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香翁
最初,我和老伴把所有的養老錢存在銀行里,隨著近幾年存款利率的下調,我們感覺存銀行不是最科學的理財方式。兩個在金融部門工作的兒子,給我們老倆口提供了一套老年理財方案:10萬元作為“流動資金”,15萬元作為“穩健投資”,另外5萬元作為“激進投資”。
10萬元的“流動資金”
孩子們介紹說,現在銀行的理財產品非常豐富,老年人應首選一些容易投資、風險較低的理財產品。除定期儲蓄外,還可選擇貨幣型基金、國債、銀行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等低風險產品,這類產品均有較好的安全性,且收益率比定期存款稍高。
按照他們的建議,我們將10萬元存款提出來,全部用作流動資金。這部分錢還分成兩部分:一半用于購買貨幣基金,一半用于存放7天通知存款。購買貨幣基金有很多好處,最明顯的是:一旦急需資金,可以迅速辦理贖回手續,3個工作日即可到賬。存放7天通知存款可以享受2.98倍的活期存款利息收益,還可以隨時變現。

購買貨幣基金后,我不但享受著基金的“漲幅”所帶來的“日進斗金”的快樂,還親身體驗到了“即買即贖”的便利。14個月后,老伴在開發新區相中了一套車庫,因為那是一個新開盤的小區,所以車庫“增值空間”很大。我們決定購買車庫后,孩子們在第四天早晨便將基金“變現”,我們用這筆錢買到了一套可心的車庫。如今,這套車庫的價格已經從4.5萬元漲到了12萬元。
15萬元的“穩健投資”
通過了解,我們得知國債是最穩當的中長期投資,比較適合老年人,它可穩中得利,無需像股票一樣時時關注 “漲跌”。
我們拿出15萬元購買了三年期國債。三年到期后,我發現:國債投資確實比較“穩當”,風險性真的很小,而且收益率也不低,甚至超過同檔期定期存款利率。現在,我們又存了一筆,我和老伴每年都能從國債投資中穩穩當當地取得一筆不菲的收益,老伴戲稱這項投資為“旱澇保收”的“鐵莊稼”!
5萬元的“激進投資”
我和老伴都屬于“不愛操心型”的老年人,心里也擔不下事兒,用句投資專業術語來說,就是“抗壓能力弱”。所以,我在理財方面一直不搞那些風險高、收益波動大的投資。這些年來,時不時地聽人說“某某做P2P投資發財啦”“股票讓某某一夜暴富”,可我從來不“眼紅”,因為炒股和P2P理財的風險大,人到老年,受不了那種“跌宕起伏”的刺激。于是,在孩子們的建議下,我拿出5萬元,進行了銀行理財——不僅能投資保值,而且規避風險的功能也是其他投資品種無法取代的。
投資銀行理財后,盡管近幾年利率有起有落,但浮動不是很大,總體上還是穩中有升,這讓我和老伴很是欣慰。前幾天聽孩子們打來電話說,我們當初投資的5萬元錢,如今已“飆升”到8萬多元了。雖說沒有“一夜暴富”,但如此“聚財”,也足夠我們老倆口樂上半宿的啦!
人到老年,絕對不能當“財盲”,對于老年人來講,理財也是老年生活的一項重要內容,學習理財,既能打發老年生活的空虛,也可以使生活更加富有情調!