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璐璐 郝鈞瑩
摘 要 我國在近40年的經濟發展中,對外開放、經濟體制改革等政策措施給人們的生活水平帶來了日新月異的變化。我國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從1978年的200美元上升到2016年的8260美元,在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收入水平也有了大幅提升,但同時收入差距問題也日益顯現出來,在一定程度上給國家的經濟發展和經濟質量帶來了負面影響。本文通過分析我國收入分配不均勻這一現狀及原因,以提出應對之策。
關鍵詞 收入分配 原因 對策
中圖分類號:C91 文獻標識碼:A
1我國收入分配現狀及成因分析
近些年來,我國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帶來了城鄉居民收入水平的增長,與此同時,國民收入分配不均的問題也日益凸顯出來,十分不利于社會的穩定發展,并引起了社會廣泛的關注。現階段我國居民收入分配不均的現狀主要表現為以下三個方面:
1.1城鄉居民間收入分配差距擴大
根據國家統計局提供的數據,從1978年到2016年,無論城鎮居民還是農村居民,個人收入都在不斷增長,其中我國城鎮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4元上升到33616元,同期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則由133.6元上升到12362元。從兩者的收入差額來看,城鎮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與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間的差距呈現逐年拉大的趨勢。
此外,今年年初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兼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表示,近年來,我國的基尼系數總體上呈下降趨勢,2012年到2016年,中國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數分別是0.474、0.473、0.469、0.462和0.465,雖然2016年數值比2015年提高了0.003,但是它并沒有改變我國基尼系數總體下降的趨勢。另外,近幾年的基尼系數值始終超過0.4警戒線的水平,說明我國收入分配差距較大。
造成上述現象的原因可歸結為以下兩點:(1)農村居民的收入主要來源于家庭勞動和出售農作物的收入所得,并且受季節的影響,具有不穩定性,而城鎮居民的收入主要來源于工薪收入,相比具有較強的穩定性;(2)國家對城市的基礎設施投資相對較多,商品種類齊全,市場活躍,農村則是無法相比的,城鄉各方面的資源差距造成了經濟發展出現差距,進而必然導致城鄉居民收入的不同。
1.2地區間收入存在差距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率先發展東部沿海地區的經濟,讓先富起來的地區帶動中西部地區的發展,這樣就造成了東部地區的經濟發展速度快于中西部地區,也使得東部地區的居民人均收入明顯高于中西部地區的人均收入。如2014年,東部地區的浙江人均可支配收入為32658元,江蘇為27173元,廣東為25685元;中部地區如湖北為18283元,河南15695元,湖南17622元;而西部地區甘肅省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0804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僅為5736元。可見,我國東中西部地區收入差距十分顯著。
1.3行業間收入存在差別
隨著經濟體制改革進程的不斷推進,各行各業的工資水平都有了一定幅度的增長。據2015年各行業就業人員的平均工資顯示,年平均工資最高的行業是金融業114777元,首次突破11萬元;最低的行業是農、林、牧、漁業31947元。最高與最低行業平均工資之比為3.59。另外,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為89410元,文化、體育和娛樂業為72764元,衛生和社會工作為71624元,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為68822元,教育為66592元,制造業為55324元,建筑業為48886元,住宿和餐飲業為40806元。
2我國收入分配不均的影響
適當的收入分配差距有利于市場經濟的發展,但過度的收入分配差距將會成為市場經濟發展的阻力。如過大的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不利于勞動力市場的公平競爭,使得個人權力與其發展機會不平等,高收入者很可能由于獲得了較高的收入而擁有更大的權力,權力擴大的同時也很可能會使其獲得更高的收入。而低收入者面對不公平的市場競爭,往往會產生消極怠工的情緒,從而引發工作效率下降的不利后果。
另外,過大的收入分配差距,會使得一部分人由于收入較低而心理失衡,產生對社會以及高收入者的不滿情緒,這將會影響社會的穩定性。
3縮小我國居民收入差距的對策
3.1加大城鄉統籌發展力度
我國需要統籌城鄉經濟協調發展、重點發展農村經濟,優化農村的產業結構,加快農村的工業化進程,進而增加農村居民收入以縮小城鄉差距。與此同時,還須努力將農村的剩余勞動力向城市轉移,這樣才能在一定程度上解決農民收入水平過低的問題,進而促進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和整個社會的協調穩定;而留在農村的居民可根據當地市場發展的需求及當地的發展環境與特點,發展自身的優勢產業,以提高收入。
3.2加大區域發展力度
面對我國東中西部地區發展不平衡的態勢,在繼續鼓勵東部地區發展的同時,也需要對中西部地區,尤其是落后的地區進行大力扶持,如加大基礎設施的投入,提供優惠的區域稅收政策,加大中央財政的轉移支付力度等。
3.3統籌行業發展速度
一方面,我國要打破行業壟斷,合理規定產品的市場價格,另外國家需要加大對壟斷行業收入分配的監管和督察力度,尤其需要對高層管理人員的過高收入進行調整。
另一方面,我國需要合理分配各個產業的投入資源,并加大對第三產業的投入力度,在擴大內需的同時,增加就業崗位,可以通過提供培訓等形式提高就業人員的數量,并且要不斷完善社會保障制度,為低收入人群謀取更多的福利。
參考文獻
[1] 張來明,李建偉.收入分配與經濟增長的理論關系和實證分析[J].管理世界,2016(11):1-10.
[2] 何家旭.淺析國內關于收入分配差距的研究現狀[J].智富時代,2015(08):9-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