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穎
摘 要 電力資源是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能源,當前的發電形式比較多樣,可以很好地滿足人們的用電需求。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增強,逐步加大了對清潔能源的利用,風力發電是清潔能源的一種,依靠風力發電,可以有效保護環境。電價對于風電企業的影響也比較大,通過對廣東省某電力企業電價改革前后的經濟效益進行對比,我們得出以下結論:電價變化對于風電企業的經濟效益影響比較大,如盈利下降,償債風險提升等。因此,風電企業必須掌握電價改革的信息,選擇資源好、發電量高的風電項目,提升管理水平,降低風電工程的造價,縮短工期,做到即投即產即盈利,降低電價改革對風電項目帶來的影響。
關鍵詞 電價改革 風電企業 經濟效益
一、依托電價改革助推清潔能源的發展
電力行業是基礎性行業,對于人們生活和生產活動的影響比較大。電力價格對于電力行業的發展有導向作用,依靠電力價格,可以實現對資源的配置以及電力市場的調節。因此,國家通過對電力價格進行政策引導,實現對電力能源的優化配置,營造了一個公平、公正、公開的電力市場環境。世界各國都采取積極措施進行電力行業的改革,推動新能源的應用,實現能源的轉型,減少化石發電,大力發展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的清潔能源。黨的十八大提出,依靠電價改革,推動風能發電和太陽能發電等新能源形式的應用。
(一)風電標桿價格政策助力風電發展
在我國發電行業中,長期以來,一直使用燃煤發電,由于其成本較低,而且發電穩定,可以很好地滿足電力系統對于安全和穩定供電的要求,但是燃煤發電對環境的污染比較大,而且對資源的消耗比較大。風能作為可再生的清潔能源,開始逐漸替代燃煤發電,成為一種新興的發電形式。國家也出臺價格政策,來促進風力發電的發展。例如,2009年,國家發展改革委出臺了風電分資源區標桿價格政策,對于標桿電價高出燃煤發電標桿上網電價的部分,向用戶每度電多收取1.9分的附加費,以作為風力發電的補償。這種價格政策極大地調動了風電企業的積極性。2013年至今,我國風電裝機由7716萬千瓦達到了1.55億千瓦,翻了一番,同時風電產業的發展也很好地促進了我國的就業。
(二)新能源電價退坡機制
在價格政策的支持下,新能源取得了很好的發展,帶動了新能源產業鏈的發展。為了營造一個健康有序的電力價格環境,國家發展改革委根據新能源技術進步和工程造價逐步降低的情況,建立了新能源電價退坡機制。2016年年底,實行陸上風電標桿上網電價退坡機制,適當降低2018年新投產陸上風電標桿電價。該電價退坡機制的建立,可以促使新能源發電項目進行合理布局,避免出現盲目投資,同時激勵新能源企業不斷提升自身的技術水平,通過降低生產成本,提升自身競爭力。自2009年以來,風電產業的技術水平得到顯著提升,風電工程造價明顯降低,風電工程造價從2009年以前的每千瓦超過1萬元,下降到目前的每千瓦7500元左右。
二、電價改革對風電企業經濟效益的影響
(一)基礎數據
本文以廣州某風電企業為例,該風電企業有一個49.5兆瓦的風力發電廠,對該風電廠進行經濟效益分析。該風電廠總投資達4.5萬元,風電廠風力發電年小時數2200小時,上網電價為600小時,該項目預計壽命為20年。49.5兆瓦的裝機容量,20年的折舊年限,5%的資產殘值率,融資15年,占總投資80%,融資利率為6.55%,城建稅5%,外購電力費每年24.75萬,水利基金0.1%,所得稅稅率25%,所得稅免稅期3年,所得稅減半期3年。
(二)電價改革前數據
依靠上述基礎數據,對風電廠進行經濟測算,經濟效益如下:首先,盈利能力方面。該風電廠全部投資的內部收益率為10.74%,資本金的內部收益率為17.81%,該風電廠項目5年后可以實現盈利,且年均利潤總額可以達到2191萬元。該風電廠前3年可以獲得凈利潤2220萬元,項目在投產后,每年都有盈利,財務的盈利能力比較強。其次,償債能力方面。根據該項目的電價、等額支付本息、15年還貸期進行計算,該項目全投資的回收期為8年,資本金的投資回收期為5年,可以看出,該項目可以完成還貸,還貸能力較強。最后,財務能力方面。從風電項目的財務現金流量表來看,從投資年份開始,每年的凈現金流量均為正值,這說明該項目有很好的資金平衡能力,持續能力較強。
(三)電價改革后數據
根據全國統一標桿電價政策的要求,自2016年年初到2017年年底,陸上風電按每千瓦0.6元執行,2018年以后陸上風電項目按每千瓦0.58元執行。在其他條件不改變的前提下,將電價從0.6元調整到0.58元,電價下降0.02元,對該電廠進行經濟效益核算,得出結果如下:首先,盈利能力方面。該電廠將電價下調后,全部投資的內部收益率和資本金內部收益率都有所下降,分別降低0.58%和1.96%;該風電廠項目,在7年后才會出現盈利,且年均利潤總額會下降200萬元,該風電廠前三年的凈利潤會降低558萬元,財務凈現值大于零,項目在投產后,每年都有盈利,財務的盈利能力依舊比較強。其次,償債能力方面。電價下調后,該項目全投資的回收期為8年,資本金的投資回收期為7年,比價格調整之前多了2年的資本回收期,該項目依然有很好的償債能力,只是償債的風險有所提升。
三、風電企業應對電價改革的措施
煤炭發電對資源的消耗比較大,加上對環境存在較大污染,所以國家積極支持新能源的開發和應用。風能發電形式的出現很好地彌補了煤炭發電的不足,國家對于新能源的支持力度比較大,依靠風電標桿電價政策,極大地促進了風電產業的發展。當前國家的電價政策主要表現為依靠電價的下調,來增強電力企業成本控制能力。我們通過案例計算,發現電價對風電企業的影響比較大,電價下調后會降低風電企業的盈利,使其面臨較大的償債風險。因此,為了更好地應對電價調整帶來的影響,風電企業需要注意以下幾點:首先,風電企業要時刻掌握風電價格改革的最新信息,動態分析風電項目的各項經濟指標,以便及時調整投資決策。其次,在投資項目的選擇上,選擇風力資源好、發電量比較高的風電項目,降低電價改革對項目的影響,保證在較低的用電價格下,依然可以取得好的效益。最后,在風電項目的投資中,加強對風電工程的管理。例如,降低風電工程造價,縮短風電工程工期,保證風電項目可以實現“即投入即產出即盈利”。
(作者單位為中國能源建設集團廣東省電力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 劉珊珊.云南省電價改革對風電企業經濟效益的影響[J].商業經濟,2016(1):64-65.
[2] 張海超,趙志鵬.淺談輸配電價改革對風電企業成本控制的影響[C].中國風電后市場專題研討會,2015.
[3] 陳鵬.尋找風電企業的強身之道——如何提高經濟效益,成為風電企業所關心的重要話題[J].流程工業,2008(2):14-15.
[4] 蔣瑞蘭.甘肅風電執行電價對甘肅電網經濟影響分析[C].甘肅省電機工程學會2012年學術年會,2012.
[5] 葉冬燕,王湘贊.風電發展影響因素及節能減排效益分析[J].電網與清潔能源,2012,28(10):69-73.
[6] 朱柯丁,宋藝航,譚忠富,等.中國風電并網現狀及風電節能減排效益分析[J].中國電力,2011,44(6):67-7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