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書僑
摘要:基本農田屬于我國耕地中的重要精華,承擔了幾乎所有的糧食生產經營任務,同時也是保證糧食安全的有效物質基礎。加強對基本農田保護的深刻認知,既要注重基本農田數量上的保護,又要注重質量上的保護,促進耕地生產能力不斷提升。本文就美麗鄉村建設背景下的基本農田保護展開詳細論述。
關鍵詞:美麗鄉村建設;基本農田;保護
目前,我國基本農田保護制度已經實施了二十多年,在耕地保護等多個方面取得了較為明顯的效果。隨著現代化社會的迅猛發展,土地供需方面的矛盾逐漸加劇,從而使基本農田保護工作面臨諸多問題。因此,在實際工作中,我們需要就出現的問題進行深刻分析,然后采取合理化措施,為現代化基本農田保護提供借鑒。
一、美麗鄉村建設背景下的基本農田布局分析
從近幾年的農田管理工作情況來看,基本農田保護不僅要注重數量保護,而且要就質量保護以及質量結構等引起高度重視。但是,仍然存在著“忽略”問題,也就是說忽略“優質集中”方針中的集中化管理模式。實質上,基本農田保護相關的區域必須要采用優質耕地,并保證其在整個劃定期間得到廣泛共識,獲得真正貫徹落實。然而,土地劃定期間,相關工作人員往往不能夠堅持集中管理原則,最終導致過于注重農田優質性,只要達到標準等級以上的農地都能夠劃定位基本農田,并且面積進行累加之后必須要符合政策要求,順利完成保護區的合理化劃定。這種情況下,往往會造成基本農田在實際分布工作中非常零散,不僅難以在耕地利用期間使農業活動得到大面積推廣應用,而且還會大大增加土地流轉期間由于建設用地所帶來的農田地塊糾紛。從現階段土地利用規劃單元上來看,比較常見的是地塊形式,而且大部分地塊面積相對較小,所毗鄰的地塊在整個等級劃分上可能會較為接近,也有可能會出現相差懸殊的現象。在實際工作中,為了充分保護優質集中化耕地,可以將質量相近而且優質的耕地作為基本農田首選。
二、美麗鄉村建設背景下的基本農田保護策略
1.強化基本農田保護制度以及政策創新
目前,我國重視基本農田保護,并要求基本農田在整體數量上不能夠出現減少或則是質量下降的情況,必須要保證布局穩定。實際工作期間,需要借助國務院以及國土資源部門的科學化分工,積極構建責權利結合保護管理制度,并保證該制度的真正貫徹落實,大力改革占用基本農田等相關的管理方式,加大基本農田使用以及保護管理工作力度,增加基本農田彈性,順利實現保護目標。具體來說,第一,加強省政府的統籌管理,在不同等級土地利用規劃以及專項規劃編制期間,對一定比例保護區以及保護圖斑進行合理劃定,然后將其作為集中化的基本農田補劃地區,強化補劃區在空間規劃以及利用時序上的控制管理。具體規劃實施過程中,不管是交通建設領域、水利領域以及軍事管理領域,還是土地總規劃活動期間的基本農田保護項目,都必須要實施補劃,從而保證整個規劃中基本農田數量不變或者是增加趨勢,大大增加質量水平。第二,規范基本農田的具體補劃程序。不管是哪個級別項目,所占用的基本農田都必須要在實施補劃農田后再進行報批,接下來要求省級國土以及農業行政部門就對補劃的農田進行科學化的檢查驗收,最后,結合國土規劃管理要求開展基本農田補劃聽證以及論證工作。第三,省政府針對那些已經占用或者是補劃的項目,應注重臺賬管理,做好詳細的項目占用以及補劃農田數量或者是質量等級記錄,就基本農田實際變化情況開展年度評價,進一步總結專項規劃工作進展與效果,及時發現其中存在的相關問題,在年底的時候集中上報,提升基本農田總體質量水平。
2.健全基本農田保護政府補貼以及責任聯動制度
基本農田保護屬于全社會的責任,必須要充分體現其所具有的公平性以及透明性,將其上升到社會高度,借助經濟杠桿對基本農田保護工作進行管理,進一步調動農民保護熱情。具體來說,首先,政府部門必須要加大在整個基本農田管理方面的建設資金投入,保證農戶經營農田工作的順利開展。積極構建農民自發保護以及經營基本農田相關激勵管理機制,實現糧食補貼資金以及基本農田保護工作之間的緊密結合,將水利灌溉工作、土壤改良工作以及先進的技術推廣工作落實到基本農田保護中,增強其農田生產率。其次,將省、自治區以及直轄市等作為基礎單位落實經濟補償管理機制。由于目前我國在經濟社會發展方面存在不均衡的現象,而且土地收益也有著顯著地域特征,難以從根本上形成公認的管理模式或者是量化公式,這種情況下,就補償方式進行分析,各省需要從當地經濟發展實際情況出發,對各個部門的惠農資金進行合理化整合管理,加大農戶補償力度。特別是發生洪澇或者是干旱災害的時候,可以將補償資金撥付到鄉村或者是農戶手中,保證農民收入具有較強的穩定性。
3.強調基本農田標準化規劃
從基本農田規劃標準角度進行分析,需要將我國國土資源部所出臺的基本農田劃定規程作為依據,然后將省、自治區以及直轄市作為一個基礎單位,結合不同省域實際耕地質量發展情況,明確劃定標準。就農田劃定要求而言,應該完全符合質量高以及生產條件較好的要求,就自然條件而言,其基本農田地塊必須要充分考慮到相關地形地貌情況、具體化的土壤類型情況以及光溫條件等,并明確交通區位條件與社會經濟條件對農田地塊劃定的重要意義,將上述條件綜合考慮進來。就質量而言,基本農田需要強調地力肥沃程度、抗災能力以及旱澇保收情況等,若部分省市有良好的條件,還可以在基本農田規劃期間運用科學化的量化標準,增強規劃工作的合理性以及專業性。
三、結語
總而言之,基本農田作為耕地精華,是保證我國糧食安全的重要物質條件,所以說基本農田保護工作意義重大。根據我國目前所實施的相關耕地保護管理制度、基本農田集中投入制度以及補充耕地數量按等級折算制度等表明,一段時間以來,集中資金以及主動建設將會發展為我國基本農田保護重要發展方向,有助于基本農田保護工作順利持續發展,從根本上推進整個社會經濟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