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騰
摘 要 我國提倡通過不同的方式來進行城市基礎設施融資風險,PPP模式的融資結構過于復雜,投資成本高、參與者過多,在日后的資金管理與經營等方面會出現很多問題,融資還會受到多種因素的直接影響。因此,要不斷理清融資風險之間的風險因素。本文主要探究PPP模式下城市基礎設施融資風險,以期能夠改善我國城市基礎設施融資情況,提高管理水平。
關鍵詞 PPP模式 城市基礎設施 融資風險 研究
一、前言
隨著我國城鎮化進程的不斷深入,我國的城市人口在逐年增加,城市規模也會逐步擴建,因此在城市基礎設施方面會有全新的機遇與挑戰。想要城市化基礎建設發展得更好,就要不斷投入大量的資金。一直以來,我國城市基礎設施的主要融資來源于融資平臺與土地收入,但長期在這種情況下會出現基金負債,城市基礎設施融資無法長久維持。
二、PPP融資模式的相關內容
(一)PPP融資模式的含義
所謂PPP融資模式,是種項目合作模式。一般來講,我國政府、非營利性企業、私營企業為了降低成本、達到自身目的而采用的重要合作的形式,能夠使合作多方有更和諧的關系,主要以多方共贏的理念為基礎,是一種全新的現代化融資方式。PPP融資模式還可以稱為各個項目共同融資的一種說法。本文所要進行的城市基礎設施融資也是以PPP融資模式為主體方式。應用PPP融資模式的主要原因是有廣泛的涉及面、投資規模更大,相關可變因素充足等,同時PPP融資模式也存在一定的風險性。因此,當前要解決的最關鍵問題是如何規避風險、發現風險應該如何面對等問題,這樣才能在保證雙方利益的同時更好地發展城市基礎設施。[1]
(二)對PPP融資項目風險進行解析
第一,當前對于PPP融資項目風險還沒有明確的定義。PPP融資項目風險在一定的時期內會發生多種不同的變動,PPP融資項目風險出現的后果無確定性,這種不確定性包含城市基礎設施中的成本、工期、質量、損失的發生概率等因素。并且,這種不確定的風險各有不同,繁多且復雜,在城市化基礎設施建設過程中會出現不同的風險,在整個過程中一旦出現,雙方都不愿承擔風險。在此過程中,風險問題有著較大的復雜性,需要政府加大對經營者的管理力度,因此政府的加入對解決此類風險有著重要影響,政府對于城市基礎設施的管理與承擔的風險是決定項目成功與否的主要因素。
第二,分析融資風險源。眾所周知,PPP融資項目具有一定的復雜性,設計方面比較廣泛,在項目開始到結束中間需要很多的融資合作人,這其中的融資結構比較復雜,無論是金融還是法律,甚至是行政都有一定的聯系,并且由項目而決定的建設運營速度會直接受融資結構的影響。城市基礎設施項目建設的風險性與產權的分配相關,同時項目融資合作伙伴選擇得不夠合理也會導致項目出現風險,可能會終止項目。因此,在整個項目過程中需要有一定的協調性,才能保證系統穩定,避免發生項目融資風險。另外,還要主要分析PPP融資項目環境,融資成本與貸款利率都會受政治環境與經濟的影響,在整個過程中投資者會面臨一定的風險,投資者無法完全了解整個投資項目,因此在此過程中會出現一定的風險。[2]
第三,融資風險體系的形成。融資項目的風險主要來源于內部風險與外部風險,在整個風險事件中主要看風險發生的可能性與對于項目的破壞程度,融資項目風險最終會導致項目的總體成本上升、項目工期延長、質量發生改變、在收益上有著不同程度的變化。因此,想要避免風險的發生,就要全面掌控風險的形成體系,這樣才能更好地規避風險。[3]
三、對于PPP模式下城市基礎設施融資風險的研究
(一)PPP融資風險識別的主要方式
第一,選擇PPP融資風險的方法。風險數據管理庫、案例研究、假設分析等都是識別融資風險的方法,每種識別方法都有其局限性,要依據實際情況才能保證風險識別的合理性以及完整性。另外,可以將項目融資分成小的項目,對其出現的風險進行分析。
第二,PPP融資風險有效識別能夠衡量PPP項目的風險,選擇PPP融資風險的方法尤為重要。城市基礎設施融資項目都有獨特的規律,各方的利益都涉及其中,每個過程都存在一定的風險性,想要識別整體的分析來源,要研究項目的風險性。PPP融資項目風險要正確認識融資結構與融資者之間的聯系,要認清在過程中會出現的風險,并且要依據風險的程度來預測成本的支出與收益,承受風險的能力等,這樣才能保證融資者之間合作的時效性。同時,要采用合理、高效的方式來分析風險的發生,應用核對法來分析與解決PPP融資項目風險,然后不斷分析風險的來源、采用多種結構方法識別風險因素,最后還要應用專家調查法來判斷風險發生的主要因素等。[4]
(二)分析PPP融資項目風險識別結果
其一,是未能預料到的風險,是發生的自然風險,是項目雙方都無法直接預料到的風險。按照國際慣例,其風險一般都由招標方也就是由政府來承擔,就像國家戰爭出現的損失由國家政府承擔一樣。
其二,是國別風險。各國的國情存在差異,無論在政治還是經濟上都存在不可避免的風險。其中,政治風險占最大比例,金融風險是主要風險之一,通貨膨脹問題會直接影響財務問題,這些現象的出現會導致PPP融資項目無法正常運行,最終出現風險。一般而言,此類風險不在控制范圍以內。
其三,是特定的項目風險類型。由于項目開始前會談及相關風險的存在性,并且多方都明確風險、可預知,這種風險有著可控制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被控制。
四、結語
據本文總體來看,PPP模式的融資結構過于復雜,投資成本高、參與者過多,在日后的資金管理與經營等方面會出現許多問題,融資還會受到多種因素的直接影響,所以要不斷理清融資風險之間的風險因素。同時,PPP融資項目風險有著不同類別,有些能夠提前預料,而有些卻是無法預料的客觀風險,要采用合理、高效的方式來分析風險的發生,應用核對法來分析與解決PPP融資項目風險,然后不斷分析風險的來源、采用多種結構方法識別風險因素,最后應用專家調查法來判斷風險發生的主要因素。因此,要依據不同項目建設所面臨的風險通過實踐來不斷總結經驗,更加有效地識別風險,不斷形成多樣的管理機制。
(作者單位為上海理工大學管理學院)
參考文獻
[1] 李英攀,劉名強,王芳,鄧宇.基于PPP模式的大型建筑企業項目融資渠道選擇 [J].財會月刊,2017,01(23):56-63.
[2] 朱寅. PPP模式下基礎設施項目融資風險管理[J].現代國企研究,2017,02(08):187.
[3] 向鵬成,宋賢萍. PPP模式下城市基礎設施融資風險評價[J].工程管理學報,2016,03(01):60-65.
[4] 張萍,劉月.城市基礎設施PPP模式下融資風險水平度量研究[J].工程管理學報,2015,04(02):65-7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