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佳艷
摘要:會計人員繼續教育作為更新知識結構、提升會計人員從業能力的重要工作是十分必要和關鍵的,從實際開展效果來看,由于繼續教育形式、教學內容以及教育管理等工作的缺失導致繼續教育存在一定的問題,本文從繼續教育存在的問題和應對策略兩個方面進行簡要的論述,為創新和優化繼續教育工作做出參考。
關鍵詞:會計;繼續教育;問題;對策
一、現階段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問題分析
1.繼續教育培訓形式單一、層次性不足
從會計繼續教育形式和內容上來看,現階段繼續教育主要存在培訓形式單一、層次性不足的問題。目前會計繼續教育通常以“省”為單位,各省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進行自主安排,通常是借助于互聯網進行自主學習(也有線下進行集中學習),達到相應的學時、并通過繼續教育考試,即完成繼續教育內容,繼續教育借助于網絡平臺進行講授,具有一定的便捷性,但互動性則存在一定不足,授課方式相對單一,教育效果難以保障;所謂的層次性不足主要是指,繼續教育內容設計上對不同層次從業人員的需求考慮不足,導致所有人的繼續教育內容都是一致的,無法凸顯從業人員差異化需求,針對性稍有欠缺。因此,繼續教育的培訓形式和內容層次的角度來看,存在一定不足。
2.繼續教育關聯性知識以及職業道德教育缺失
隨著知識融合發展,單純的依靠會計知識解決行業問題的做法已經變得不現實,現階段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內容上更注重專業知識的培訓,而相關關聯性教育內容存在不足。其中最為典型的教育——計算機應用技術教育很少涉及,導致從業人員雖具備完整的知識結構,但應用技能方面無法得到有效的提升,對從事現代會計工作帶來一定的影響;另外,職業道德作為企業和用人單位更加注重的職業素質,近年來也是必不可少的,而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內容則很少涉及,相關從業人員職業道德不高的現狀也是大量存在,這也是繼續教育關聯性內容設計不足的重要表現。因此,未來會計繼續教育如何從教育內容全面性、范圍上進行保障也是非常重要的。
3.會計人員繼續教育管理有效性不高
會計人員繼續教育的有序開展得益于高質量的教育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當前部分地區對于會計人員繼續教育管理存在較大的缺失,一方面,部分繼續教育培訓機構,為了應付會計繼續教育,整個培訓過程“形式化”嚴重,會計人員學習積極性也容易受挫,導致教育和培訓效果得不到保障,一些完全基于網絡的繼續教育,會計人員往往為了湊學時,教育過程得不到保障;另一方面,繼續教育通常都會安排相應的考試,整個考試難度相對較低,一些地區甚至不組織考試,達到相應的學時就完成繼續教育學習,考試管理的缺失導致繼續教育的有效性得不到保障。
二、提升會計人員繼續教育有效性的策略探討
1.嚴格組織實施會計人員繼續教育
針對當前會計人員繼續教育管理和實施過程的一些問題,財政部門應嚴格組織和實施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引入市場競爭機制,將整個培訓市場化管理,財政部門加強事前設計、事中監督、事后審查,提升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培訓管理的有效性和針對性;其次,結合現場集中培訓和網絡培訓的一些弊端,本文建議加強技術手段應用,結合線上和線下培訓優勢進行資源整合,對人員密集度較高的地區可按實際情況進行現場培訓,同時對網絡培訓意愿較高的人員,自愿進行網絡培訓,通過授課提問、問題解答等方式應對線上培訓形式化的問題,同時應嚴格組織和實施會計繼續教育考試工作,從考試內容設計、考試過程管理以及不合格人員再次考試等方面做好相關安排,保障繼續教育考試管理有效性。
2.優化會計教育內容
針對現階段會計繼續教育重視專業技能而忽視關聯性內容的現狀,本文建議應在做好專業知識教育的基礎上,加強關聯知識的涉及,針對不同層次的從業人員進行針對性的培訓再教育,對于初級會計人員應從會計理論、準則以及制度方面進行重點設計,而中高級會計人員則應從綜合知識運用能力的培養上進行重點教育,使得其能夠更加準確和深入的掌握相關知識技能;除此之外,一些關聯性的知識內容如計算機技術的應用、會計英語、行業知識等同樣應得到加強,同時還應加強會計人員職業道德建設,使其樹立良好的職業觀、道德觀和法治觀,不斷提升相關職業素質,為更好的適應未來會計行業發展奠定良好的職業基礎。
3.創新繼續教育形式和教學方法
除了上文所述的基本的線上和線下繼續教學形式的應用之外,建議相關會計人員,將繼續教育作為日常學習內容進行加強,創新學習形式,如通過座談會、研討會等方式進行繼續教育,加強行業人員的互動交流,做到取長補短不斷提升自身業務水平,除此之外,應加強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有效利用當前互聯網平臺,通過APP、BBS、網絡學習平臺等方式開辟學習新天地,發揮網絡便捷性優勢,將優質的教學資源進行合理運用,不斷提升繼續教育的教學有效性。
綜上所述,針對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存在的問題,應從繼續教育教學管理、教學內容保障以及教學形式以及教學方法的應用等方面進行不斷創新,為提升繼續教育有效性做出針對性的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