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磊
摘 要 體育舞蹈集藝術、美學為一體,是當代美學的典范。由于體育舞蹈在我國的發展時間不長,在教學環節還存在諸多不足,現行的獎勵機制作用尚沒有完全發揮出來,需要創新為體育產業發展壯大起到更加積極的作用。
關鍵詞 獎勵機制 體育舞蹈 作用發揮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碼:A
體育舞蹈教學是體育課部一項重要教學內容,體育舞蹈內容豐富,分為現代舞和拉丁舞和十個舞種。發源于國外,隨著改革開放,對外交流的不斷緊密,漸漸受到體育舞蹈的熏陶,發展之間,已經逐漸成為教育領域的重要課題。
1體育舞蹈教學的發展現狀
1.1體育舞蹈教學狀況分析
體育舞蹈教學的真正發展始于上世紀八十年代,高校對體育舞蹈教學在汲取經驗中不斷摸索出自己的特色。體育舞蹈從增設課程再到公共體育中的選修課程,重視程度逐漸增加。由于技術水平的限制,體育舞蹈沒有傳統體育發展的基礎與條件,相對進展緩慢。在隨著對外交流的日益頻繁,社會力量舉辦的體育舞蹈培訓機構如雨后春筍班迅速壯大,有的學校將體育舞蹈課程設置為必修課,從社會到高校凸顯對體育舞蹈課程的重視,為體育舞蹈豐富奠定了基礎。
大學體育舞蹈教學在培養學生身心健康方面作用積極,對學生興趣培養以及體育精神和體育意識的激發意義重大。通過體育舞蹈教學可以發掘學生個性,培養了健康、積極向上的精神品質。有利擴大了體育舞蹈的社會功能。針對當前社會思潮多元化的趨勢,大學體育舞蹈教學的價值引領作用正在科學化和系統化。
1.2體育舞蹈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體育舞蹈教學沒有現成的經驗可尋,只能在借鑒國外先進經驗的基礎上,不斷摸索適合我國發展水平的教學方法。畢竟缺乏足夠的實踐時間,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仍然存在不少問題,有些問題對舞蹈教學的進一步發展甚至是阻礙。比較突出的是師資量薄弱。高校對體育舞蹈專業招生規模有限,客觀上限制了舞蹈教室的人員比例。另外,教師的專業水準不高,表現在日常體育舞蹈教學中檔次不高,導致專業人才輸出方面明顯乏力。
體育舞蹈教學過程中,教材的更新滯后于體育舞蹈教學實踐。嚴重影響了學生系統掌握舞蹈理論知識的效果。教學內容的選擇和發展方向指引上也不明晰、簡潔,學生不能夠根據自身基礎條件,做出適應性的調整,這增加了體育舞蹈教學的目標實現的困難程度。部分老師對基礎訓練漫不經心,片面追求藝術造詣的拔高,這些都會影響體育舞蹈教學質量。
教學設施也是舞蹈教學環節不可或缺的方面,體育舞蹈課時設置上隨意性較大,沒有科學的體系。在硬件設施建設方面更新換代不及時,這勢必影響體育舞蹈的教學質量,教學方法的優勢也不能得到完美的體現。
2獎勵機制在體育舞蹈教學中的作用及存在的問題
體育獎勵是國家對在競技體育、學校體育以及體育產業等領域中,做出突出成績的組織或者個人的一種表彰獎勵活動的總稱。我國的獎勵體系是一個完整的系統,有獎項系統、管理系統和監督系統共同組成。獎勵內容分為物質獎勵和精神獎勵兩大類。
2.1獎勵機制的運行程序
獎勵機制在調動人的積極性上的作用不言而喻。獎勵通過激勵和鼓勵的方式引發人們積極行為的心理過程。從心理角度分析,人的需要越有多強烈,積極性就越高。獎勵機制中物質、精神獎勵其作用就在于滿足客觀需要與利益達成。因此,獎勵機制在運用中要起到“以以小見大”的效果。因此,促進體育舞蹈教學的正常開展,需要正確對待獎勵機制的內涵和本質用意。同時,獎勵機制要在民主、平等的標準上進行。
2.2獎勵機制運行中存在的問題
競技體育與體育舞蹈有明顯不同,取得的成績令人矚目,更容易引起社會關注。各級單位都給予了大量關注。因此在獎勵機制實際運行中更多的將關注點放在了這一方面,造成單一化的獎勵疊加。帶來了兩個方面的結果,一是我國競技體育發展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二是其他包括體育舞蹈教學在內的體育教學資源被擠占。
學校獎勵機制缺失情況比較普遍。雖然已有《學校體育工作條例》、各級各類學校學生標準等一系列法規依據,但是學校獎勵機制尚沒有完全建立起來。而且地區發展不均衡,經濟基礎扎實的地區,在體育舞蹈教學上的投入和重視程度明顯,反之,則明顯落后。如果任由這種情況長期發展下去,影響的是體育舞蹈發展的質量和水平,也會嚴重挫傷體育舞蹈教師的積極性。
3創新我國體育獎勵機制的探索
3.1體育管理部門的有效介入
體育舞蹈教學是一個長期的工作,不可能像競技體育一樣。需要體育管理部門以適當的方式介入。單純依靠市場調節是不科學的。通過前面分析可以得出,體育舞蹈教學發展緩慢的原因,與此有很大關系。從促進體育舞蹈教學的長遠發展來看,平衡經濟體育與學校體育舞蹈的精力幅度、制定合理的獎勵比例,加大對學校體育舞蹈的獎勵支持,無疑可以鼓舞體育舞蹈教學人員的積極性,對有突出貢獻的教師從物質、精神等多重角度實行獎勵。爭取在有限的資源下,助力體育舞蹈教學快速發展。
3.2協調體育舞蹈與體育事業之間的關系
體育事業關系到人們身體健康與競技水平,相互促進,互相影響。體育舞蹈教學體系的完整程度稍顯不足,需要更多的關注與獎勵。同時在日常教學活動中要增加與其他體育教學之間的交流,才能為我國成為體育強國提應有的支持。
參考文獻
[1] 王廣蘭,柳華,王勇等.體育保健學實踐教學中進行職業技能培訓的探究[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0,44(10):93.
[2] 趙東明.體育舞蹈藝術的傳播途徑研究[J].大舞臺,2012(09):91-92.
[3] 盧志成,郭惠平,李斌琴.我國體育行政獎勵體系架構與運行解析[J].體育學刊,2010(03):25.
[4] 劉青健.我國體育產業發展的現狀、問題與對策研究[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10(02):41-4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