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倫剛
摘 要 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學生自我鍛煉能力的培養。加強學生自我意識和能力的培養是現代體育教育發展社會的要求;是現代體育教學中重要組成部分。
關鍵詞 自我鍛煉 能力 培養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碼:A
1改革傳統教學方式培養學生的能力
1.1制定課堂的具體任務
每堂課的任務應當即全面而又具體,作到有計劃、有組織措施和教學方法。把培養和發展學生自鍛能力作為教學任務的一部分,使增強體質,掌握“三基”與學生自鍛能力緊密聯系起來,互相促進。
2因材施教建立合理的教學體系
在高職體育教學的過程中,仍以運動技術教學為中心,增強體質為教學目標。許多學校把五項素質做為學校體育教學的唯一目標,這直接影響和決定了體育教學形式和教學方法。傳統的教學形式和方法是按固定的課程計劃、形式、結構和教學程序,由教師教授,學生學習動作,鍛煉身體,實現和達到統一規定的標準。如果學生在某一項目一旦達標,此項體育教學即告終結,這種終結性嚴重影響學生從事和繼續活動的興趣,影響學生對體育課的意識、愛好和獨立進行自我體育鍛煉能力的培養。因此,在體育課程設置方面,應根據現代社會發展的要求,依據學生愛好、興趣給學生較大的選擇性,開設多種形式的選修課,所以,教師在教學中,必須科學安排教材內容,在教法上要采用競爭性,趣味性的組織形式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3培養學生的組織能力
培養學生能力,主要指讓學生掌握身體基本活動能力,運動能力,自我評價能力和自我鍛煉能力,運用所學的科學知識、技術、和方法做為理論指導進行自我鍛煉和自我評價。
發揮學生的積極性。首先是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要新穎;其次,教學組織形式和手段要生動有趣,避免過分強調統一行動、限制學生個性發展、教學組織形式單調刻板的體育活動。教師要善于根據教材的特點,運用游戲、競賽等多種形式的教學手段,使學生在體力上、情感上得到滿足,心情愉快,自覺地上好體育課。根據學生的特點,要逐步培養獨立工作能力,隊列、準備活動、放松練習、素質練習等簡單練習,要逐漸讓學生自己帶領。根據效果對動機的反作用規律,使學生了解自己體質的變化對學習、工作的積極影響,提高對體育課的認識,促使學生自覺學習。
保證課外活動時間 課外活動是體育課的延續和補充,可把課外體育活動時間納入課表。在組織形式上,教師統一籌劃,具體活動讓學生按自愿原則、體質或興趣愛好自行組織小組,進行鍛煉,活動內容應多種多樣,可以以體育鍛煉標準為基本內容,結合開展學生愛好項目。小型比賽活動可讓學生自己組織,教師加以輔導。重視體育骨干的培養,在實際鍛煉中增長學生的自鍛能力。
4體育教學中運用“小組合作”教法
小組合作是一種以合作學習小組為基本形式,系統利用各因素之間的互動,以團體成績為評價標準,共同達成教學目標的教學組織形式。它的優勢集中體現 在以下幾個方面:(1)小組合作能很好的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并且能延長學習的興趣時間;(2)在分組合作中,能充分發揮各組成員作用,讓學生成了真正的課堂主人。人人參與,大家各盡其能,奇思妙想,最后達成異曲同工,找到解決問題的捷徑;(3)為了完成即定的目標大家齊心協力,團結互助,很好地培養了學生的團隊意識。
首先,要熟悉每個學生,了解每個學生的特點,讓每個小組都有它的活力,并要讓每個學生都“動”起來。如果老師不了解學生實際學情和他們的優點,特長,就盲目地按其它因素分組,也會給小組教學帶來不好影響。讓學生在他的優勢項目中得到很好展示和引領作用,讓學生在他的弱勢項目中能夠得到同學的理解和幫助。在有探索性的游戲中,老師要布置好任務目標、要求;對各小組的展示情況及時評價;然后再討論,找到本堂課最佳的方法。讓學生在設疑,尋求答案,互相商討、實踐,尋求最佳方案,小組展示這一系列活動中,即動手動腦,又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其次,在小組合作中,給學生的個性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空間,讓學生的團隊意識得到很好的培養。全體成員要明確各自的職責,并做好溝通,按照計劃進行。要讓學生明白取舍對團隊力量的重要作用,并且要善于傾聽別人的意見,虛心向別人學習,尊重他人,建立平等﹑民主意識;積極主動配合﹑協調他人開展活動。如:在小組接力比賽中,各組各棒人員順序的安排,可以讓各組自行決定。在小組討論之前,老師簡單引導一下學生各棒安排的大概要求,然后讓他們討論,分析,作出決定。
5結束語
教學法的改進,教學方式和方法的進一步改革,是培養學生自我鍛煉能力的前提。教師通過有效的教學手段及新穎的教學方法來吸引學生,提高他們的興趣,讓他們明確自我鍛煉所帶來的益處和今后發展的關系,以達到終身受益的目的。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