園周邊環境、企業周邊環境等等,有效消除各類治安隱患和安全隱患。
(二)尊重傳統,積極創新
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概念是近些年提出來的,但是對于社會治安的治理問題自古以來就是困擾著政府的大問題,各個國家為了維護其國家的安寧與穩定也必然高度重視社會治安穩定問題,但是由于各個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傳統不一樣,所以各個國家采用的治理手段、方式和方法也會有所差異。通過長期的探索,我們國家已經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治理經驗、方式和手段,也就是要以預防為主,進一步完善防控體制機制,整合社會資源,形成合力治理社會治安問題。但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面臨著新的困難和挑戰,比如互聯網時代、公民意識等變化對綜治的沖擊,面對綜合治理的歷史經驗,我們應理性分析、科學予以繼承創新。傳統的壓制式維穩、運動式維穩,已經不能夠真正的解決一些矛盾問題,反而會使得社會矛盾加劇,百姓不滿情緒加劇,因此需要更新思想觀念、革新方式方法。
大數據時代對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難度提出了挑戰,但同時也對治理的方式方法創新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和保障,通過互聯網加強對輿情控制,形成統一協調、反應靈敏、高效暢通的網上輿情收集、研判、反饋機制,建立數據庫將重點人員、重點企業納入其中,各部門在網絡上共建平安平臺形成信息通報、應急響應等聯動機制。
二、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幾點建議
(一)明確規定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的方針和原則
將打擊與治理相結合,并將預防為主,這是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的基本方針。在具體工作中要始終將打擊與預防相結合,實現不良風氣的綜合治理,由此可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重點是在防范方面。此外,相關部門要明確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原則,其重點就是要明確“誰去管理”、“誰負責管理”的問題,重點包含以下幾方面內容:首先,從中央到地方都要明確自身的責任,團結好社會群眾,結合工作的重點,要防止因為工作上的偏差導致的不良后果,并要主動承擔起維護社會治安的義務,要團結好各方力量防止重大犯罪事件的產生。其次就是社會中的各個生產部門要團結在一起,比如,企業機關、工廠、學校、人民團體等要在內部建立起嚴格的規范制度,先從管理好內部人員開始,減少工作上的失誤,并要體現出社會公平。其次就要認清自己在社會治安管理方面的任務,如果發現了違法亂紀行為要及時制止并做相應處理。
(二)加強網絡信息安全管理
當前社會已經進入到互聯網時代,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和發展,不可逆轉的虛擬社會已經來臨。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使得互聯網的日益普及,網絡成為了人們學習、工作和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說與每個人都息息相關不可或缺,然而任何事物都是具有兩面性的,網絡就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在網絡帶給人們的生活和社會的發展以巨大的便利:另一方面它也帶來了諸多負面效應和潛在危機,網絡群體性事件的增多使網絡化生存的負面影響日趨明顯,互聯網犯罪的增多使網絡秩序的穩定正在受到沖擊,個人信息的泄露使公民個人的權利的遭到侵犯,這些負面的影響進而使得我們生存的現實社會也遭受著挑戰。
推動落實網絡實名登記制度,推動落實網絡信息運營及服務企業和信息發布者等主體的法律責任,消除管理盲區。網絡言論具有分散性、無國界性、匿名性特點,現代國家通過法律對網絡言論自由的限制只能是有限的,否則就會在面臨民主和法治原則的審查時失去法律的正當性基礎。所以大多數國家都會傾向于采取以技術手段為主導的方式來規范網絡管理。強化輿論管理,建立市、縣、區、街各級網絡輿情研判導控平臺,健全網上網下結合的綜合防控體系,發展網絡評論員隊伍,做好網絡輿情監測、引導、處置工作。各職能部門要積極探索有效的控制方法,充分發揮管理優勢,講究謀略措施,對網上可能或已經造成的言論、議論、炒作或相關網站、重點對象的活動,進行疏導、化解,以確保網上網下的社會穩定。強化依法管理,推動完善信息網絡安全管理法律法規,嚴格落實網上巡查管理措施,依法打擊利用信息網絡散布傳播反動有害信息等犯罪活動。
(三)加強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
切實發揮“覆蓋全街的數字化監控網、全警參與的社會面巡邏網、群防群治的社區(村)防控網、單位內部的安全保衛網和虛擬社會的輿情監測網”作用。采取政府搭臺、市場運作、社會參與等方式,發展壯大平安志愿者、社區工作者等群防群治力量。繼續做好社會治安保障工作。達到“街巷胡同有人巡,樓門院落有人守、重點部位有人控、治安防范有人管”,創建獎勵基金,對群眾性的群防群治隊伍實行獎勵。整合公安力量、群治隊伍,鼓勵公民個人、社會各界積極廣泛參與,并結合先進的科技手段,形成人防、物防、技防、聯防“四防一體化”治安防控機制。
落實社會治安防控責任。嚴格落實責任,把發案少、治安好、預防犯罪成效明顯作為綜治年度及平時考核指標,嚴格控制命案發案率,減少重特大事故的發生。在街道一級以“刑案必防”、社區(村)一級以“案件必防”為工作目標,落實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各項工作,推進“刑案必防”、“案件必防”工作試點,總結推廣“零刑案”、“零發案”的鄉鎮、街道、社區(村)、典型經驗,有效預防和減少違法犯罪活動。
強化社會治安重點地區(場所)和突出治安問題排查整治。貫徹落實中央、省、市、區有關要求,對社會治安重點場所、領域、行業突出治安問題進行重新排查、重新認定,有效消除各類治安隱患和安全隱患。
三、結語
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任務艱巨,責任重大。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牢記使命,扎實工作,努力推動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科學發展,為實現鉆井事業高端高質高效發展提供可靠保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