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夢恬
摘要:隨著電商、微商、海外代購、大宗貿易等市場的蓬勃發展,與其相孕育而生的物流業迅速的發展起來。出于市場的要求、社會就業等一系列問題,各大高校開設了物流管理專業這個新興的專業。由于發展時間短,作為一個年輕的專業,在教育上還存在許多的缺陷和問題。本文基于其面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希望能對物流管理專業教育有所改善。
關鍵詞:物流管理;教育;問題;措施;意義
世界經濟全球化發展,全球化中物流業在其充當著重要的角色。我國目前的物流管理專業面臨諸多的問題,要想發展好物流行業就要究其根本,從物流教育培養人才方面人手。人才是一個行業能否持久發展的原動力,因為人富有創造力和思考能力。樹立競爭意識,對比中外的優缺點,從現實的反饋中我們了解到目前物流管理教育的缺陷,正是基于種種問題,我們追根溯源,提出解決的辦法,使其煥發生機和活力。
一、物流管理專業教育面臨的問題
1.專業基礎薄弱,專業特質不夠突出
物理管理專業是近幾年才發展起來的一門年輕的專業,專業基礎薄弱表現在兩方面。一是師資力量不夠雄厚,許多高校包括職業院校大多將物流管理專業劃分到經濟或管理院系下面,老師原本教管理、運輸、經濟等專業的直接抽調過來教物理管理。所以大多為半路出家,理論不夠扎實和系統,實踐經驗更是間接獲取或者缺失的情況。二是因其沒有形成一個獨立的體系,披著其他專業的外衣而逐漸失去了自身的專業特色。開設的課程大而全,沒有明細的方向。
2.教學模式與市場脫節
目前市場需求物流管理人才的空間巨大。但是實際的情況是,畢業生找不到相應的工作,企業招不到合適的人才。這就是教學模式與市場需求脫節的直觀表現。學校閉門造車沒有深入的了解市場的需求,老師則是間接的獲取知識,沒有切身的實踐經驗。教學重理論,輕于實踐,學生畢業后不能馬上勝任工作。由于器械化、自動化的運輸,所需的人力的崗位并不多,更多的是需要有扎實知識的管理人才,而現有的教學水平又達不市場需求的矛盾。
3.校企合作流于形式
物流管理專業是一門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的專業,由于其實踐的內容涉及到倉儲、運輸、配送、信息化等方面,實踐成本高,許多院校采取校企結合的方式進行實訓操作。現在的問題是實訓操作更多的事流于表面和形式,許多學校在和企業單位簽訂了協議之后,舉行一個授牌儀式便沒了下文。還有的學校利用假期組織學生去企業實習,實習完了就完了,不管后續為企業培養長期人才的問題,更多是像完成任務一樣,久而久之企業也厭煩了這種模式,導致學生在實習當中并不能有效的學習到知識。
4.實訓設備不夠完善,實踐重視度不夠
物流管理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應用性學科,實踐教學是物流管理專業培養適用型、創新型人才的一個關鍵教學環節。而現實是學校思想模式僵化,重理論輕實踐這只是導致設備不夠完善或完善緩慢的原因之一。主要因素是用于實訓的設備過于昂貴,例如實踐操作中所需要的電腦,教學成本過高。現實的情況是通過虛擬環境的方式進行實踐,達不到真實的需要。
二、面對物流管理專業教育存在的問題解決措施
1.細分專業,突出專業特色
學校應該根據自身的特色來細致配分該專業,例如本科院校定位是需要培養理論性更強和管理階層的人才,便從選用的教材、老師的專業性、市場的需求量等合理的、科學的設置課程內容。因其需要可以單獨設立物流管理專業,而不是并到其他的院系中大雜燴。相較與高等院校,高職和職業院校的定位更多的事培養基層和實踐操作強的學生,需要學校從實踐、設備、師資等多方面、全方位的支持學生的實踐能力。學校應該有清晰的認識和準確的定位,在科學的基礎上合理的細分該專業,例如物流管理專業涉及到,運輸、分揀、配送、信息錄入等多個環節,應在每個環節上精益求精區分其特點,從而更好的突出專業特色。
2.實施多樣化的辦學模式,深入了解市場
多樣化的辦學模式、開放式的教學理念。不僅是教學資源的開放,也包括教學內容和師資的開放。打造“雙師型”的教學模式,老師除了擁有扎實的理論知識,更要有豐富的社會實踐能力和敏銳的市場感知度。從理論和實踐上兩手培養優秀學生。深度的進行校企合作,引進高層管理人員進行教學,同時把控企業的需求。在開放教學模式的同時,建立相應的技術考核反撥機制,改革傳統的單一考核模式,通過不同的考核如口試、筆試、技術操作等多角度考核學生專業性的掌握情況。
3.建立完善的教學體系和多種形式考核機制
構建完善的教學體系除了要有科學的實踐內容和有效的實踐方法,還應該有準確的實踐定位、實踐管理、保障機制、實踐環境和設備等“。從而形成一個一體化、多層次、寬領域的物流專業教學體系。與之相配套的還有相應的考核機制,應該形成以學生為主體來進行考核,筆試、技能和測試相結合的客觀公正考核。根據學生的操作熟練程度和團隊合作能力,制定相應的成績劃分。此外,融入學生的自評和他評,進行全方位的考核,使其更好的適應社會。
三、結語
市場需求的強勁沖擊下,未來幾年物流管理專業必將大力的發展。盡管本文提出了其存在的問題和解決的辦法,但這也是整個大專業下的冰山一角。我們看到了自身的發展優勢,市場廣闊,新起產業巨大的潛力,迅速發展等優點。但是仍有不足,國外的物流專業先于中國開設,比較成熟、系統,可以借鑒和對比,汲取長處并靈活運用于中國市場中。雖然有提到改變、優化教學模式、體系、實踐內容等,但是每個學校的特色和辦學理念不同,我們不能面面俱到,應該發揮優勢,突出特色,結合實際,發展好物流管理專業,為社會培養更多專業性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