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舒周
達州市中心醫院普外科,四川達州 635000
胃癌患者術后康復護理干預對策及效果探析
王舒周
達州市中心醫院普外科,四川達州 635000
目的分析康復護理干預運用于胃癌患者術后的效果。方法選取該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胃癌手術后患者80例,并將患者分為常規組和實驗組,每組40例,常規組采用一般護理方式,而實驗組則實施康復護理干預,對比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以及不良反應的發生率。結果常規組患者的生活質量低于實驗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實驗組低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康復護理干預運用于胃癌患者術后護理能夠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同時降低患者不良反應的發生率,值得運用和推廣。
胃癌患者術后;康復護理干預;對策;效果;探析
近年來,胃癌發生的概率呈現出上升的趨勢,尤其是惡性腫瘤對人們的生活質量帶來較大的影響[1],同時對于患者而言在接受手術治療之后為了可以盡快幫助患者恢復健康,配合康復護理的方式能夠較好地幫助患者減少心理壓力,進而提升患者治愈率[2]。該研究結合該院的實際情況分析康復護理干預運用于胃癌患者術后的對策與效果,做出如下報道。
選取該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胃癌手術后患者80例,并將患者分為常規組和實驗組,每組40例。實驗組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8例,年齡是26~72 歲,平均年齡是(49.4±5.18)歲;常規組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20例,年齡是28~76歲,平均年齡是(50.12±5.23)歲。兩組患者的性別和年齡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比較價值。
常規組采用一般護理方式,而實驗組則實施康復護理干預,具體實施情況如下:①患者在手術之后護理人員需要通過動態心電設備進行監護[3],從而幫助護理人員更好地掌握患者的對生命體征以及變化情況,當患者的意識出現異常的情況,護理人員可以立即采取有效方式進行干預,從而促使患者可以逐漸恢復健康;②做好飲食護理工作,患者接受手術之后身體較為虛弱,護理人員在康復過程中需要加強對患者的飲食指導[4],手術后1 d可以攝入少量流質食物,每天增加飲水量,同時提醒患者注意保溫,一般情況下,室內溫度控制在24~26℃之間,當患者靜脈輸液時,需要做好保溫工作;③在康復護理中護理人員需要指導患者掌握準確的平臥姿勢,如四指并攏,進行腹部按摩等,5 min/次,2 次/d。
結合護理人員記錄患者的情況而評價患者的生活質量,從患者飲食、睡眠、心理以及精神等方面進行評價,分數越高生活質量越高;患者不良反應指的是患者出現疼痛、褥瘡以及下肢靜脈栓的情況。
該研究數據通過SPSS 20.0統計學軟件處理,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組間差異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表示,并用t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常規組患者的生活質量低于實驗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情況參見表1。
表1 對比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s),分]

表1 對比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s),分]
組別 飲食 睡眠 心理 精神常規組(n=40)實驗組(n=40)P 56.2±2.4 67.2±2.6<0.05 67.9±3.1 70.1±3.0<0.05 76.1±2.0 80.0±3.1<0.05 66.9±2.1 79.9±2.8<0.05
常規組患者不良反應的發生率是20.00%(8/40),實驗組是5.00%(2/40),常規組高于實驗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根據相關統計顯示,在各種腫瘤疾病中胃癌具有較高的發病率,而且從我國的實際情況可知,胃癌的發病存在顯著地域性的差別,即我國西北以及東部沿海地區的人們有較高的胃癌發病率,總體情況呈現出高于南方地區。一般情況下,年齡在50歲以上的人屬于高發人群,而且男性和女性的發病率比是2∶1。胃癌早期胃癌的臨床癥狀并沒有任何顯著的特征,此時多數病人并沒有意識到自己已經患病,隨著時間推移,有少數患者開始感覺到惡心以及嘔吐等癥狀,同時有的病人還會出現類似潰瘍病的癥狀。而在進展期,患者的疼痛感會逐漸增加,此時患者的體重也會隨之減輕,此時患者可以感受較為顯著的癥狀,例如進食后飽脹、上腹不適等。根據腫瘤帶來的影響不同,有的患者會出現破壞血管的情況、嘔血以及黑便等出血癥狀。然而在晚期,此時的胃癌患者就會出現消瘦、貧血以及營養不良的情況,十分嚴重的患者還會出現惡病質的情況,這就嚴重地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量,所以對于胃癌患者而言,他們得知自己患此疾病之后,在心理以及生理方面都承受較大的壓力,有的患者出現緊張以及焦慮等情況,這不僅對患者恢復健康帶來不利影響,而且還會嚴重地影響患者提升生活質量[5]。因此,患者恢復過程中采用康復護理的方式進行干預,可以幫助患者減少心理壓力,進而提升患者恢復速度。
該研究結合該院的情況分析康復護理干預運用于胃癌患者術后的情況,其結果如下:常規組患者的生活質量低于實驗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常規組患者不良反應的發生率是20.00%(8/40),實驗組是5.00%(2/40),常規組高于實驗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康復護理干預運用于胃癌患者術后護理能夠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同時降低患者不良反應的發生率,值得運用和推廣。
[1]孫陟,張長樂.45例胃癌患者術后膽囊結石發生的危險因素分析[J].山東醫藥,2016,56(25)∶54-56.
[2]鄧仲鳴,趙云,李恒平,等.不同劑量烏司他丁對腹腔鏡胃癌手術患者肝腎功能及細胞因子的影響[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6,25(30)∶3330-3332.
[3]李景鏵,李前進,錢鋒,等.不同劑量烏司他丁對胃癌患者腹腔鏡術后免疫功能及炎癥反應的影響[J].中國現代普通外科進展,2016,19(7)∶531-535.
[4]丁莉.循環熱灌注化療對胃癌腹腔積液患者腫瘤標志物含量及PI3K/Akt/mTOR通路功能的影響[J].海南醫學院學報,2015,21(9)∶1268-1270,1274.
[5]王啟船,屈中玉,張輝,等.順鉑腹腔熱灌注化療對胃癌患者術后免疫功能和預后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7,37(1)∶113-115.
Analysis of the Effe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and Rehabilitation of Postoperative Patients with Gastric Cancer
WANG Shu-zhou
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Dazhou Central Hospital,Dazhou,Sichuan Province,635000 China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rehabilitation measures and effects of postoperative patients with gastric carcinoma.Methods80 cases of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from April 2016 to April 2017 were gastric cancer after surgery,and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experimental group,40 cases in each group,normal group with general nursing,and experiment group is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rehabilitation nursing intervention,the incidence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the quality of life and adverse reactions.ResultsThe life quality is lower than that of experimental group patients in the conventiona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P<0.05);and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ventional group(P<0.05)it ha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ConclusionRehabilitation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and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patients with gastric cancer after operation.It is worth using and promoting
Gastric cancer patients after operation;Rehabilitation nursing intervention;Effect analysis;Countermeasure
R473.73
A
1004-6569(2017)06(b)-0029-02
王舒周(1986-),女,四川達州人,主管護師,研究方向:普外胃腸病方面。
2017-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