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亞玉
【關鍵詞】 高中英語; 聽說課; 因材施教;
英語角
【中圖分類號】 G633.41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8)
20—0071—01
2003年秋季以來,教育部開始在全國各地頒布執行新的教學大綱和與之相配套的以話題為形式、功能與結構相結合的“任務型”新教材。該教材要求課堂以結構和功能為主線,組織學生進行聽、說、讀、寫的活動。在新教材的推動下,我國基礎教育不斷完善和發展,加之高考設立了聽力測試,中學英語的聽說教學也越來越被人們重視,如何搞好中學英語聽說教學,已成了當今英語教學改革的重要環節。
一、增設英語聽說課
作為英語教學之首的聽說教學是英語教學的重要環節,如果學生聽說能力提高了,讀和寫的能力也會隨之提高。過去幾年不少教師在英語教學方面已經對如何提高學生的“聽力”做了各種嘗試,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筆者認為建立語言實驗室尤為重要,這樣英語聽說課就會作為一門單獨的課程從課堂教學中獨立出來。隨著英語教學改革步伐的加快,最新的高中教材增加了很大比例的聽說部分,這就需要在時間上滿足教材的需要。學校也可以組織教師進行集體備課,共同探討如何上好英語“聽說”課,并一起研究,商討好的教學方法,還可以從網上收集有關聽說教學的先進經驗論文,把好的教學方法運用到聽說課的實踐上。
二、做到因材施教
我們現在選用的教材主要包括兩部分,一部分是教課書上的聽說部分,另一部分是課本同步聽力訓練Exercises for the units.其內容包括: 語音訓練,情景對話訓練,短文聽力理解訓練,單詞填空。從不同的語言角度訓練學生的聽說能力。我們選擇聽說教材的標準是:確保教材的語言水平和學生的教課書同步,這樣有利于英語教學中聽,說,讀,寫同步協調發展,在教學中學生就不會遇到語言障礙。其次,我們還應該選用一些英語有聲聽力練習。如“新概念英語”“網上高中英語在線聽力訓練”,英語動畫片和一些英語電影。作為選聽教材,根據課堂教學進程的需要,需選用適當的補充內容。例如,到了某個節日,就選有關節日的輔助材料,使學生更多地了解到一些有關語言國家的背景知識。為了因材施教,我們經常把不同水平的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進行教學,對聽說能力高的同學適當加大課堂密度和難度,培養尖子生,參加英語聽說競賽,對聽說能力差的學生播放一些較簡單的聽力材料,并適當增加聽的次數,力爭使每個同學都能清楚地理解所聽教材。對這類學生進行口語訓練時,我們是從最簡單日常會話開始,循序漸進地提高他們的聽說能力。
三、 寓活動于教學之中
在近幾年的英語教學實踐中我們發現,英語聽說課與英語課堂教學最大的不同是學生在活動中占用時間越多教學效果就越好。目前在“說英語”課上學生活動占有的時間幾乎達到了課堂教學時間的五分之四。這就要求我們上課的教師必須認真備好每一節課,安排好每一個課堂教學環節,減少課堂上浪費時間。過去我們常出現的問題是一個同學在講臺上演講,常常有個別同學感到乏味,針對這些問題教師要要機械性地一個接一個的叫同學到前面做演講,最后便成為演說者你講你的,聽眾卻我做我的其它事情,甚至有同學把其它科目的作業帶到英語聽說課堂來做。在這個時候教師就要及時發揮自己的主導作用,指出學生練習說的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對每一個演講的同學都要給出正確的評價,及時反饋評價信息,這樣有利于提高學生說的水平。其次,為了避免多數學生不在課堂上浪費時間,教師對聽眾提出要求:邊聽邊做筆記根據聽到的內容給演講者提出問題,這樣師生共同配合一堂生動有趣的speaking class就會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結束。
四、組織課外活動小組
學校應該對學生定時開放語音教室,語音室里有各種聽力材料,學生可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適當的內容。我們還組織課外活動小組,進行有計劃的聽說輔導。教師也可以在專門地點組織英語角。在英語角里,學生可自由地談論任何話題來練習說英語。英語角每周對全校師生開放,這樣越來越多的學生就會主動地來英語角練習英語的聽說能力。
在提高學生聽說能力方面,我們不僅僅是叫學生多聽材料,多說多練習。更主要的是教學生在聽說的過程中發現技巧,尋找提高聽說能力的規律,任何事情都有規律可尋,聽說教學也不例外,教師除了把好的方法介紹給學生外,更重要的是叫學生自己找出自己如何盡快撲捉關鍵信息的方法,尋找最適合自己的方法,這樣才能取得好的成績。編輯:趙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